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風風 房亞丹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43號文”的出臺與新《預算法》的實施,城投類公司轉型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單純依賴傳統手段已經不適應新常態下融資、建設和發展要求。城投類公司需要重視資產質量和經營能力,加速培育具有成長性、經營性的核心業務和新興產業,謀求華麗轉型。
【關鍵詞】:城投類公司 融資平臺 市場化轉型;
一、城投類公司的涵義
城投公司是地方投融資平臺類公司,是地方政府以融資為主要經營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類型的城市投資建設、城建開發、城市資產等法人類公司,主要以經營類收入、公共設施收費和財政資金為還款來源。
以“政府引導、市場機制、企業運作”為基本指導思想,圍繞青島市政府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及青島市城市建設、運營的整體戰略部署,堅持市場主導、注重創新驅動,著力解決城投類公司集團結構不合理、市場化水平低,融資償債弱等問題,加快轉型重組,發展實體經濟,強化城投類集團公司市場主體地位,創新集團公司運行和投融資機制,增強投融資能力,將集團逐步轉型成長成為既能承擔各區城建重任,又能依托自身積極運作,形成自身盈利平衡的優質綜合城市運營商。
二、轉型運作模式
(一)架構模式
建議按照“一母N子”的架構模式構成和重組投融資平臺,就是把各區政府將所有的平臺融合在一起,在其上建立母公司。其中母公司負責全區資源配置,子公司負責投融資,三四級主要是專業運營公司和項目公司,予以全面推進。
(二)主要定位
1.轉變功能定位:推進“融、投、建、管”一體化。之前投融資平臺的功能定位主要為融資,轉型后其功能定位要轉變為“融、投、建、管”,即融資、投資、建設以及后期運營,將項目全生命周期全面打通,實現從投融資平臺到產業鏈運營平臺的轉變。
伴隨著投融資平臺的全面整合,之前散落在各單位機構中的融資、投資、建設、運營等職能,將逐步交由區級集團公司進行統籌與實施,從而使資金集中規劃、項目集中管理成為可能,進一步提升市場化效率。
2.引導和培育新興產業:要立足各區政府建設發展方向,推動轉型升級,立足高端智能制造、海洋裝備制造、節能新材料等重點發展主導產業,積極孵化、培育產業,引導重點產業。充分發揮國資引導的作用,拉動市場資金和資源流向新興產業,為城市健康發展注入活力,并在此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實現城市與投融資平臺的共贏。
3.盤活城市存量資產,將停車場、城市路燈、供暖、供水、供氣等特許經營權,通過政府授權經營,創新資產經營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各區公共服務水平,也可提高了財政支出效率,同時可為城投類公司帶來可觀的現金流和資產證券化的機會。
三、市場化轉型路徑
(一)推進集團治理結構改革
1.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為適應市場化轉型的要求,城投類公司需要一個強大的決策機制和運作機制作為支撐,集團需要改變過去行政式的管理體系,在公司領導體制和組織機構上,真正實行政企分開,要進一步健全法人治理機制、優化組織結構、規范運作流程等。不僅從形式上完善,更要從運作上落到實處,從而夯實城投類公司的管理基礎,提升城投類公司管理水平質的飛躍。
2.構建市場化的人才管理體系,圍繞薪酬體系設計、員工晉升通道、績效考核等方面,積極探索市場化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通過引入職業經理人,招聘財務、法律、金融等專業人才,以及不斷加強內部培養和提升等手段,進一步優化人員結構、人員水平,進而打造出一個精干高效的人才隊伍,成為城投類公司轉型發展征程中的生力軍。
3.推進集團管控模式改革,以創造經濟效益為中心,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充分調動各產業板塊自主經營積極性。加強對戰略、財務、人力、考核、信息等關鍵領域管控,在規范運營、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實現資本價值和投資回報最大化
4.研究設計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分類推進、分層管理、引入外資的理念,研究符合集團實際的混合所有制和員工持股改革路徑,發展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以少量的國有資本撬動社會資本,發揮好杠桿效用。
(二)盤活整合各類資產,鍛造自身盈利能力
1.甄別梳理集團資產,優化資產結構。集團公司需要對掌握的資產資源進行有效的甄別分類,梳理不同資產的運作價值,通過區政府回購等方式剝離無效的公益性資產,并依托有效存量資產的盤活和由政府持續注入經營性資產,逐步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2.在新興產業領域投資上發力。按照國家政策導向和青島市“聚焦創新驅動、實施‘三創’行動”的戰略要求,將因勢利導,通過加大科技、文化、新能源、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力度,明確各產業板塊職能定位,精準發力,加快形成具有持續盈利的經營實體,突出經營重點,實現集團產業升級換代。
3.在實施大物業戰略方面發力。依托已儲備的如孵化基地等大量優質物業資源,通過精耕細作,努力實現資源盤活做強和價值最大化。通過土地儲備、合理開發等途徑,實現資源整合和價值提升。通過不斷擴大地產物業持有規模,有效開發和精細運營,打造自身品牌。
(三)積極拓展多層次融資渠道
1.加強資本運作,拓展融資渠道。通過資本運作進行國有資產的整合,發揮國有資產的固有優勢,提高企業的融能力,除銀行貸款之外,可以通過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行債券、實行債轉股、引入私募基金等多種資本運作方式,合理產權配置,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轉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2. 積極推廣運用PPP模式。國家43號文出臺后,作為城投類公司,將順應政府新建公共服務項目運作模式調整和公司定位變化的要求,把推廣運用PPP上升為企業戰略,加快轉變政府公益類項目建設模式,在同類企業中培育先發優勢,促進集團戰略轉型。
【參考文獻】:
【1】大衛·蒂斯,加里·皮薩諾,動態能力與戰略管理. [J].中國知網.2007.(07).
【2】闕福和.淺談城投類公司轉型發展的路徑[J].福建建材2017.(04).
【3】邵練榮.淺談城投類國企的現狀和轉型發展思路[J].管理者.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