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顯勇
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法 “二十四字”方針是辦理執紀審查案件的基本要求,也是執紀審查案件經得起紀律、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基石,因此,把好執紀審查案件的審理關口是確保案件質量過硬的重要屏障。近年來,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執紀案件審理工作在市紀委、市國資委紀委的領導和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紀檢機關案件審理工作的意見》,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二十四字”為標準,以嚴明紀律為目標,做實審理工作后半篇文章,全力提升執紀審理工作質量,推動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
一、以制度為基,注重審理工作規范性
化醫集團黨政從管理機制制度入手,全面領導和支持紀檢監察部門履行執紀審理職責。按照獨立性原則,實行執紀案件審查和審理分開管理的機制,增加紀檢監察部門編制,專門分設案件審查崗位和案件審理崗位,確保執紀案件調查的人員不再進行案件審理工作,使案件審理人員能夠充分發揮在案件質量上的監督制約作用。嚴格堅持案件審理議事程序,規定所有執紀案件必須經過審理后才能提交集團紀委會討論研究,進而上報集團黨委會審議。同時,為把控案件質量,集團圍繞規范審理工作程序、規范文書使用格式、明晰審理人員職責、強化內部制約監督等方面,不斷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制定了《執紀審查工作規則》《執紀審理工作規則》及相關操作流程,實現了執紀審查和審理兩個方面工作的無縫連接,強化執紀審查后案件的移送、受理、審理、審批等方面的規范化程序。通過對審理工作各項制度的健全完善和監督落實,集團辦案工作逐步實現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案件審理工作整體水平得到明細提高。
二、以方針為尺,突出審理工作針對性。
集團始終把依紀依法查處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作為重點,把辦案“二十四字”作為標尺,結合案件特性,突出審理工作針對性,端正辦案工作態度、加大辦案工作力度、細掘辦案工作深度,嚴查快處,嚴肅認真地審結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堅持實體與程序審核并重,突出對辦案權限、期限、涉案款物處理以及處分決定執行等情況進行審核;抓住審理談話、集體審議等關鍵環節,重點核實案件關鍵事實和證據,充分聽取被審查人意見并做好政策法規解釋和說服教育工作,注重保護被審查人的合法權利,確保不冤枉任何一個好同志,也絕不漏過任何一個壞分子。例如,在對集團下屬某二級企業負責人陳某的案件審理過程中,針對其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該企業應收賬款余額為9035.08萬元,其中難以收回的應收賬款呆壞賬達1718.78萬元,擬以失職瀆職行為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對陳某進行紀律處分。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該企業的應收賬款呆壞賬形成原因多方面:一是在陳某上任以前就已形成;二是陳某到任后積極履行相關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通過訴訟追回貨款887.69萬元;三是針對部分貨款因債務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難以執行的情況,成立追債小組對債主進行了解,一旦發現債主具備還款能力,及時向法院報告,確保訴訟及時執行。了解到以上原因后,審理小組進行了綜合研判,鑒于陳某在應收賬款呆壞賬問題上,不負主要責任,同時在任職后主動作為,結合紀律處分條例中的相關情形,建議在該問題上不對陳某進行紀律處分,最后經集團紀委會、黨委會研究審議,同意了審理報告建議。
另外,針對由法院定性判決和其他由公安等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處分的案件,及時與相關部門聯系,確認被審查人主體身份,收集復核違紀違法認定材料,縮短辦案周期,保證快進快出,處理到位。對于自辦自查案件,在充分考慮案件背景和事實的基礎上,反復對照黨規黨紀,查閱其他類似案件,分析違紀性質,依據六大紀律逐個定性量紀。對于重大、疑難、復雜和意見分歧較大的案件,及時請示匯報,并積極相關專業部門協調聯系,聽取多方意見后慎重處分,確保案件經得起考驗。
三、以紀律為本,發揮審理工作功效性
集團黨委審議通過審理報告后,審理要做好后半篇文章,不僅要保證紀律得到嚴格執行,以維護紀律的嚴肅性,還要發揮案件治本功效,提出案件分析報告、管理建議報告。例如,在保證紀律執行方面,集團紀委、黨委作出黨紀處分決定后,紀檢監察部門要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和相關規定,將處分決定在被處分人員所在單位(支部)和向本人宣布,將處分決定移送組織、人事部門,同步落實被處分人在行政級別、職級待遇、評優評先等方面的規定,保證各個方面處理執行到位。以案件為鑒,舉一反三,在集團開展共性問題排查整治,促使集團內部企業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堵塞漏洞,最大限度地實現“查辦一個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決一類問題”的綜合效果。
四、以訓導為法,提升審理工作科學性
集團始終堅持以保證執紀案件審理質量為著力點,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內培外訓兼修的方式,向上級取向、向先進取經、向實踐取法,深入調查研究,使執紀審理工作往深里走、 往實里走、往心里走,不斷提高執紀案件審理科學化水平。一是走出去,在實踐中培訓。委派紀檢監察干部,特別是審理人員前往市紀委、駐市國資委紀檢組掛職鍛煉,參與市紀委、駐市國資委紀檢組的執紀案件審理工作,提高執紀審理水平。二是請進來,變被動為主動,尋求個案指導。針對集團及所屬企業紀檢監察干部設置少、案件審理人員缺乏、審理業務不熟悉等實際情況,主動聯系市紀委、駐市國資委紀檢組,委派專業案件審理人員開展專題培訓,對集團個案開展業務指導,嚴格把關案件定性和案件程序。三是密切結合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每年利用開展案件審理、檢查處分執行情況和對受處分人員進行回訪的有利時機,針對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到基層企業開展案件審理工作的調查研究,通過廣泛的座談、交流、討論、總結,促進執紀案件審理業務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