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鋼
摘 要:中職數學和機械課程相結合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效果,然而結合中職教學實際可以認識到,多數學校對數學和機械課程的結合理解不深,課程結合度還處于低水平狀態,而這也導致相關課程無法發揮設計作用。基于提高中職教學成果的現實需要,本文將對數學和機械課程結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討論,以求獲得課程結合方面的全面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數學;機械課;結合教學;方式
引言
培養學生實踐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中職院校教學的重要目標。機械課是中職院校普遍開設的課程,在機械課教學中實現教學策略的優化可以帶動中職院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優化課程結合形式,可以使相關教學活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課程結合的現實意義
職業教育機構承擔著為社會經濟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職業院校會在注重專業理論教學的同時,兼顧學生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對于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中職院校各個專業的現實需要各不相同,以本文研究的機械專業課程來說,其中包含了諸多方面的知識,數學、制圖等,都是機械專業課程學習必不可少的內容,如果學生不能熟練地掌握數學公式的應用,高效的機械課程教學也就無從談起。出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理論實踐雙優學生的目的,相當部分中職院校已對中職數學和機械課結合進行了探索,甚至部分院校已在數學與機械類專業結合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實現了教學模式多樣化。這種轉變毫無疑問會給中職院校的教學活動帶來積極影響,所以中職院校應在課程結合方面進行深入、持續的研究,以求為社會建設培養出更多優質人才。
二、課程結合的主要問題
1.學生數學基礎薄弱
眾所周知,機械課學習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然而中職院校重視專業教學的辦學方針無法為數學教學提供良好的環境,教學和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的心理。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會比較重視對機械課中的應用部分進行學習,忽略課程中涉及數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相應的,學生在數學教學課堂中也表現出積極性不足的狀況。當然,學生數學基礎差不單是中職院校辦學特征使然,數學教學理念陳舊,教師無法有效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也是重要的原因。除此以外,中職院校學生本身素質的問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機械專業課程的學習。
2.數學教師對專業教學需要理解不足
中職教育中,基礎學科的開設往往是為了服務于專業學科的教學。正如機械專業教學中需要應用到大量的數學知識,如果沒有專門開設的數學課程作為支撐,機械專業教學也就難以為繼。因此,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專業課程教學要求。結合中職數學實際教學狀況可以認識到,多數中職數學教師不具備課程協調的意識,即對專業知識了解不足,無法通過恰當的方式將數學教學和專業教學相結合。在數學教學和專業教學脫節的情況下,機械類專業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數學教學內容與機械類專業教學脫節
機械類專業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相對較高,不僅是在學生基礎知識能力方面有所要求,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也有一定兼顧。對于教學過程中需要講解的數學公式,教師必須采用合理的手段將其與專業內容結合,否則便會導致學生理解出現問題。傳統機械課程教學方式比較零散、無法系統的將知識內容串聯,而這也使學生專業提升體系構建不完善,具體應用過程中難以從理論層面獲得支持。所以,機械專業教師應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對專業課程中出現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地整理,防止學生理解受阻,教學效率低下的狀況產生。
三、促進課程結合的方式和策略
1.整合教學內容,構建交流平臺
高度匹配的教學內容是中職數學和機械課相結合的基礎,有效整合數學和機械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兩課教師的共同努力。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細化分解,針對不同教學環節的特點制定教學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整項教學工作的重心在于實現機械專業課程教學的高效化轉變,所以數學教師要確保課程內容和機械專業課程內容保持一致性。另外,確保課程的有效性也是相關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否則課程設計做得再出色,也不過只是空中樓閣,應用到實踐中只會產生消極作用。總而言之,在加深中職數學和機械課結合深度的進程中,必須對課程內容的統一性進行考慮。
2.優化教學策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教師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能力對課程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傳統教學思維指導下的教學模式顯然無法適應中職機械類專業課程教學需要。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深對數學與機械課程結合的理解,務必要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中職教學中存在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脫節的問題,校方應構建教師范圍內的交流平臺,促進基礎學科和專業學科以及不同專業學科間的交流,實現教師教學思維上的轉變,從而推動中職院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3.強化課程理解,提高學生接受能力
將中職數學和機械類專業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部分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理解不深,難以適應各項教學環節。因此,教師要對這種狀況引起重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通過情景模擬和多種教學方式的配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在課堂中收獲關于數學和專業課程的良性體驗,在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對機械專業課程的接受能力。
結束語
盡管影響中職數學和機械專業教學相結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正確認識各種限制性因素后,中職院校可以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進行調整,提出多樣化的教學策略,適應當前中職教育現實需要,從而推動自身整體教學實力的提升,培養出理論、實踐雙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瑞華.打造數學魅力課堂,提高中職教學有效性——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職業,2015(26):133.
[2]戴云慧.淺談中職數學理論教學與專業的銜接和改革[J].神州旬刊,2016(8):28.
[3]宋昌山.中職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有效教學方法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5(9):38.
[4]黃曉萍.淺談中職學校機械基礎課堂的有效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6(23):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