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霞
摘要: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有效性,具體是指靈活運用信息技術,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難度,提升他們數學學習的概念理解力,營造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學習空間,提升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微課教學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從認知上轉變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的看法,并構建信息技術與數學知識的連接點,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更為高效地開展初中數學教學。
一、運用微課教學,提升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微課教學的優勢在于短小精悍,注重數學教學的精準性和目的性,有利于提升教學的效率。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微課開展數學教學,重點講授本節數學內容,并在微課中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增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遷移能力,從而獲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時,首先,介紹微課內容。教師運用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場景,開展數學教學的授課,即取生活中媽媽切西瓜的視頻。與此同時,教師運用動態文字進行提示:“媽媽切西瓜的視頻,也為我們學習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你們可以從下面的知識學習中,尋找答案。”在整個課程講授完畢后,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打出如下的提示語:“你們可以將西瓜想象成圓,將刀想象成直線,分析切西瓜的動態過程。”在整個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詢問學生:“視頻播放完畢了,誰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小陳積極地舉手說:“當西瓜與刀沒有接觸時,即直線與圓相離;當西瓜與刀接觸為一點時,即直線與圓相切……”教師運用微課開展教學,提升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獲得了良好的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二、使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概念理解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的方式進行展現,構建學生感性認識與數學抽象知識之間的連接,降低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難度,提升他們的數學概念理解力。例如,在講授“三種特殊的線”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展示如下的三個片段。第一個片段,孫悟空的金箍棒兩端無限延伸,沖破天宮。第二個片段,金箍棒的一端被如來手掌頂住,但是另一端依舊延伸。第三個片段,金箍棒的另一端被孫悟空用手臂擋住。與此同時,教師讓學生思考這三個片段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小宇積極地舉手說:“第一個片段是直線,即直線可以兩端無限延長;第二個片段是射線,射線只有一端可以無限延長;第三個片段展示是線段,因為線段兩端不能無限延長。”
三、創設學習平臺,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數學分門別類地發布到網上,讓學生根據他們的時間以及學習習慣,靈活地調整數學學習的頻率,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效果。例如,教師曾制作如下的數學自主學習平臺,其主要分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礎知識區。這部分主要介紹數學基礎知識以及定理,幫助學生鞏固數學學習的基礎。第二部分,能力延伸區。在這一部分中,教師會設置相應的數學習題,讓學生練習,提升他們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第三部分,能力拓展區。這部分的特點為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注重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數學學習規律,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創設具有層次性的自主學習平臺,既讓學生充分發揮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為他們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創造條件,從而獲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更為廣闊的數學學習空間,提升他們的自主性學習能力,獲得良好的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姜玲.信息技術在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湘潮(下半月),2011(4).
[2]楊愛琴.數學概念教學引入微課之我見[J].寧夏教育,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