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迪 張瑞峰
面對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增長速度逐漸變快,如何構筑可以讓老年人安心生活的無障礙居住環境和建造相應的無障礙的基礎設施,在設計領域已經是最焦點的問題。我國更應該提供一個完善并且合理的居住環境以適應老年人生活需要,營造快樂、超然的生活空間來滿足老年人行為需求和精神需要。因此,加強無障礙環境的構建,提高生活質量,將傳統意義上認為的孝道觀念得以轉化。本文分別針對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日常動作特征和生活行為方式以及空間需求變化進行研究,有助于建造應對老齡化的住宅環境,提高老年住宅者人身安全以及承受不適當風險的能力,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更能尊重老年人,增加他們自理能力,提高家庭活動的參與度,讓晚年生活更加自信。通過對當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身體現狀的老年人進行分析,以及根據居家養老模式下的居住環境現狀,分析了老年人日常生活模式、行為和空間的需求變化,繼而重新審視老年人日常行為習慣,思考其原因,最后總結出適老化居住環境的無障礙設計要點,幫助我國的老齡群體創造一個親切宜人、方便適用、幸福舒心的居住空間。使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輕松愉快,有助于老年人更快恢復身心健康。
按照老人的生活狀態,將老人區分為三種狀態: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增加百分之二,隨著生活水平、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而出生率正在下降,所以他們迫切的需要方便的、合適的無障礙設計,讓老年人生活的更加方便舒適。同時,這也對住宅設計者構成了特殊的商機挑戰。
關于無障礙設計,這個概念名稱始見于1974年,是聯合國組織提出的設計新主張。無障礙設計強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一切有關人類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間環境以及各類建筑設施、設備的規劃設計,都必須充分考慮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常活動能力衰退者(如殘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備能夠應答、滿足這些需求的服務功能與裝置,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切實保障人類安全、方便、舒適的現代生活環境。無障礙設計關注、重視殘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無障礙設計一詞最早由美國教授RonMace于1974年國際殘障者生活環境專家會議中所提出的,1998年以后無障礙設計概念已逐漸擴大到通用設計。以通用設計概念指導住房建筑,擴大受益人范圍,實現對所有人利益目標的關注。
基于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障礙,其中家具是與人接觸頻率最高的,老年人使用時的舒適與否對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影響很大。因此,在設計老年人家具時應遵循尺度性原則、安全性原則、人性化原則等,設計出更加適合于他們使用的家具,以滿足他們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比如居住空間的桌子的尺寸設計原則,桌子也是與人身體尺寸相關的一個很重要的家具,桌子的高度應考慮到輪椅乘坐者的尺寸,桌子底面凈空高H =輪椅的座高( 450mm) +扶手的高度( 220mm) + 空間余量( 取 25mm)= 695mm,考慮到讓輪椅更容易地進入桌面以下,所以H應大于695mm,取730左右。一些輔助設施的尺寸設計除了常用的一些家具外,還有一些輔助設施的尺寸也與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這些輔助設施上也需要設計師按照老年人的身體特點進行設計。由于考慮到老年人腿部力量減弱,故老人使用的坐便器高度應比普通坐便器高。普通老人使用的高度應為 430mm 左右( 和普通坐高相當) ,而乘輪椅的老人使用的坐便器高度應和輪椅的高度相當,取 450 ~ 500mm 為宜,坐便器兩邊應有扶手( 也可一邊固定一邊移動或兩邊固定) ,高度應為700mm 左右。乘輪椅老人上肢的高度活動范圍為 350 ~ 1200mm。而一般老人使用舒適的高度范圍為750 ~ 950mm。因此,電源開關、插座、對講電話、門把手等常需用手操作的設施高度應取 750 ~ 950mm 之間為宜。
安全性原則: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其行動的不便和遲緩,感知能力,的退化使得他們對外界的敏感度明顯下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家具設計中邊角采用圓角處理,防止老年人劃傷或碰傷。家具的材料應盡量避免采用玻璃或金屬材質的,家具的擺設不要阻擋室內的交通,尤其是某些家具的底部有向外伸出的部分,應絕對避免。廚房的各項物品應放置穩當,不要把常用的東西置于過高或過低的位置,以免造成砸傷或讓老人下蹲。對體弱的 老年人和殘疾人床邊上也應設置防護欄,以方便他們起床。室 內的地板尤其是衛生間應采用防滑地板。應保證室內各空間的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若有高低差應修建坡道進行處理。衛生間的浴盆、坐便器和洗臉臺處應設置牢固的扶手,以防止老年人因下肢力量不夠而摔倒或無法站立。在洗浴盆和坐便器 附近應設置方便觸到的報警器等。衛生紙架應放置在坐便器鄰近的側面,以防老人過分傾斜身體。洗手間的門應為可以從外邊開啟的并帶有觀察窗,以防老人出現意外。
人性化原則:這里所說的老年人家具的無障礙設計就是一種“以人為本”設計思想的一種體現,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應結合老年 人自身的特點和需要進行設計,處處體現對老年人的關懷,將 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到具體的每一個細節,如在桌子的 邊緣設計小的突邊,防止東西掉落,在各種家具的邊緣處用顏色將其突出出來,以防止老年人因視力不好而判斷錯誤。對臥床不起的老年人在床頭安裝一個可活動的擱板,可讓老人方便地吃飯、看書,不用時可以移走并折疊,對乘輪椅的老年人,床的底部應留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槽,以使輪椅能更靠近床。在櫥柜設計中,櫥柜的門應該設計為推拉式、折疊式或者窗簾式的,方便輪椅乘坐者接近和開啟櫥柜。可以將櫥柜里面的架子設計為下拉型或抽屜型的,以方便老人或乘輪椅者取放東西,既省力又方便。門把手、水龍頭等形狀應設計成壓桿型或感應式的,以方便老人使用,開關應該設計成寬體開關等。在設計的過程中,又可以根據特殊老人的特殊需要,設計出更加符合其自身特點的一些家具,這些都需要設計師處處為人著想。
參考文獻:
[1]徐新琦,袁書生.固體發動機藥柱公路運輸隨機振動響應分析[J].固體火箭技術,2001,(12).
[2]祁立首,姜作軍,高敏.塑木復合材料在彈藥包裝上的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03,24(1):20-21.
[3]高欣寶,王龍,姚愷.彈藥運輸與彈藥包裝設計的關聯性研究[J].包裝工程,2003,24(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