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當今時代發展的客觀大背景,依據部隊參謀人員建設和培養機制,借鑒參謀建設的歷史長河,立足部隊為戰爭服務的基本理念,以文武分離為基礎提出參謀的職責定位,創新探索部隊參謀人員文武分離培養行為模式。
【關鍵字】:參謀 文武分離 專業多樣化
1.前言
參謀作為軍隊人員重要組成部分,協助部隊主官指揮作戰行動,制定作戰計劃,對于部隊首長做出準確決策起到中流砥柱作用。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戰爭和備戰形勢不斷升級,對參謀的職責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參謀文武分離的歷史淵源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伴隨著戰爭形態的復雜化,萌芽出了專職負責戰爭決策指揮的樞密院和掌管兵權的兵部。封建社會時期朝堂體制區分文官武官,文官即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武官即軍隊過蒙拔擢出的優秀將官。隨著朝代的興衰更替和抵御外族戰事的收緊,伴隨而來的常常是朝堂文武分離。譬如宋朝由于商業的萌芽,經濟的蓬勃發展,武官大多不被重視,文武區分不明,文官可以被派遣去指揮戰爭,武官也可留于朝堂參與國家各項非軍事活動的諫言決策。由此,給人一種“文官領兵”、“自上而下空降到地方”“外行指揮內行”感覺。同時,宋朝文官指揮戰爭必然導致了后期國力衰微。到了明朝,伴隨著文武分離,軍政機構是兵部,軍務機構是樞密院,作為明朝最高的軍事管理機構。大部分將官分配于此,因為他們更合適更專業。當然也存在部分將官參與政治決策,比如徐達官至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更利于做好軍務工作與政務工作的協調對接統籌工作。
驅動文武分離的因素繁多,諸如帝王的思慮決策,國力情況等,首要因素必然是隨著國家機器的發展,對外戰爭和對內維穩呈現復雜化,政治化,專業化,尤其是軍務工作有了分工的需要,最本質于軍務工作出現專業化需求,需要依靠文武分離來強化國家戰斗力。譬如明朝,戰爭就很明顯呈現出廟堂指揮戰爭和臨陣指揮戰爭兩種模式。一定程度上,廟堂指揮戰爭本質上是一種政治行為,臨陣指揮戰爭才是徹底的軍事行為。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寫到“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本質上是一種最極端的政治手段,因此是否發起戰爭,何時何地發動戰爭,戰爭要達到什么政治目的,理應由政治家——文官來決定。而武官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實現這些戰略目標。”把廟堂上的工作更多交與文官,臨陣指揮戰爭交與武官是國家機器專業化分工的體現,也是戰爭形式復雜化的必然結果。
3.參謀文武分離的必要性及其職責定位
3.1軍務工作專業化
隨著軍務工作專業化逐漸加速,古代軍師幕僚發展為如今的參謀。僅僅就原來的臨陣指揮戰爭也從單單的一個軍事問題開始融入了數學原理,物理,化學,生物學等一系列更加專業復雜的因素。因而,參謀工作的第一點要求就是要配合軍務工作的專業化,通信參謀,作戰參謀,機要參謀、訓練參謀、戰勤參謀等,參謀應當各司其職,專業化水平高,從事專業性工作能力強,對于專業性業務掌握要精而專,立足于參與謀,專業性標準要能符合時代戰爭形式的要求。即便是作戰參謀,隨著戰爭形式的發展,也要有相應的專業化分工。因此,參謀體制的發展壯大必須跟隨戰爭形式的需要,參謀職責定位要立足于戰爭形式的專業性。
3.2參謀工作專業交叉性
伴隨著專業化分工的加強,必然會帶來軍務工作上諸多不便,在任務的交匯處和重疊區,需要不同參謀之間的溝通聯絡。因此,參謀工作職責的第二點要求即可聯絡性。參謀專業化分工程度越高,對于聯絡性的要求也越高。參謀要具有在不同部門和機構之間協調溝通能力,起到同一任務流轉到不同部門之間的橋接作用,確保軍務暢通。聯絡性欠缺往往會導致軍務處理的斷層和效率低下,當今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時間即為戰斗力,參謀的聯絡能力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戰爭結果和任務完成情況。尚同古代朝堂中駐派文職的武官和駐派武職的文官,本身目的即在于做好軍務工作的政務工作的對接工作。參謀體制更應要加強參謀間團結協作能力建設,提升聯合參謀、聯合作戰的能力,為戰場指揮提供堅強保證。
3.3戰爭形式的復雜性
現代戰爭形式的越漸復雜,戰場形勢牽一發而動全身,參謀不能空有專業理論而解決不了實戰問題。因此參謀工作職責的第三點要求即實戰化需求,隨著經驗的積累能夠把控好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參謀要能處理好理論與實戰化戰場之間溝壑,從專業知識中來,向實戰問題中去,用實戰問題解決經驗補充專業理論知識,將專業化和實戰化結合,首要目標是解決好軍務工作的各項問題。要把實戰問題解決能力作為參謀的第一考評指標,確保提升參謀在指揮作戰行動上的第一內動力。參謀工作理應從漸入佳境到輕車熟路再到最終的游刃有余,參謀體制的建設本身也應該給不同專業方向的參謀充足的發展空間,才能積淀出實戰能力和軍隊戰斗力。
軍務工作的專業化、參謀工作的交叉性、戰爭形式的復雜性是現代戰場文武分離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參謀既要專業強,又要聯絡好,既能守牢自己專業領域,又能做好橋接溝通。要以部隊為戰爭服務,參謀為決策服務為基點,用實戰化要求推動參謀機制建設。
4.結束語
驅動著古代朝堂體制的文武分離的外在因素是戰爭形式和熱度的不斷升級,內在因素即為軍務工作產生了專業化需求,在專業化分工的背后是各個部門之間聯絡體制的建立健全,是不斷提升實戰化標準的要求。如今世界局部動蕩,整體平穩,動蕩和緊張不斷加劇。戰爭形式呈現信息化、科技化,進入了發現即摧毀的秒殺時代。現代戰場對參謀專業能力、聯絡能力、實戰能力的要求也與日劇增。參謀職責定位更應從專業聯絡實戰角度出發,立足文武分離,規范不同參謀的工作職責,確保戰斗力標準。
【參考文獻】::
【1】李泉德 ?《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北京圖書出版社 ?2014
【2】趙冬梅 ?《文武之間北宋武選官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版
作者簡介:翟翔 ?出生年月:1996.08 ?性別:男 ?民族:漢籍貫:江蘇淮安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軍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