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茁
摘 要:體育社會學是一門社會學的分支學科,當社會學與體育碰撞時,會對體育中的問題的解決有什么幫助?運用社會學這個母學科的理論能夠更加透徹的分析問題的本質,每門學科都必須有它具體的概念體系、研究內容、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多方位對21世紀我國的體育社會學所研究的問題加以概述。
關鍵詞:21世紀;中國體育社會學;研究探析
一、體育社會現象的研究
(一)對體育社會現象的理解
社會現象是所有與同物種共同體有關的活動——產生、存在和發展密切聯系的現象,它是在人類社會中通過實踐而存在的一種表現。體育社會現象是蕓蕓眾生現象中的其一,在體育這個大領域內,包括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兩個基本方面。
(二)體育社會現象研究的特點
(1)體育社會現象研究的復雜性
體育社會現象是人社會屬性的產物,因此在研究過程中更多的是以人為對象,每個個體都有不同的生存環境、生活習慣,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表現的各式各樣,因此社會現象是萬分復雜的。
(2)體育社會現象研究的強制性
我們從一個現象中來解釋:鯊魚皮泳衣,它是Speedo公司生產的具有高科技技術的泳衣,在1999年10月,運動員被國際游泳聯合會批準參加比賽,但到2010年許多專家認為這種泳衣違背了競賽規則——不借助外力的本質,在輿論的壓力之下,國際游泳聯合會做出此決定。由此可以看出,體育社會現象是在大環境,集體背景下的產生的,在體育這個場域中,我們被某種規則所限制。
二、體育社會學研究的內容
(一)體育群體
(1)體育群體的發展
進入21世紀,我國的體育事業邁向了新臺階,加大對理論體系的建設,在2004年我國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國家體育總局在北京發布的《中國群眾體育發展報告(2018)》中,重點解決了“健身去哪兒”的大難題,這個《報告》對我們群眾體育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也保證了公民體育活動的權利,提供更多的決策咨詢,使我們的體育群體慢慢擴大,有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2)老齡化的社會問題
我國人口老齡化(1/3的省市)已經成為一大問題,出現問題就要解決,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福利問題是我國所要面臨的問題,借鑒日本老齡化社會的解決辦法,同時結合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增加社會指導員的數量,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由老齡化帶來的部分問題。部分老年人收入不足,利用體育進行脫貧攻堅工作,提高生活質量。
(二)社會流動
體育流動分為了上向流動、水平流動和下向流動,經濟的發展,運動員的中繼性職業的流動方向如何?比如運動員的跨國流動現象、運動員轉化為教練員的現象、運動員轉化為政府官員的現象,運動運轉化為學生的現象,比如體育教師因地域差異的流動,國內企業減員也隨之而來,職工體育應去哪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加強研究。
(三)體育運動的民族與宗教
在知網中查閱文獻得知,體育與政治、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暴力事件、體育與宗教等方面也進行了為數眾多的研究,北美和西歐國家都是多民族的國家,
有眾多的體育與種族方面的實例。在美國:自1970年到現在有相關學者研究發現在長跑運動中,白種人選手的地位受到來自外部和本土黑人選手挑戰,如何處理好體育運動與種族之間的矛盾?如何能更好的解決體育賽事的公平?需要我們每個加強對民族與體育關系的研究,關注更多的問題。
三、體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
(一)研究方法:實證研究與思辨研究相結合
在呂樹庭教授的論文中有這樣的觀點:現在體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運用了大量的“數量化”,忽視了質性研究、個案分析、參與實踐中觀察的方法。美國體育社會學偏向通過社會學的理論框架來進行應用型微觀層面的研究,我國則更多的注重理論方面的闡述,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應加強實證研究和思辨研究相結合,用全面的研究方法對體育社會問題就行有效的研究。
(二)研究視角:社會學的理論支撐
(1)功能主義視角
功能主義是在社會這個大背景下,將其看成是一個穩定的、有組織的系統,通過社會化的調控機制,不同的人在同一個社會系統中構成整體,遵循統一的文化價值。當功能主義運用到體育社會學中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體育系統中的各個部分的功能,主要的成果有盧舍通過功能主義視角研究體育運動功能,二是體育運動在整個社會系統中發揮什么功能,那么體育運動在體質方面會有哪些功能?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2)過程社會學視角
《文明的進程》一書中討論了人的行為、人格結構與權力相互之間長期、復雜不斷變化的關聯,就像我們的社會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一個過程,每個過程都會有自身的問題,運用到體育當中,就是不同時期、不同的社會對體育運動的影響。
(3)女性主義視角
研究婦女主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眾多學派的研究視角,把女性單獨列出進行研究說明我國社會上仍存在男女不打平等的現象,揭示不平等背后的原因及方法,女性主義在體育社會學中最早的運用是批判體育運動中的主導價值觀,因此從女性視角研究體育社會學是關注女子在體育運動的地位,如女性經期的體育鍛煉。
(4)符號互動論
在社會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符號是語言,對于社會問題,我門更多的是通過互動來了解,符號互動論探討社會問題的方式在于研究日常互動的深層意義。運用到體育中,可以通過符號互動了解體育工作者罷工的原因,了解各方當事的觀點,從而解決爭端。
四、結語
體育社會學的學科發展正處在上升期,更過的社會學學者與體育學學者共同引領其發展,研究的內容也在不斷的深入,社會學這一母學科成熟的理論支持,讓研究變得更具有價值,促進不同體育形態的發展,體育現象也有了更好的詮釋。
參考文獻:
[1]COAKLEYJ,DUNNINGE.Handbookofsportsstudies[M].London:SAGE,2000.
[2]仇軍,鐘建偉.社會學與體育社會學:視域開啟與理論溯源[J].體育科學2007
[3]曹繼紅,金育強.全國體育社會學研討會綜述[J].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學報《體育科學》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