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敏?姚迪


一、聚焦技術,透視問題
腳內側傳球又稱為腳弓傳球,是足球比賽中比較常用的技術,其特點是腳內側觸球面積大、易控制球,將球擊向預定目標時準確性高、穩定性好。掌握好此技術,能為贏得比賽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校園足球教學中,此項技術為學生需掌握的重要技術之一。腳內側傳球由4個環節組成——助跑支撐、踢球腿擺動、踢球腿擊球以及隨擺動作,但是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以下問題(表1)。
二、瞄準問題,各個擊破
1.支撐問題
分析:在傳球過程中,支撐腳站在球側15cm處,支撐腿膝關節適度微屈,腳尖正對出球方向。此過程中,強有力的支撐腿可以保證踢球腿平衡并穩定地擊球,而且在快速制動中需要腳尖朝向正確。但是在實踐中,學生支撐腿力量不足、不夠穩定,容易出現“腿軟”現象,助跑后不能快速制動,無法得到穩定的支撐,以至于擊球腿無法更好地發力,或者支撐腳腳尖站位方向不對,導致出球方向不正。
問題1:支撐腿力量不足
學生支撐腿力量弱,助跑后不能穩定地支撐,以至于擊球腿無法更好地發力。
解決方法1:扶箱提踵練習
雙手扶跳箱一側,兩腳腳跟離地,做上下彈動性的運動,發展腿部力量。也可進行單腳提踵練習,在增加力量的同時,還能提升單腳的平衡能力(圖1)。
解決方法2:單腳跳上跳下練習
學生單腳跳上跳箱,再跳下跳箱,在跳上跳箱后要靜止1~2s(圖2),目的是發展小腿爆發力,同時提升支撐腿的平衡能力。
問題2:支撐腳腳尖方向有偏差
支撐腳腳尖如果沒有對準出球方向,會導致出球方向不正,傳球路線出現偏差。
解決方法1:支撐腳跨步對準練習
將2個箭頭標識貼分別貼于箱體表面和靠近箱體表面下方的地上,以此強化學生對支撐腳支撐位置的認識。練習時,要求學生支撐腳跨步,前腳掌落在地上標識貼箭頭上,且支撐腳腳尖對準箱體標識貼箭頭下指的方向。起始階段先進行慢速上一步練習,逐步過渡到助跑幾步跨步練習(圖3)。
建議:可多準備幾個箭頭標識貼貼于跳箱體4面,供4名學生同時練習。
解決方法2:支撐腳內側貼墊子練習
將1塊體操墊成90°貼于箱面,進行腳內側貼體操墊練習。練習時,支撐腳落在體操墊外側并緊貼墊子邊緣。熟練后,可以增加1步、2步或多步助跑,反復練習(圖4)。
建議:可多準備幾塊體操墊放置于跳箱體4面,供4名學生同時練習。
2.踢球腿的擺動問題
分析:踢球腿擊球前的擺動過程包含2個階段:前擺和后擺。前擺階段是伸髖,髖關節外旋;后擺階段是屈髖,髖關節外旋。擊球前,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由后向前擺動,膝關節外展,大腿帶動小腿“鞭打”擊球。在此過程中,股直肌、臀大肌等腿部多塊肌肉作用于踢球腿上。
問題1:踢球腿展髖動作不夠充分
如果在踢球腿擺動過程中,髖關節的靈活性不夠,踢球腿展髖不夠充分,會導致踢球腿的速度和擺動幅度受限,從而導致球獲取的動能不足,以至于出球速度較慢。
解決方法1:原地轉髖練習
手扶跳箱,要求肩軸與箱面平行,兩腳左右開立,略比肩寬;一腳腳跟著地,另一腳腳尖著地,利用髖部轉動兩腳并依次反復轉換,練習時可逐漸加快練習速度(圖5)。
