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的社會工作機構數量飛速增長,對政府在直接提供社會服務時的一些不足和局限做了彌補,社會工作機構已經漸漸成為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溝通橋梁。在政府推動下,社工機構不斷增加,同時出現的一些問題也阻礙了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
本研究主要通過調查法探究了榆林市X社工機構,調查探究機構存在居民參與度低、資金短缺以及對政府依耐性大、機構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低和人才建設力度不足等問題。筆者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和實地調查針對我國的社會工作機構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主要從提高社會認知度、開拓多元化資金籌集渠道、加強人才培養這三方面去緩解社工機構的發展困境。
【關鍵詞】:社工困境 社會認知度
一、榆林市X社工機構的概況
榆林市X社工機構作為榆林市比較有代表性的社會工作機構,是榆林市社會工作機構成立和發展的一個縮影,因此本文選擇調查探究X社工機構,以便分析榆林市社會工作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尋求解決的對策。
1.成立背景及其理念愿景
榆林市X社工機構是2016年4月1日政府批準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它是以高校社會工作專業為依托成立創辦的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機構遵循平等、尊重、實踐、創新的核心價值觀,把理論依據與具體實踐緊密結合,通過系統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力求打造一個實務型和創新型社會工作機構,用以開創本土化社會工作服務模式,解決服務對象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從而提升社會的幸福指數、增強社會凝聚力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項目及資金來源
榆林市X社工機構所項目運行和發展的資金來源渠道較窄,主要來自政府財政支持,公益性的基金會以及當地慈善人士的捐贈。其主要依靠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獲得資金,用以維持其自身正常運營和發展,但與榆林市勞動力價格等水平來看,財政支持力度有些薄弱,公益性的基金會捐贈不太穩定,持續周期較短。這些都對機構的發展造成了困境。
3.社會工作者日常工作
榆林市X社工機構主要為城市流動人口免費提供健康、法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服務、提升其社會適應能力,促進社會和諧。
社會工作者需要在走訪考察過程中和流動人口聊天溝通,分析流動人口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流動人口的困難給予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鼓勵、幫助、引導、幫助他們分析服務過程中的困難。與他們面對困難,并為他們提供直接、具體的幫助以滿足他們的需要,提升他們的幸福感;但由于實際情況的復雜多變性,服務者需要扮演的角色不是單一的,這就需要機構社會工作者要有很強的專業素養要求以及服務技巧,對工作者的專業化水平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
二、社會工作機構面臨的困境
(一)居民參與度低
社會工作機構的各項活動和項目的開展都離不開社會和居民公眾的參與,居民參與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次活動的成功與否,這對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筆者在榆林市榆陽區周邊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顯示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表示完全不知道X社會工作機構,表示從來沒有接受過社工提供的各種服務,不相信社工作機構的無償性,擔心受騙上當。居民參與度低,這導致社會工作機構在服務項目提供方面受到很大的阻礙。
(二)資金短缺以及對政府依賴性大
榆林市X社工機構的服務項目大部分來自于政府,運作所需經費也源于政府。在社工機構的調查中,大多數社工對他們收到的費用不滿意。他們認為政府支付的社會工作者足夠購買勞動力,而忽略了服務的主要過程和服務的專業性。在榆林市消費物價高的大環境下,甚至有時候都不能滿足社工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三)服務難度大質量低
在一些服務中,社工需要保持和案主及時聯系,隨時了解案主的各種變化,保持中立的態度,尊重、理解與接納服務對象,及時為案主鏈接律師資源,使案主能夠積極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是由于社會工作者自身的專業能力不足,資源鏈接能力薄弱,并且不能做到資源的最大環利用,再加上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服務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阻礙和困擾,導致服務水平低,本案最后雖以妥協解決,但從結案評估來看案主滿意度不高,社會工作者在此案例中存在感較低,最后的妥協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四)人才流失嚴重
社會工作機構的主體是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的凝聚力對社工機構的未來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筆者通過訪談,了解到一方面是因為機構薪酬待遇太低,和榆林這一個大環境下的平均工資相比處于下等水平,基本的生活所需得不到保障,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是晉升機會太少,很容易打擊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還有就是機構對于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不足,使得機構的專業社工流失,這些都是導致社會工作者離職的原因,對機構的發展造成很大困擾。
