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文靜
摘 要:豐富的生活積累是藝術創作的前提和條件。藝術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漆畫藝術也不例外,藝術家通過對生活的感悟,將浪漫與理想化作情感融入漆畫作品中,通過豐富的漆藝表現技法,創作出富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藝術作品。
關鍵詞:生活;漆畫;創作
一、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基礎
生活及社會實踐,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基本觀點,實踐是認識來源,認識是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實踐賦予認識能動性、創造性,并不斷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實踐出真知。實踐檢驗人的認識是否符合客觀規律,進而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藝術家的創作并非憑空產生,任何藝術家都生活在一定時代、國家、社會、家庭里,一定的時代精神、社會思潮、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等因素會在生活內容、思想情感、觀點立場和審美理想等方面留下印記。
藝術家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素材的積累,就難以提煉有價值的題材。在創作漆畫之前,通過查閱學校圖書館相關漆畫創作,搜集大量有關漆畫的作品集,了解藝術家的漆畫作品中無處不在的生活感悟及人生哲學思想,為自己的創作引發相關思考。
藝術發現是指藝術家在對外界事物進行觀察和審視時,結合一定的生活經驗,獲得對生活獨特的感知和領悟。往往能從看似平常的現象中發掘令人激動的美的因素,體察非凡的意蘊,從平凡的形式中找到非同尋常的組合方式。羅丹曾說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的事物,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大師能夠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這就是藝術大師超乎常人的發現和感受能力。
由于藝術家的職業不同,其觀察生活的角度也不同,作家對于事件的全過程及其細節都要詳細觀察,體驗;藝術家只有以“職業”眼光來觀察體驗生活的,唯有此,藝術家才能在生活中真正發現、感受并積累起創作材料,引發創作欲望。
二、在頭腦中醞釀、構思而形成藝術意象
藝術家的創造性想象活動,依賴于生活中積累的大量感性材料,即記憶中的表象。生活積累越豐富,記憶表象越全面,想象就越自由。在對表象進行切割組合加工改造過程中就會更加得心應手,胸有成竹;在創造漆畫人物是,可以集美于一體,使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在描寫常人看來平淡無奇的事物或自然現象時,可以變虛幻為真實,化平庸為神奇,創造出光彩奪目的審美意象。
藝術構思是一種艱巨的,甚至是痛苦的探索,藝術家要調動全部的心理機能、畢生的積累和經驗智慧,要遵循藝術創造的規律并發揮主體的藝術才能,費盡心機才能覓得好的構思。藝術構思的方式和步驟既因藝術種類的差異而豐富多彩,也因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審美趣味、藝術習慣的不同而多姿多彩。
1.組合,是藝術家進行構思的主要方式。藝術構思既不是生活的簡單復制,也不是毫無因由的苦心臆造,而是充滿激情活力的全新創造。藝術家在深入觀察、感受和積累了生活材料的基礎上,以自己的審美理想和情致為導向,對信息材料給予選擇、加工和改造,使之化合為主客體統一的全新的審美意象。
2.立意,指藝術家將自己的主觀意圖和審美情趣傾注于所勾畫的藝術意象之中,并使之能充分揭示藝術家的創作意圖的過程。立意,實際上就是確立或形成主題的過程,也是藝術構思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構思中,主題是作品的靈魂,它的高下變化將牽動全局。俄國畫家列賓創作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其立意構思前后就有很大變化。
3.移情,是指藝術家在構思中過程,將自己的內心體驗和情感轉化或融入到所要表現的客觀物象中,并借此生成一種新的審美意象的活動。情感是藝術的生命,它承接人和物、物和我的生命意義。藝術構思中的移情,就是藝術家將自己體驗到的情感與所要表現的客觀物象內藏的審美信息相互交融,并納入到逐漸形成的藝術意象的符號體系中。畫家的情感是借一定的“景”來抒發,詩人的情趣靠一定的“物”來寄托,漆畫作品,采用江南古建筑以及身著旗袍的江南女子兩種文化元素所代表的美好事物,表達對美好事物消失狀態的無奈與痛心以及對于美好事物的留戀與不舍之情。
三、通過物質手段、表現物化為藝術作品
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是形成藝術作品。藝術家的藝術發現和藝術構思,只有借助于一定的物質媒介或藝術手段才能物化為可供欣賞的藝術作品,即藝術家對生活有了感受和認識,構成了審美意象,然后依據不同的藝術門類的規律和表現手段,將意象活動物態化,使之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藝術表現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有了好的構思,不等于是好的作品,二者之間尚有一定距離。如果說藝術構思是一種艱苦的心理耕耘,那么,藝術表現就是更為艱難的實踐勞作。在初步的工作和作品的完成之間,存在著永無止境的勞動和重重障礙。所謂“意翻空而易奇,文征實則難巧。”藝術表現,是藝術家將心中虛幻無定的意象轉化成相對確定的物質形象的過程。要想“心”“手”相應,“手”達“心”意,關鍵在于表現的技巧。沒有熟練的技巧,畫面體現就會力不從心。羅丹說:“如果沒有體積、比例、色彩的學問,沒有靈敏的手,最強烈的感情也是癱瘓的。”達芬奇初學畫蛋,一畫數周,練就了觀察、把握形象和隨心所欲表現事物的能力,才創作出一幅幅世界名作。漆畫的創作過程中傳統的漆工藝具備相對完善的體系,蛋殼鑲嵌,鋁粉研磨,每一種技法均有各自的特點和自身的延展性,尤其是漆材料應用于繪畫領域中,拓展空間更為廣闊。暈金漆畫的繪制技法和效果的多樣性是其他畫種無法相比的,獨特的技法,珍貴的材料制作出的漆畫,可以產生豐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暈金在造型方面有著國畫工筆的特點,運用暈染等技法,描繪明暗、空間,真實、生動地表現逼真的藝術形象。
藝術的創作從表面看經歷了藝術感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三個階段,是有先有后的。但在實際創作中,它們卻不是涇渭分明,常常是相互交叉、相互穿插和反復回旋的。多數作品是很難一次完成,達芬奇在創作《最后的晚餐》時,為了表現猶大的丑態本質,畫家苦心探索六年之久,最后定稿既是物化過程,又是構思過程,以及再觀察、再體驗的認識過程。可見,藝術創作過程的實質就是藝術家不斷認識和表現生活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唐濟川,馬秀萍.藝術概論[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