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要:建筑給排水設計經歷了一定的發展歷程,今后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各種新型的設備和管材也將會不斷出現及應用到建筑給排水中,對建筑給排水帶來的發展機遇和空間十分廣闊。因此,作為建筑給排水設計工作者,必須充分認清形勢,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明白新形勢下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新要求,不斷提高自身設計專業水平,在設計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強化積累,不斷提高專業設計水
平。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發展;改進
1 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建筑給排水自1949年建國以來,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房屋衛生技術設備的初創階段。1949年一1964年《室內給排水和熱水供應設計規范》(試行)標志著我國開始設置給排水專業,在房屋衛生技術設備中被確定為一門獨立的專業課程。我國第一批通過專業培訓的建筑給排水技術人員走向社會中,有了自己的崗位,逐漸組成自己的團隊。2)室內給排水的反思階段。1964年一1986年《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被審批通過時標準開始了工程實踐階段,對以往機械套用國外研究成果導致的失誤進行分析、總結、反思,進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給排水技術體系。3)建筑給排水的發展階段。自1986年到現在,伴隨建筑業不斷的發展,建筑給排水專業也在伴隨其不斷進步。在發展階段,我們的技術團隊已經具有專業技巧,積累了相關的經驗并經過專業的培訓,同時將國外優良的技術引進使用,促使建筑給排水專業技術有了明顯的突破。并且確定了全國建筑給排水工程的標準,為我國建筑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2 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常見問題分析
2.1 給水管道設計不合理
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給水管道的設計是給排水系統能夠正常運行的基礎保障。當前為了滿足大家對高質量生活的要求,室內通常會設計兩個衛生間,這樣就會導致管線的長度變長,在相同的計算方法下,水管的末端就會產生更大的噪音。此外,為了保證供水的正常,供水壓力則會增大,因此底層住戶的水管就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容易造成管道振動產生噪音,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同時,在用水高峰期由于頂層的管線較細,嚴重影響居民的用水情況。為了降低壓力,筆者認為可以在底層住戶水管上設置減壓閥等裝置。另外,為了不影響高層用戶的用水情況可以增加進戶管線的直徑。
2.2 地漏設置不合理
地漏即下水管道、化糞池與室內的連接口,傳統的地漏大多依靠地漏自身存水形成天然水封,依靠水封將室內空間與管道隔開。現階段大部分建筑給排水設計中,都忽略了實際排水狀況,都沒有對設計地漏標明水封深度的要求。排水時,地漏的水封會受管道內負壓或正壓的影響,若水封的深度不夠,那么水封將會受到破壞,有害氣體進入室內,導致室內環境被污染。同時,大部分企業為了減少建筑成本,通常采用水封為3m的地漏,這樣的水封并不能達到標準水封的深度,很容易導致室內空氣污染。
2.3污水和廢水的排水量加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從而也大大增加了污水和廢水的排水量。同時,因為全球環境變暖的影響,所以在很多的地區會有短時間的降雨量大的情況,增加了一個建筑給排水系統的壓力,嚴重的情況會使得排水系統在短時間內不能夠承受大壓力出現了大面積的積水狀況,從而使得居民不能夠正常的生活,對建筑工程的環境保護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
3 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有效解決對策
3.1 合理的選擇給水方式
由于過高樓層的辦公樓用水的特殊性,這些辦公樓下班后基本上沒有用水的地方,上班時用水的地方較多,對自來水的需求量比較大,用水的時間段極其不平均,可改變頻率的調速泵組供水量的變化范圍比較大,水泵運行節能的效果不是非常突出,建議采用水泵和水箱聯合給水;由于很多大型商業建筑的總高度不是很高,建議采用輔泵和變頻泵組及氣壓罐給水;對于一般的住宅建筑建議采用加壓的變頻泵組給水;然而對于五星級的大酒店因為其用水的獨特性,建議采用水箱和水泵聯合供水,這種方式有著較好的穩定性。
3.2 安裝倒流防止器
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應在供水干管和供水環網之間安裝倒流防止器,控制管道內的水單向流動,在任何情況下阻止管道內的介質倒流,避免小區污水倒流回城市供水環網中,導致城市供水污染。此外,在安裝倒流防止器時,要注意以下四點:倒流防止器應安裝在引入管上,水平安裝;安裝的地點應該遠離雜物,環境干凈整潔,并有足夠的空間,以便后期進行常規維護;倒流防止器應配合安全排水器或空氣阻隔器使用,空氣阻隔器的出口應連接到下水道中或排水管網,出口離地面主路不小于30mm,出口點要遠離雜物和積水點;為了后期測試和維修的需要,空氣阻隔器與排水器出口間應安裝球閥,并在正常工作時處于開啟狀態。只有運用正確的安裝方法,倒流防止器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3.3 做好節水和開源設計
在建筑給排水系統中,根據水質標準設置給水系統,普通生活給水系統由單獨一套管網進行自來水輸送;直飲水系統由專門管網供應,從而為優質水資源提供有效保障;回用水也有專門管網供應,主要是提供輔助生活用水。正因為系統分管網的設置,才能有效確保了優質水源的合理使用。做好節水開源,也是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根本要求。在進行建筑給排水設計時,應該將節水和開源的思想貫穿其中,不斷提高建筑水資源的利用率。采用節水型衛生器具,提高雨水、生活廢水的循環利用,設置雨水回收系統,都能高效率的達到節水開源的目的。
3.4 做好水箱及水泵的設計
傳統的水箱加水泵供水方式,雖然定期清理了水箱、水池,但仍不能避免由于水循環不暢,滋生綠苔細菌等二次污染,對人的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新型的無負壓加壓供水設備,能夠有效利用市政原有給水壓力,配合使用隔膜膨脹罐及穩流器,能夠大大減小水箱體積,既有效減少了水污染,又能達到節能及節約空間的效果。但由于無負壓設備對市政供水壓力的穩定性有要求,采用無負壓設備需向當地的供水部門申請,經許可后方能使用。
4 結語
建筑給排水與人們的生活環境、身心健康息息相關,在環境問題日趨惡化的今天,如何降低能源負荷、減少環境污染成為各個領域不可忽視的目標。高技術含量的給排水設計在給予人們良好生活質量的同時,能有效節能,減少環境污染,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周衛峰.試析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的改進和發展[J].科技致富向導,2013,(20):296.
[2]路曉輝.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的改進和發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0):61-62.
(作者單位:身份證號:6101041992****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