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玲
摘? 要:小學一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就對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提出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一年級;語文學習;習慣;培養
引言: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剛從比較松散、自由的幼兒園階段進入系統的、高要求的小學學習中,很多學生還沒有適應學習環境的變化,也就難以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但一年級的學生也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時期也是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習習慣的形成對之后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嚴格要求,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學習習慣首先是一個學習態度的問題。在端正的學習態度的基礎上,形成對學習的負責、認真、積極和嚴謹的學習習慣,也就會在學習中事半功倍。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在學習態度上相當于一張白紙,但是這也更有利于教師的引導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嚴格要求學生的課堂行為,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提出行為規范標準并進行嚴格要求。例如不遲到早退,遵守課堂紀律,按時完成作業、不曠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等,培養學生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認真、負責態度,以此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良好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二、在學習的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小學一年級是學生接受系統的語文教學的起步階段。與幼兒園玩樂式的學習不同,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嚴謹與認真的,因此學生在課堂學習時一時間難以轉變學習方式,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因此,首先要從預習的習慣開始培養。“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則會使課堂上學習效率大大地提高,也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預習方式。
以一年級下冊的《小猴子下山》一課為例,教師要教會學生預習的目標。在通讀課文之后,劃出課文中的生字例如“摘”,然后根據拼音讀出這個字怎么念并且根據課文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標出文章的自然段,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與不理解的句子;標出課文中的多音詞;思考自己對文章意思的理解。通過教會學生預習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則會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習慣的形成。
(二)培養學生的聽說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的自覺性和自我控制能力還有很大欠缺,在課堂上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另外學生在課堂上容易出現跑神的現象,看似在認真聽講,但是卻已經不知道教師和同學們說的是什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嚴格要求學生的課堂聽講,培養學生的聽說習慣。比如,不定時地在進行課堂教學或者提問時,要求學生復述教師剛講過的知識點,或者一個學生在回答完之后請另外一個學生進行復述,以此來嚴格要求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集中玩一個隨機讀課文的游戲。教師隨機挑選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在任意節點換另外一個學生解讀課文,并在讀完之后請沒有朗讀課文的學生點評同學朗讀的感情等。通過一切教學設計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幫助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三)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
字如其人。小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也是學習習慣培養中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內在修養的一部分。因此,教師在教會學生漢字的讀音和意義之外,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書寫習慣包括了筆畫順序正確、字形規范、筆畫不增加和遺漏、不寫錯別字,書寫美觀大方。
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握筆姿勢。在課堂中每一次遇到需要學生書寫的時候就需要對學生強調一下書寫姿勢,并且教師要進行嚴格的觀察與監督,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坐姿和握筆方式。其次,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與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小學生的書寫習慣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師的書寫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板書還是在學生作業上的評語書寫都需要做到規范、工整,為學生起到帶頭作用。另外,還可以定期進行一些活動,例如寫字比賽等,對書寫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調動學生練字積極性,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知識在于積累,尤其是語文的學習,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閱讀中知識的累計和拓展。因此,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班級中可以設置圖書角,每一個同學可以帶來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分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形成摘抄與筆記的習慣,定時布置閱讀筆記的任務,同時在班級中進行閱讀感受的交流。在閱讀教學中也可以利用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在閱讀教學后引導學生將閱讀的內容繪畫出來、表演出來,甚至演唱出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進行文章的閱讀,理解文章內容,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結束語
除了上述的四個語文習慣之外,還有發言習慣、朗讀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等。小學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舉止,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德參.淺談一年級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上),2016(4):12-12.
[2]尹德領.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小品文選刊:下,2015(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