張城
【摘要】:目的探討醫院獲得性肺炎患者耐碳青霉烯鮑曼不動桿菌(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CRAB)發生的危險因素,為臨床耐藥菌防治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發生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醫院獲得性肺炎患者162例,根據藥敏結果,分為CRAB組、CSAB(Carbapenem-sensitiveAcinetobacterbaumannii,碳青霉烯敏感鮑曼不動桿菌)組,通過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確定CRAB發生危險因素。結果CRAB組92例、CSAB組70例,男性119例,女性43例,平均年齡(66.73±16.18)歲,CRAB發生率56.79%。單因素分析顯示,入住ICU(2=5.759,P=0.016)、有創機械通氣(2=3.411,P=0.065)、深靜脈置管(2=5.469,P=0.019)、碳青霉烯抗菌藥物使用(2=11.447,P=0.001)、聯合使用抗菌藥物(2=6.206,P=0.013)是CRAB發生的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碳青霉烯抗菌藥物使用(OR=2.223,95%CI=1.087-4.546)是CRAB發生獨立危險因素。結論碳青霉烯抗菌藥物使用是CRAB發生獨立危險因素,臨床需加強抗菌藥物管理,防治耐藥菌發生。
【關鍵詞】:鮑曼不動桿菌,醫院獲得性肺炎,碳青霉烯耐藥,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1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5-186-02
醫院獲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發生率和病死率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研究顯示[1],HAP平均全因死亡率22.3%,人均住院費用較非HAP患者比較增加9.0萬余元,住院時間亦延長,較非HAP患者延長10天。鮑曼不動桿菌是HAP患者常見致病菌,2018年中國細菌耐藥監測網數據顯示,HAP患者痰標本中鮑曼不動桿菌占比17%,位居第2位。CRAB的出現已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2014年對我國的153家三級醫院調查數據顯示[2],CRAB檢出率39.2-92.55%(中位數75.92%),發生CRAB感染后病死率明顯高于CSAB患者。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符合納入標準的162例HAP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19(73.5%)例,女性43(26.5%)例,年齡18~101歲,平均(66.73±16.18)歲。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HAP符合2005年美國感染性疾病協會(IDSA)/美國胸科協會(ATS)指南制定的診斷標準[3];所有患者經痰培養鑒定出鮑曼不動桿菌。排除年齡<18歲、可疑標本污染的患者。
1.3病原體鑒定
痰標本涂片檢查每低倍鏡下見鱗狀上皮細胞<10個,白細胞>25個或二者比值<1:2.5為合格標本。臨床細菌標本采集、培養符合第4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抗菌藥物的藥敏遵守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的抗菌藥物藥敏試驗執行標準。
1.4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根據藥敏結果,分為CRAB組患者92例、CSAB組患者70例。收集患者相關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基礎疾病,入住ICU、有創操作史,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等。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使用t檢驗及2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選擇有統計學意義的危險因素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尋找獨立危險因素,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CRAB發生情況
CRAB患者92例,CSAB患者70例,發生率56.79%。
2.2CRAB感染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入住ICU(2=5.759,P=0.016)、有創機械通氣(2=3.411,P=0.065)、深靜脈置管(2=5.469,P=0.019)、碳青霉烯抗菌藥物使用(2=11.447,P=0.001)、聯合使用抗菌藥物(2=6.206,P=0.013)是CRAB發生的危險因素。而年齡、性別、合并基礎疾病、留置尿管在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CRAB感染多因素分析結果
將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5個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碳青霉烯抗菌藥物使用(OR=2.223,95%CI=1.087-4.546)是CRAB發生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醫院獲得性肺炎是最常見醫院感染之一,耐藥菌產生,特別是耐碳青霉烯革蘭陰性菌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給臨床抗感染治療帶來巨大挑戰。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屬于β-內酰胺類家族的成員,作用機制是與青霉素結合蛋白結合,阻礙細胞壁肽聚糖合成,使細胞壁缺損、細菌胞漿滲透壓改變、細胞溶解而殺滅細菌。它們是廣譜抗菌藥物,對包括厭氧菌在內的革蘭陽性菌、陰性菌都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療復雜腹腔感染、院內肺炎、腦膜炎等。碳青霉烯酶的產生、外排泵的過度表達、青霉素結合蛋白改變、外膜孔蛋白的缺失均可導致碳青霉烯耐藥菌發生[4]。我院CRAB發生率達56.79%,低于2018年CHINET耐藥監測網報告的78.8%,與我院不斷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取得效果有關。我們的研究顯示入住ICU、有創機械通氣、深靜脈置管、碳青霉烯抗菌藥物使用、聯合使用抗菌藥物是CRAB發生的危險因素,入住ICU、有創操作患者,病情危重、正常生理屏障被破壞,加之大量廣譜抗菌藥物使用,容易產生耐藥菌。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碳青霉烯抗菌藥物使用是CRAB發生獨立危險因素,Astra等人研究[5]亦顯示,既往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暴露與耐碳青霉烯類鮑曼不動桿菌發生獨立相關(OR=10.1,95%CI=1.16-87.20)。納入多因素后,入住ICU、機械通氣等無統計學差異,考慮入住ICU、有創操作患者病情危重,且醫院獲得性感染以革蘭陰性菌為主,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是治療革蘭陰性菌引起的重癥獲得性感染的最常用藥物之一,相互之間存在共線性。臨床上應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防治耐藥菌發生。
參考文獻:
[1]劉又寧,曹彬,王輝,等.中國九城市成人醫院獲得性肺炎微生物學與臨床特點調查[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10)739-746.
[2]YangPing,ChenYunbo,JiangSaiping,etal.AssociationbetweenantibioticconsumptionandtherateofcarbapenemresistantGram-negativebacteriafromChinabasedon153tertiaryhospitalsdatain2014.[J].Antimicrobialresistanceandinfectioncontrol,2018,7.
[3]AmericanThoracicSociety,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n.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dultswithhospitalacquired,ventilatorassociated,andhealthcare-assoeiatedpneumonia[J].AmJRespirCritCareMed,2005,171(4).
[4]EichenbergerEmilyM,ThadenJoshuaT.EpidemiologyandMechanismsofResistanceofExtensivelyDrugResistantGram-NegativeBacteria[J].Antibiotics(Basel,Switzerland),2019,8(2).
[5]AstraVitkauskiene,AstaDambrauskiene,KristinaCerniauskiene,etal.Riskfactorsandoutcomesinpatientswith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infection[J].Scandinavian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201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