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松
摘? ?要:當前,部分農產品的生產者受到利益的驅使,常常在種植農產品的過程中使用超過國家標準要求的化學藥劑,導致農產品在質量安全方面受到了影響。由于相關農產品質量問題惡劣事件的出現,人們對于農產品的安全問題越來越關注和重視。為了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進行高效控制,同時,也要檢測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情況,從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增強農產品的安全性。從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及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兩方面著手進行深入研究,并進一步探索出更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由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性的高低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市場在轉型的過程中,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成為了人們重要的關注點之一,因此,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也成為了相關人員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使農產品的質量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不僅要有效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而且要通過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對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進行有效控制。
1? ?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
1.1? ?嚴重的農藥污染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中,農藥污染成為了重要問題之一。部分農產品生產者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常常會選擇在農產品的種植過程中使用超劑量的農藥,卻忽視綠色、科學的生產模式,最終造成大量農藥殘留在農產品上。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嚴格控制超劑量農藥的使用,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機制的完善,加大對農產品生產者合理使用農藥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樹立在農產品收獲之前不再使用農藥的意識。農產品生產者要積極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大力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嚴格遵循綠色理念。
1.2? ?農產品生產的專業化水平較低
當前,在我國農業生產上存在著規模較小、種植分散、技術水平較低、專業化水平較低等一系列問題。由于農產品生產的專業化水平較低,導致對農產品過量使用農藥及對農藥的合理化處理不當;由于農產品的規模化發展水平較低,導致在農業技術的創新及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陷。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控制起著重要的影響[1]。
2? ?農產品農藥檢測技術
2.1?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是一種新的分離、分析技術,分為內標準法、絕對標準曲線法及峰面積百分率法3種類型,在檢測農作物中有機氯、有機磷農藥殘留及食品添加劑苯甲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農產品上有機氯及有機磷等農藥殘留現象的不斷出現,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當前可以通過氣相色譜法來檢測農產品上的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氮及有機硫等農藥的殘留。
2.2? ?液相色譜法
液相色譜法是較為傳統的檢測方式,分為柱色譜法、紙色譜法及薄層色譜法3種類型,主要用來測量各種離子的含量,在食品分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分離和測定藥物成分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和潛力。
3? ?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的有效措施
3.1? ?推動農產品生產供給體系的完善
要想有效控制農產品的質量,首先,需要從其根源著手,采取正確的措施,例如,對農產品種植過程中所使用農藥的劑量進行嚴格限制,或禁止過度使用各種各樣的添加劑,從而防止過量的化學藥品殘留在農產品上。其次,需要從其生產過程著手,從全局出發,對其生產過程進行調整,以保證農產品的供給及質量安全。最后,需要從政策方面著手,根據農產品生產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當地相關的政策支持,加強對相關技術的研究投資力度,提高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促進農產品的供給體系不斷優化,最終實現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控制[2]。
3.2? ?推動消費市場的發展
首先,要有專門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規章制度,并將制度落實到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相關機構的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職責,全面監控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動態,對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加強實時監管。其次,需要加強宣傳力度,向消費者科普相關知識,使其樹立高度的環保意識,在現實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最后,對銷售的農產品進行嚴格把關,只有通過相關部門認證之后的農產品才能進入市場,保證消費者購買到高質量的農產品。在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者需要對農產品所涉及的相關質量問題有全面的認識,并且將農產品按照質量的優劣劃分為不同的價格等級,進而為廣大的消費人群提供質量安全的有機綠色農產品[3]。
3.3? ?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監管力度
首先,政府需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有效地開展有關農產品安全宣傳工作,例如農產品安全主題教育活動、農產品安全知識培訓活動等,加強農產品生產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高度重視。其次,政府需要重視對檢測平臺的建設,加大投資力度,加強對農產品的質量檢測,并將相關農產品檢測之后的結果及時公布給消費者,使其掌握相關農產品更加真實的信息。再次,政府需要加強對農產品檢測人員的關注,向農產品檢測人員提供便利的渠道,加強監測技術人員對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以保證農產品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最后,政府要合理配置農產品監測資源,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的建設[4]。
3.4? ?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的發展
首先,政府需要大力宣傳綠色發展理念,高度重視生態農業的發展,給予生態農業優惠的政策支持,推動專業化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農業技術水平,例如,進行統籌的規劃、合理的分配,推動技術的創新、產業結構的調整等。其次,大力研發生態農業技術。農業研究機構在技術研發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鼓勵相關機構積極進行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發,推動農業朝著知識型農業的方向發展。最后,通過交流、研究外國的先進農業技術,與我國實際的農業發展狀況相結合,借鑒國外先進的農業技術及生產模式,促進我國農業技術科學化發展[5]。
綜上所述,生態農業是當前的發展總趨勢,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在促進農業的綠色發展及中國夢的實現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控制及農藥檢測技術分析,深入探索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的有效措施。實際生產中,必須加強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采取正確的措施,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視生態農業的發展,推動專業化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嚴格監測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推動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與壯大。
參考文獻:
[ 1 ] 王美江.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J].江西農業,2019(02):115-116.
[ 2 ] 李曉婷.論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J].種子科技,2018,36(07):79,81.
[ 3 ] 焦鴻雁.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07):105,120.
[ 4 ] 孫鳳偉.論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J].農家參謀,2018(07):19.
[ 5 ] 趙陽,邢華.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7(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