三、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困境原因探究
(一) 社會公眾對機構缺乏信任
社會公眾對機構的認可度和信任度對機構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這直接會影響機構在各種項目推動實施的過程中能否順利進行。社會公眾對機構缺乏信任會直接導致居民參與度低,社工機構在提供服務方面將受到很大阻礙。
社會工作的服務需要把社會基層作為主要對象,以便于解決社會最迫切的需要。為了使社工能正常提供服務,必須得到當地人民的認可,才能使服務能夠得到擴展并產生一定的影響。對大多數人來說,社會工作機構是一個奇怪的術語。公益服務和幫助對群眾來說是不可信的。
(二)資金獲取渠道單一
在我國,社會工作組織服務項目大多來自政府,組織項目運行費用也來自政府。目前,政府為社會工作機構提供項目資金、政策偏袒和宣傳,并支持相關活動,有時候還會為社會工作機構提供部分人力資源。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會由于各方面原因不能提供充足的資金,導致社會工作機構在服務提供后期時缺乏后勁,服務過程虎頭蛇尾。機構籌集資金渠道少,競爭激烈,籌集資金難度大,影響機構發展。
四、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的可行性建議
本文調查了目前榆林市X社工機構在榆林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使機構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原因,普遍存在于社會工作機構。通過綜合國內外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經驗,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提高社會認知度
通過調查,發現社會公眾對社會工作機構認知過少。因此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公眾了解并接納社會工作的理念,建立對社會工作機構的信任感,為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奠定基礎。
首先,機構要重視社會工作專業的宣傳,在機構內部設立專門的宣傳部門,圍繞社會工作組織的價值觀、服務理念和服務成果進行一系列專門宣傳。社會工作組織還可以通過媒體向社會傳播社會工作的基本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社會工作行業。第二,社會工作者通過網絡傳播的宣傳材料或社區組織的宣傳欄目,可以傳播給社會,提高人們對社會工作者的認識。另外,社會工作機構可以動員社會人士參加社會工作服務,成為志愿者,這樣既能讓社會公眾切身了解到社會工作機構,又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
(二)開拓多元化資金籌集渠道
在中國的現代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結合香港發展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的經驗,還需要結合我國的國情,資金籌集來源還應該是政府,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財政支持。同時,政府不應盲目投資基金,政府應根據“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的原則,選擇具有實力的社會工作組織,以提高我國社會工作機構的素質。投資有限的社會資金能夠真正帶來社會服務效應的組織,使有限的社會資源產生最大效益。因此,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為政府提供高效率、高質量的服務,民間社會工作機構才能得到政府的財政支持。
政府也需要采取相應的激勵政策,通過適當減輕或減少社會工作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的稅收,不僅可以增強社會工作機構和個人的社會服務意識,還可以給機構的發展添加新的活力。
(三)健全人才培養機制
社工組織穩定發展的保證之一是具有較高的專業化服務水平,建立專業的社會工作隊伍,可以促進社會工作機構的可持續發展。首先,應支持機構人員加強學習;第二是提高工作人員的薪酬標準,第三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工作者培訓制度,定期培訓管理人員和一線社會工作者,或者派出機構進行學習,確保機構的專業優勢。
支持機構人員加強學習,采取措施支持工作人員在加強社會工作和公益服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經費和知識的支持,為機關工作人員申請社會工作資格考試培訓、報名等提供費用。定期邀請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知識性講座,為辦公室購置社會工作領域的書籍供工作人員參加靠學習。
要提高社會工作者的待遇和待遇,要保證社會工作者的工資和福利達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其次要制定社會工作者的晉升機制,根據組織內的行政職位劃分隊伍,根據工作年限、教育年限和特殊工作效果,在整個行業中形成各種因素。
【參考文獻】:
【1】王思斌.《社會工作專業化及本土化實踐》.[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劉娟.民辦社會工作機構運行模式研究 - 以北京市朝陽區A社會工作事務所為例.[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李飛,1994年3月,男,漢族,陜西省乾縣,研究生在讀,社會行政與社會組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