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17年版)》(教育部,2018)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內(nèi)容是發(fā)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chǔ),期六要素為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主題語境為語言學習提供意義語境。學生對主題語境中主題意義的探究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直接影響學生對語篇的理解程度,制約著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水平及學習成效。如何引導高中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提煉主題意義?這是本文思考的問題。
一、提煉主題意義的語篇選取方法
高中英語課程內(nèi)容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種模塊。各模塊以單元為基本單位,包含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題語境。選材充分考慮了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語言能力,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教師對教材應(yīng)進行調(diào)整、取舍、整合,使課程的內(nèi)容更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chǔ)和學習興趣,從教材的源頭關(guān)注閱讀所指向的思維價值方向。
二、提煉主題意義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
學生對于語篇的理解應(yīng)該是層層遞進的。在閱讀的過程應(yīng)該遵循以下步驟:首先,了解語篇的體裁,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理解語篇的表層信息,如大概內(nèi)容,相關(guān)細節(jié);其次,探究語篇的主題意義,引導學生理解語篇深層含義;最后,回味實踐,學生重新溫故,掌握提煉語篇主題意義的技巧,將其運用到類似語篇的閱讀實踐中。基于以上認識,本文將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科書模塊八Unit22“Can we take the heat?”閱讀為例,簡要探討以提煉主題意義為目標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流程。
1.了解語篇基本信息。了解語篇基本信息包括了解語篇的體裁,基本內(nèi)容,相關(guān)細節(jié)。初讀“Can we take the heat?”,學生很快其為議論文。開篇提出論點:Global warming could be one of the biggest environmental problems;接著運用下定義、列數(shù)據(jù)、擺事實等方式來論證觀點;最后得出明確的結(jié)論并提出詳細的解決辦法。例:
Type of writing:Argumentation.
Thesis:Global Warming.
Arguments:Definition, Data, Consequences.
Conclusion:Responsibility to stop global warming whether government or individual.
Measures:Small changes.
2.探究主題意義。探究語篇的主題意義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理解了語篇表層信息后,進一步思考隱藏于文字里的深層含義。評判語篇的主題意義是指學生對作者寫作目的,觀點及語言技巧有所了解后,從自己的立場對語篇整體進行評價。例如,學生在分組研讀“Can we take the heat?”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評判活動做以下設(shè)計。例:
Concise thesis: e.g. Global warming could be one of the bigges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ing the 21st century.
Abundant Arguments: e.g. Global warming refers to an average increase in the Earth’s temperature that, in turn, leads to climate change;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goes into the atmosphere has risen by more than 30% in the last 250 years; Increased temperatures will also cause the Polar ice to melt, raising sea levels and flooding.
Clear Conclusion& Concrete Measures: e.g. If less carbon dioxide goes into the atmosphere, global warming will slow down;Even simple things like using recycled paper or switching off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 a room can help.
3.回味實踐。重新溫故從“Can we take the heat?”中學到的提煉語篇主題意義的方法策略,將其運用到類似文章的閱讀當中去。從而檢測學生是否已經(jīng)學會將這種思維策略應(yīng)用到英語主題閱讀中。例如,要求學生課后閱讀本單元的另一篇文章“Nature is Turning on Us”并進行主題意義探究。
三、反思
基于教材的語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認真分析單元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需求,確定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煉主題意義,最終實現(xiàn)學生共性與個性的發(fā)展。使得學生理解、復述、提煉、評判、創(chuàng)新等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最終提高他們英語學習和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蘇克銀.高中英語主題閱讀教學:探索與思考[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1.
【作者簡介】鐘鳴,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三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