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峰
摘要:我國特種設備發展速度持續上升,無論是數量還是技術等方面都呈現一種不斷進步的狀態。由于特種設備在應用過程中危險性高、安裝過程繁瑣,而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是有效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因此人們對特種設備的檢測技術非常關注與重視,本文結合特種設備的定義、數量等方面進行介紹,了解特種設備現狀,對特種設備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對特種設備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并針對檢測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與展望。
關鍵詞:特種設備 檢測技術 現狀 發展
特種設備是深入到人們生活中、國家經濟發展中、社會生產中的重要應用設施,例如:壓力容器、起重機、電梯、娛樂設施等各種設備的應用不僅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產業生產效率,更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穩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在應用過程中要保證特種設備能夠安全使用,保證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目前我國在對特種設備的檢測工作中,已經采用各種先進的無損檢測技術,為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性,需要對其技術進行分析。
一、特種設備現狀
(一)特種設備定義
特種設備主要有三個明顯特征:一是對人的生命安全有影響,當設備發生意外會造成人員傷亡,破壞公共財產等情況;二是具有極強的危險性,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可能造成大群體傷亡,使社會秩序出現問題,影響政治管理以及社會發展;三是特種設備應用范圍廣,使用量較大,對國家、企業、個人的經濟影響非常大,能夠深入到各個領域中。綜合這三點而言,特種設備具有危險性強、損失影響大等特點。根據對特種設備的特征分析與研究,國家特別制定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則,明確指出:鍋爐、壓力管道、客運索道、大型娛樂設施、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等設備均為特種設備。
(二)特種設備數量
特種設備在我國應用范圍非常廣,經過對特種設備使用數量調查得知,近幾年特種設備使用量均以每年增加三十萬臺的數量持續上漲。截至2007年底,特種設備在各領域中使用數量如下:鍋爐約為五十三萬四千臺、壓力管道約為六十二萬臺、客運索道約為八百條、大型娛樂設施約為一萬五千臺、壓力容器約為一百七十萬臺、氣瓶約為一億三千萬只、電梯約為九十萬臺、起重機械約為九十六萬臺。在這樣一組龐大數字面前,已經證明我國是使用特種設備數量之多的發達國家。同時我國的特制設備制造業的規模與實力也比較龐大,目前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已達四萬多家,其中包括設計單位大約兩千六百家、制造單位大約一萬一千家、安裝改修單位一萬三千多家、氣瓶充裝單位大約一萬三千家,在眾多單位的合作下,特種設備生產量持續上升。特種設備的需求已經跨出國際,面向各個國家,很多國家的大小型企業對我國的特種設備使用表示認可,并已經有七百多家國外企業獲得了我國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
二、特種設備發展趨勢
特種設備由于各自作用不同,應用環境不同,因此需要對特種設備的發展方向分別介紹:壓力容器是我國石油化工產業中主要適用設備,在石油生產數量以及石油資產不斷上升的階段中,此種設備應著重大型化、高參數、長周期方向發展;電站鍋爐應著重朝著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低排放等方面發展;起重機在工業生產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為了提高其應用范圍,加強工業生產效率應該向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等方向延伸;電梯是與人接觸最為親密的設備,其安全性非常重要,所以電梯應該著重提升功能,促進使用安全提高,因此電梯應該向安全、節能、迅速、舒適等方面發展;游樂設施是為了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為人們生活增添娛樂的生產與制造,所以此設備更應該向高刺激、高安全、高科技方向發展。
三、特種設備安全面臨的形勢
目前,我國安全檢測技術的提升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挑戰階段,不僅要求檢測方法、檢測技術的可靠性提高,更要求檢測評價以及風險管理的能力提高。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多次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相關部門對此加強重視,并采取有效的安全監察、檢驗等措施對其安全隱患加以控制,減少事故發生幾率。同時在對安全事故發生原因調查中發現,由于部分設備質量不合格、使用過程中缺乏維護措施所引起的設備故障發生以及不能及時處理,進而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發生。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依托科技技術,來提高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管理制度及維修方式,并重點要求提高特種設備檢測技術,做好安全檢測工作。
四、特種設備安全檢測技術的現狀
目前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檢測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檢測技術標準體系不夠完善、特種設備生產過程中設計制造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明顯低下、檢測技術功能的應用很難滿足當前特種設備的需求、對特種設備的壽命預測、安全評估、風險評估等方面數據信息拿捏不準、缺乏實時監控能力、沒有相應的各種事故應急措施、維修技術水平差不及時、特種設備安全科技基礎條件還有待優化與整合。以上這些方面的問題對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測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現狀,若想提高安全檢測技術,就要針對這些不足加以改進。
五、特種設備安全科技發展目標和任務
特種設備安全科技發展的目標包括:1.建立特種設備安全評價體系,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體系;2.加強特種設備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在特種設備檢測新技術、新方法,以及大型關鍵特種設備安全評價、風險評估、壽命預測、仿真技術、事故防范、應急救援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總體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3.初步建立特大或重大特種設備事故減災救災、風險分解機制和應急救援技術保障體系;4.初步建立以法規標準、試驗基地和基地數據庫為核心的特種設備安全科技平臺。
主要任務包括:1.埋地管道位置走向、安全狀況檢測技術研究與關鍵設備研制;2.承壓設備介質泄漏檢測研究與裝置研制;3.檢測技術可靠性研究;4.大型設備高效檢測研究;5.大型設備安全監控技術研究;6.大型設備安全評估、壽命預測技術研究;7.大型設備仿真技術研究和狀況監測的研究;8.特種設備安全關鍵部件、安全附件可靠性研究。
參考文獻:
[1]黃建祥.淺談特種設備安全檢測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機械,2013,(13).
[2]馮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能力及指標可接受水平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
[3]宋廣琳.電梯檢驗檢測技術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6).
(作者單位:松原市特種設備檢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