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凌云
摘 要:一把椅子的誕生,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在藝術設計這一系統中,藝術創造處于基礎和核心的地位。沒有藝術創造,就沒有藝術設計作品,也就沒有藝術鑒賞、藝術批評和藝術教育。岡察洛夫斯基說過:“我只寫我體驗過的東西,我思考過和感覺過的東西,我愛過的東西,我清楚的看見過和知道的東西。總而言之,我寫我自己的生活和與之常在一起的東西。”因此,正如古希臘神話是西方文學的源頭一樣,藝術體驗則是藝術創作時空的大門,他讓我們能夠沉浸在其中并且能夠真實的發現。既有體驗就要體現,沒有體現何必體驗。藝術構思與表現賦予了我們點石成金的力量。本文通過對一把椅子的創作過程的研究,了解了科學規范的創造過程對于一件藝術作品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藝術體驗;藝術構思;藝術表現;椅子;創作過程
一、在體驗中發現
藝術發現是指藝術家在對外界事物進行觀察和審視時,結合一定的生活經驗,所獲得的對生活的一種獨特的感知或感悟。[1]。它相當于“眼中之竹”,設計師在長期的審美經驗積累中,充分調動情感、想象、聯想等心理元素,在設計指令下達時,對具體的指令進行評價、欣賞和理解。藝術創作離不開生活和想象。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的藝術資源。藝術體驗有長有短,例如,歌德的《浮士德》創作用了60年,而《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創作只用了一個月。但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對于一把椅子的設計而言,要用最短的時間把作品創作出來,是因為也許今天還在流行的樣式,明天可能就已變成了過去式。
桌椅文化包括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傳統美學與現代美學的差異,甚至是個人生活習慣對桌椅文化造成的差異。通過參觀家具展和考察一些家具市場,提高了對桌椅設計的認識,通過了解消費者對桌椅的了解和需求,為桌椅的設計做了充分的準備。通過不斷的市場調研,我們可以初步確定整個市場椅類產品的風格走向。因此,我決定以明式家具變形搭配原木色的現代風格為設計方向,設計一把椅子。只有在有需求的時候才有市場。通過尋求共同點而保留差異,這把椅子的設計不僅對市場信息的反饋,而且還要增加現有產品的設計風格和種類,彌補現有產品的缺陷。
二、在構思中探索
藝術構思是藝術創作過程的中心環節,是一項艱苦、復雜和充滿創造性的精神性勞動,是指藝術家把從生活中采擷的零星材料、生活感受等組織成一個完整的審美意象的工作[1]。在設計中,明確指令后,設計師開始醞釀、構思、搜索設計所需要的造型、色彩、材料和結構工藝要求,合理取材、組合,生成模糊的意向并予以標記,認真篩選后進行深入細致的創意表達。
在詳細分析了座椅設計的相關因素后,就是設計原則和設計要素的提煉,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從構思環節到生產環節,都需要設計師去反復思考。產品的設計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元素。設計師應該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貫徹“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原則,不斷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在各種約束之間找到最優的平衡點,使這個設計更加合理[2]。同時,設計時應考慮成本控制。并且該椅子主要打算從設計風格上取得優勢,造型簡潔、易加工生產;在色彩方面,通過前期的調研,決定采用以明式家具變形搭配原木色的現代風格,這種風格的產品融合了中西方和傳統與現代的審美,不論是與日式、北歐或新中式風格的家居都能搭配的相得益彰,在產品造型和細節又區別于日式、北歐、中式產品。
在造型的設計上,符合人體工學的川字形靠背設計,以及進口橡木的風韻質感,桌腿設計為鹿角型的全實木腿,桌腿不僅穩固耐用,并且造型時尚節約材料,也是控制成本的一個有效方法,為了使外觀造型的不單調,椅背上方有凸起的帽檐狀設計,既增加寬度,使倚靠更舒適,又使形式上的變化更豐富。靠背鏤空的設計,方便用戶拉動餐椅,美觀大方,實木扶手造型簡單圓潤,圓潤的造型也增加了使用過程的安全性;靈感來自明式家具,但輕盈而優美的外形,去繁就簡,使該椅子比明式家具來得更直接。在桌椅的設計中,無論從造型上還是功能上,都不能忽視的是產品本身文化和技術的傳承。這些由造型、技術和文化等組織起來的元素才是產品本身的藝術表現。家具產品設計的藝術性就像音樂中的節奏一樣。它只是通過對產品造型、材質、色彩的改變,進而在設計中產生不同的節奏和旋律,從而給用戶帶來了不同的藝術體驗。
三、從表現中解決
藝術表現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1]。藝術表現又稱藝術表達或藝術傳達,標志著藝術創作的最終完成。在設計中,這一過程是指圖形化、尺寸、結構設計、打樣、取材、建造等一系列的設計過程。藝術傳達使構思的意識狀態的意象獲的物質形式,從而使無形的、還停留在藝術家頭腦中的東西變成有形的人們可以感觸的東西。從“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表面上看來似乎離實際的“竹”越來越遠,但事實上經過藝術家的典型化,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質特征,不但不失其形似,而且更注意到了神似,這樣就創造出高度真實的藝術形象。
前期對椅子設計的相關因素分析和設計原則、設計要素的提煉之后,就可以開始設計過程的實施了。效果圖通過評審之后交給工廠打樣,與工廠協商具體打樣事宜,包括打樣時間節點,產品工藝和材料,以及預估產品打樣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等。首先進行毛坯打樣。在材料方面,采用木材和木板的組合來控制成本。餐椅采用全實木框架更堅固耐用;經白坯打樣后通過審查確定修改細節,然后進行下一步噴漆工藝。油漆工藝主要是底漆和面漆,其油漆材料包含透明PE封閉底漆、透明PE封閉底稀料、透明PU封閉底漆、封閉底固化劑、封閉底稀料等17種。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一把椅子的創作過程分析,驗證了藝術創作過程的科學性和正確性。要科學地理解藝術創作的過程,就必須了解清代畫家鄭板橋的個人藝術創作的體驗:“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竹乎哉!”(《鄭板橋/題畫竹》)鄭板橋在這里提到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正是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藝術創作過程的三個階段,也正是掌握了藝術創作的獨特規律,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唐濟川.馬秀萍.藝術概論[M].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12
[2]李鈺田.淺談“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原則[J].工業設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