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發
控球是指對球權的控制,通過不停地傳球、帶球、護球等方式來掌握足球的球權,將足球控制在自己或本方隊員腳下。一些足球教師經常以足球游戲為手段,讓學生在玩中樂、樂中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足球教師在設計游戲方法和組織形式時,應充分關注如何讓學生掌握理解該項動作技術。
一、設計足球控球游戲的“三個要”
1.游戲目的要明確
在提高學生控球能力的教學中,足球教師在選擇、設計游戲時,不能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是應為了更好地完成提高學生控球能力的教學任務。因此,運用游戲進行控球教學的目的要明確,游戲的內容要契合提高學生控球能力這一主題。
2.游戲要有趣味性
控球涉及傳球、帶球、護球等方面的內容,內容繁多,想要提高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需要反復練習,較為枯燥。因此,游戲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即使再有趣的游戲,時間久了也會讓學生覺得乏味,足球教師可以通過改進游戲方法,或增加新的元素,賦予游戲新的活力,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3.游戲組織要具備可操作性
選擇和設計游戲時,足球教師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充分考慮到天氣、場地、器材等因素,并做好學情分析,了解學生年齡、性別、身體素質、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根據教學對象選擇與其相適應的游戲。足球教師設計的游戲要科學合理,有些游戲雖然內容富有吸引力,但在組織方法上過于煩瑣,不便在中學階段開展。游戲方法要簡單易學,便于足球教師組織,游戲場地和所用器材要標準安全,符合學生進行游戲的需求。
二、足球控球游戲三例
游戲1:傳遞“風火輪”
游戲方法:將20名學生分為2組,每組10名學生,各組成縱隊站立,足球教師下達口令后,各組第1名學生用前腳掌連續踩球直線向前,踩球到終點標志桿處,繞過標志桿繼續折返回起點,將球交給下一名學生繼續進行游戲,率先完成的隊伍為獲勝隊(圖1)。
練習要求:隊員要注意觸球的部位,用前腳掌觸球;注意動作的連貫性和對身體重心的控制。
設計意圖:熟悉球性,提高學生在移動中的控球能力。
教學建議:建議標志桿設置在距離學生6m處,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適當增減此距離。游戲方法也可以改變為向后拉球或向側方拉球。
游戲2:“顏色找家”
游戲方法:在20m×20m的場地上,20名學生進行游戲,場地邊線上站4名學生分別持不同顏色的標志碟并將標志碟藏于身后,不能讓場地內的學生看見自己標志碟的顏色,剩余16名學生在場地內每人手持1個標志碟且腳下踩1個足球。當足球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后,場地內的學生運用任意動作和方法向各個方向運球,同時相互之間交換手中的標志碟。當足球教師再次發出口令時,場地邊線上的4名學生高舉手中的標志碟向大家展示,同時運球的學生將足球快速運到與自己手中標志碟顏色相同的邊線上的學生周圍,最后3名和運錯的學生為失?。▓D2)。
練習要求:學生運球時要將球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并注意抬頭觀察場上情況,避免相互之間發生碰撞。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和場上的觀察能力。
教學建議:場地范圍大小可根據學生人數實際情況而定,也可分多個小組進行游戲。
游戲3:“三足鼎立”
游戲方法:在20m×20m的場地內,設置3個小球門。上場3支隊伍,每隊上場3名學生,既是進攻人員又是防守人員,共同防守本隊球門,同時任意選擇進攻另外2個球門。在規定時間內,進球數量多的隊伍獲勝(圖3)。
練習要求:每隊上場3名學生,可隨時與場下同隊學生進行替換,替換次數不限,但學生們必須在中線處先下場,后上場。
設計意圖:小場地游戲能夠增加學生的觸球次數。在對抗的情況下,進行小組配合能夠提高學生運球、傳球、護球的能力。
教學建議:場上學生的數量和場地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限制學生上場的時間,盡量多次換人,使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