解決方法2:扶箱擺腿練習
手扶跳箱,兩腳左右開立,略比肩寬。一腿提踵前腳掌著地,另一腿做前后或者左右擺動,前后擺動時要求幅度要大,大腿積極帶動小腿;左右擺動時,要求腳尖翹起,速度可由慢變快(圖6)。
問題2:踢球腿膝關節外展不夠明顯
踢球腿膝關節外展幅度不夠,踢球腿直腿擊球,沒有大腿帶動小腿,出現直腿“掃地”現象,出球乏力。
解決方法1:支撐腿型練習
站于跳箱側方,一腿折疊外展,腳尖勾起,放置于跳箱蓋上面,進行支撐腿型的拉伸。跳箱高度可根據學生的身高調整,支撐腿下方也可放置體操墊以進行高度的微調。練習時要注意弱側腳的強化(圖7)。
解決方法2:內外提膝展髖練習
手扶跳箱,兩腳左右開立,略比肩寬,一條腿支撐,另一條腿提膝向前或者向后轉提起來,同時腳掌盡量與地面平行,在內外提膝過程中,大腿抬平,要求腳尖稍翹起。練習時要注意弱側腳的強化(圖8)。
3.擊球問題
分析:踢球腿擊球需要注意觸球的腳型和腳擊球的部位。擊球時,踢球腿先向后擺,膝關節外轉,腳尖向外勾翹,前擺時大腿帶動小腿發力。在擊球的瞬間,踢球腳的腳底與地面平行,踝關節緊張使腳型固定,擊球的后中部,將球向正前方踢出。
問題1:觸球腳型不固定
如果踢球腿膝踝關節外展角度不夠,腳趾沒勾翹,會導致擊球腳型不正確。擊球瞬間踝關節不夠緊張,出現“松踝”,影響擊球效果。
解決方法1:扶箱鴨子步走
單手扶跳箱,雙腳外展成180°緊貼跳箱且腳尖外展,沿箱體外側來回移動(9-1)。或者扶箱體模仿鴨子步走,即腳外展成外八字,體會髖關節外展的動作(圖9-2)。
解決方法2:無球踢墊子練習
雙手扶箱體,腳尖外展保持翹起,繃緊腳踝成90°,小腿像鐘擺一樣,帶動腳踝,快速敲擊墊子平面,也可跨步敲擊或助跑幾步敲擊,敲擊時力量適中,目的是建立肌肉感覺,形成肌肉記憶,同時要注意弱側腳的強化(圖10)。
問題2:觸球部位不正確
擊球時,沒有擊到球的后中部,導致出球不穩定有起伏,致使同伴不好接球。
解決方法:踢固定球練習
將球放置于墊子直角處固定,雙手扶箱體,單腳連續觸擊球的后中部。技術熟練后,逐步過渡到跨步擊球或跑幾步擊球。踢固定球可建立腳內側觸球的肌肉的感覺,多次快頻率練習形成動力定型(圖11)。
建議:可多準備幾塊體操墊放置于跳箱體4面,供4名學生同時練習,同時注意弱側腳的強化。
4.踢球腿隨球前擺問題
分析:踢球腿隨球前擺是指踢球腿在擊球后,隨著球的方向的前擺動和送髖,繼續保持腳尖外展前擺短距離后制動,此時身體重心前移,目的是保證球更平穩地到達目標方向。
問題:前送不積極
為了防止出球后踢球腿沒有前擺動和送髖,球傳出后,隊員的腳尖應保持外展并積極前擺一小步后制動,以便在比賽中更快地銜接下一個技術動作。
解決方法:踢球腿跨越跳箱練習
和無球模仿動作一樣,擊球腿跨越箱蓋之后身體向前跟一步。此過程踢球腿的膝關節、踝關節保持緊張狀態。由原地練習過渡到助跑練習,練習過程中注意身體的穩定性(圖12)。
三、拓展和延伸
跳箱除了可以運用于足球腳內側傳球技術學習中,也可以運用于足球其他基本技術學習中。如,在足球正腳背射門技術中,跳箱可以作為球門。在戰術配合“二過一”練習時,可以利用跳箱反彈進行戰術練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