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興紅
【摘要】:做好農村秸桿禁燒與開發利用工作,一要加強宣傳發動,切實解決農民思想認識問題;二要從科技創新入手,加快秸稈的綜合利用;三要堅持標本兼治,切實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四要、要加強監督管理,完善禁燒工作責任制。
【關鍵詞】:農村 秸桿 禁燒 利用
近幾年來,在農村由于全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各地都加大了秸桿禁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存在問題也不容樂觀。一些地方面臨的工作壓力相當大,每到夏收、秋收季節,“狼煙”四起,火災時有發生,給農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造成損失,使秸桿禁燒工作成為農村工作老大難問題。
那么,如何做好農村秸桿禁燒工作?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強宣傳發動,切實解決農民思想認識問題
焚燒麥茬不僅會引發森林火災,還有可能損害套種作物,燒死燒壞路邊田間樹木,引發各種新的矛盾糾紛。焚燒秸稈還會造成土地肥力資源浪費,淺層土壤結構受損,危及農田林網,污染大氣,影響環境,給人民群眾生活及安全帶來隱患,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秸稈年年禁燒,為何屢禁不止呢?究其原因,一是群眾在認識上存在誤區。有的農民在收獲后為了趕農時及時復播秋莊稼,沒有時間和精力處理秸稈,無奈之下只好“頂風放火”;有的不愿多在土地上做文章,為省開支和時間,秸稈還田不如“放火了之”,既確保了地里不長雜草,有便于犁地耕作。二是秸稈還田處理成本較高。許多群眾有心通過機械深翻滅茬或秸稈粉碎還田,但對于機械開銷,舍不得掏這個錢,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就地焚燒了事。三是秸稈綜合利用途徑不多。從目前來看,秸稈除了粉碎還田,還可用于秸稈氣化、發電、飼料、燃料等用途,但由于缺乏優惠的政策扶持,技術也不夠成熟,相關利用尚未全面推廣,這些都導致了焚燒麥秸的現象屢禁不止。因此,如何為秸稈找到出路,解決由于秸稈焚燒而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浪費問題,實現變廢為寶,已成為全社會都應高度關注的一個現實問題。只有徹底摒棄秸稈焚燒的舊觀念,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的新技術,變廢為寶,才能真正保護我們的環境。
為此,我們在工作中,要把宣傳發動作為重中之重工作來抓。要利用標語口號、廣播電視、宣傳車、公開信等形式,加強對環保知識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對比、案例等手法,幫助農民算好火燒秸桿污染環境帳;幫助農民算好秸桿焚燒引發火災帳;幫助農民算好秸桿綜合利用效益帳,使禁燒工作變為廣大農民自覺行動。
二、要從科技創新入手,加快秸稈的綜合利用
農民火燒秸桿既有思想認識因素,又有經濟因素。就目前生產條件來看,土地秸桿不處理嚴重影響下茬耕種,要處理秸桿不僅費力費時,而且會增加不少生產開支和成本,這也是不少農民習慣于火燒秸桿的重要原因。為此我們一是要加快秸稈在農業上的循環利用。大力推動秸稈就地覆蓋還田、快速腐熟還田、堆漚還田等保護耕地、改良土壤的做法;引導扶持農戶自主經營,利用秸稈生物轉化食用菌及編織、固化等投資少、易掌握、見效快的技術發展秸稈副業。二是要積極發展利用機械作業處理秸稈的農業生產新技術。應加強適應不同耕地條件的秸稈處理新機具、新技術的研發,降低處理成本,提高農民科學種田的積極性。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發展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應創新秸稈利用的工作思路,出臺優惠政策,從資金、技術、政策等各個方面鼓勵和扶持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引導相關企業在秸稈的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方面做文章、找出路,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的資源化、商品化、便捷化程度,切實使秸稈變廢為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生態改善。要多渠道利用和開發秸桿項目,進一步提高秸桿經濟效益。如用秸稈栽培食用菌,用秸桿編織工藝品,用秸稈制造板材,利用秸桿作燃料發電,利用秸桿作原料生產沼汽,開發農村新能源等。
三、堅持標本兼治,切實推進土地規模經營
說起火燒秸桿,在一些地方也是農民無奈的選擇,農村干部也是一肚子苦水。為什么群眾不滿意、干部犯惆悵?應該看到,目前不少地方農業機械化程度和秸桿綜合利用程度還不高,秸桿禁燒效益還很不明顯,禁燒工作難度還很大。所以,我們農村干部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的工作方針,創新工作思路,切實推進土地規模經營。這是解決焚燒問題的長遠之道。目前,我們農村大部分地方還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模式。這種模式不僅經濟效益低,抗風險能力差,而且不利于包括秸桿還田在內的農業技推廣應用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這也是秸稈禁燒工作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另外,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模式,由于責任主體很多,很難監管到位。而且大片土地相鄰,一旦發生火情,農民相互推卸,很難找到責任人。實行規模經營后,堅持誰種地誰負責的原則,使責任主體大量減少,從而有利于禁燒工作責任落實。同時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有利于農業結構調整和秸稈還田技術的提高。
例如我們街道近年來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秸稈綜禁工作的重要作用,引導土地規模化經營,重點加大對市區“四沿”區域土地連片流轉力度。逐步完善秸稈收儲利用體系建設,全力促進現有的“五有”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合作社)有效運行,收到良好效果。
四、要加強監督管理,完善禁燒工作責任制
做好秸稈禁燒和利用工作,涉及面比較廣,需要多部門相互配合,齊抓共管。一方面要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建立“邊界明確、責任落實、上下互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巡查和防控體系。環保、公安、農業、土地、林業等相關部門要聯合行動,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認真查處一些典型案件,進一步強化警示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大考核力度。應將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列入各級各部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并納入考核體系,將是否發生焚燒秸稈現象與干部管理考核掛鉤,堅決落實問責和獎懲制度。推動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三要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對于大塊土地實施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將秸稈還田的農戶,小塊土地將秸稈移至地外適當處理的農戶,都應給予適當的經濟補貼,或在下一年可免費收莊稼,以此提高群眾禁燒秸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杜絕焚燒秸稈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