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陳雪
【摘要】多模態話語分析這一理論于2003年由李戰子引入到國內,它在強調文本這一模態的同時,提倡聲音、顏色、圖像和動作等多種模態的應用。本文以多模態話語分析的內涵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為基礎,探討了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對中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的啟示,以促進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多模態話語分析;多媒體;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郭萍(1996-),女,漢族,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陳雪(1974-),女,漢族,吉林四平人,吉林師范大學大學外語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教學,翻譯學和跨文化研究。
一、引言
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概念,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多模態話語分析的英語課堂教學能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因此多模態話語分析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僅適應了當前科技迅速發展的趨勢,同時也順應國家核心素養質疑教育背景的要求與趨勢,對于英語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多模態話語分析的內涵
人類不僅具備著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具備著豐富的感覺體驗,具體包括觸覺、嗅覺、視覺、聽覺、味覺,這是人類與人類和世界間相互溝通的橋梁,與此同時,相應的形成了五種交際模態,而多模態就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模態來表達意義或進行交流。
多模態話語分析就是在多種模態的應用下,如何更好的將各種符號資源,如:圖片、聲音、錄像、手勢、眼神等,靈活合理地運用于交際之中。多模態與話語的連接,能更好地促進個體對復雜內容更好地理解,從而有利于交際的有效進行。在課堂教學中,多模態話語分析的運用,將一改以往教師機械性并且單一的教學模式,更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因此,我們應該深刻地認識到多模態話語分析對當今教育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中學生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緊緊圍繞課堂以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教育體制雖在不斷完善,但目前的英語教學課堂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輸入與輸出的模態方式單一。英語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趕進度,甚至一味地依據課本順序向學生講述和灌輸知識,進行語言輸入,教師充斥著整個教學環節,學生也僅是通過習題,教師改正的方式來進行語言輸出,此種英語課堂教學僅涉及到文本模態,模態方式的使用比較單一,教師雖然占據著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有利于控制課堂秩序,但是教學模態方式的單一使得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也只是機械性的輸入和輸出,容易產生疲倦心理,甚至導致厭學現象的發生,對英語課堂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都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和結果。
2.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一些學校片面的以追求高分和高升學率為根本目標,小考、大考連續不斷,各科作業積壓成山,將一些豐富學生學習生活、陶冶情操,但不加入中考、高考的副科如:音樂,美術,體育等臨時篡改成語數外主要考試科目,甚至有些學校的學生反映,整個學期從來沒有上過體育課,也沒有見過相應的任課教師,這無形之中導致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少之又少,每天被各種作業和教師的任務充斥著,缺少甚至沒有娛樂活動,學生普遍認為現在學校的學習生活非常的枯燥和壓抑,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3.教師授課方法和教學模式比較單調。許多學校和教師采用以應試考試為中心的講授法教學方法以及“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雖然使教師能夠提前完成教學進度,為學生留出充足的復習,充分準備考試的時間,但僅僅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和知識的學習,卻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社交能力、情感價值觀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促使當今社會“高分低能”現象的發生,同時違背了國家所提出的課程目標,核心素養等理念,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對于學生本身,以及國家和社會都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四、多模態話語分析對中學生英語教學的啟示
多模態話語分析既包括錄像、圖片、聲音等語言符號,還包括表情、手勢、眼神等非語言符號,而且當前中學生的英語教學仍存在著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固化的現象,因此將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應用于中學生英語教學中,將有利于教學的多樣性,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對當前中學生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啟示,以改善當前英語教學的現狀。
1.多種輸入輸出模態方式相結合。教學應注重多種模態方式的輸入和輸出,打破教師帶讀-學生跟讀-練習強化這一固定的教學步驟和模式。尤其英語教學,對于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來說,學習一門外語是有一定難度的,同時語言本身及其一些語法項目是比較枯燥的,因此教師的作用就在于要讓學生體會到英語以及語言的精彩和魅力,從而樂于學習,愛上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多種輸入輸出的模態,精心設計各個環節,不僅是簡單的以語言或文字為輸入或輸出的方式,靈活運用圖片、視頻、聲音等模態。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一課時,可通過教師演唱有關職業的歌曲,或展示學生們喜愛的人物職業的圖片,或者播放一段與本課內容相關的一段視頻或影音資料,以進行課程的導入環節,相比于教師直接原封不動的按照課本順序進行講解,毋庸置疑前者的教學更能夠充分的引起學生的關注,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之中,并順其自然的進行新課程的講授。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的認為多種模態的教學就是好教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還是要傳授知識,靈活使用和運用語言,因此課堂教學要緊緊圍繞這一原則,不可以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而過多的使用各種模態教學輔助形式,導致課堂舍本逐末,如花拳繡腿一般。
2.提供多模態教學的情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注重靈活使用多種模態,同時要提供適合多模態教學的情景,英語是一個需要多加練習的科目,由于經濟條件、地域、環境、人為等因素,大多數的課堂,尤其是偏遠地區還不能普遍實現由外教進行教學,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并與其他人交流溝通,因此,良好的英語語境將極大地促進中學生英語的學習。國家和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創設有利于多模態教學的環境,設置更多的多媒體教室,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英語語言的環境,并體會現代技術為教育帶來的便利;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可根據課堂靈活設計教學情景,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時,教師可事先準備好教具,在課堂中創設一個店鋪,讓學生扮演消費者和售貨員的角色,在實際情景中學會用英語來詢問價格,為中學生提供一個合適的多模態教學情景,不僅能讓學生更熟練的掌握英語知識,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交流能力的提高。
3.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充分地體現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激發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的重要性,如果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每天只是像機器一樣機械的學習,完全的聽從教師的安排,就會喪失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近些年來所提出的無論是課程標準還是核心素養,都愈發的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因此中學生英語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4.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合理性。多種模態教學下,不再采用單一的講授法,要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使用,英語教學法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例如有任務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談話法、啟發式教學法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不是孤立獨立的,而是可以靈活使用和結合的。因此,在中學生英語教學課堂中,要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五、結語
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研究者們對這一理論的研究也是愈演愈烈,這一理論與中學生英語課堂的結合,必然會給英語課堂帶來不容小覷的積極改變和影響,同時也會促進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的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程曉堂, 趙思琪.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 2015(5):79-86.
[2]韋琴紅.視覺環境下的多模態化與多模態話語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3]于洋.信息加工模式的記憶理論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9.
[4]張德祿.多模態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外語研究,2012(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