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瀟瀟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學好語文有助于我們增強知識儲備,提高文化涵養,對一個人的成長有重要影響。筆者就讀寫結合教學這一方面,提出一些改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
引言: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加大對課本的重視,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緊密聯合,對于課本講解的內容進行相關的寫作訓練,幫助學生更有效率的完成對知識消化吸收的過程,從而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1.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意義
1.1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兩項內容,二者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是消化的過程,寫作是吸收的過程,閱讀是寫作的條件,寫作又反過來促進閱讀,二者相輔相成,所以,閱讀和寫作不能分開教。采用課堂讀寫教學,老師為學生講解課本中的寫作方法,同時加強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將學到的寫作技巧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經過不斷的練習,學生寫作會越來越順暢,而且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加強。
1.2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有的教師一周上一次寫作課,要求寫的素材有時是學生不熟悉的,有時是和閱讀課堂上講解的內容無關的,對于學生來說,用于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并不夠,這就造成了學生課堂寫作質量不高。同時,將閱讀和寫作分開講解也不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記憶。采用讀寫結合教學,寫作的素材來自課本,學生更加熟悉,更加理解,經過充分的思考,能夠寫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寫出來的東西也有個人思想,不是千篇一律,而且,寫作的過程也是對課本內容的再一次理解,能夠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記憶。
2.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2.1以讀促寫
選入語文教材的課文每一篇都是名篇佳作,無論在思想內涵上還是藝術表達上,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值得教師帶領學生認真閱讀、細細品味,并抓住其突出的特點,組織學生仿寫,仿寫詞語、句子、結構等,在仿寫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以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為例,這節課的主要結構特點是首尾呼應,第一段寫到“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這與最后一段的“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遙相呼應,讓我們讀起來一氣呵成。圍繞這一結構特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多種朗讀形式,從語言、結構等方面感受課文的寫作特點,如自由讀、小組讀、同桌讀、范讀等,讓學生在朗讀中從感官到內心體會西沙群島的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在熟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首尾呼應”的結構特色,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小練筆。在教師的指導和鼓勵下,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經驗,從不同的生活角度出發,寫出了景色各異、內容充實的小短文。如有的學生寫的是的《公園的一角》,小作者仿照課文的寫作手法,第一段寫到“那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令人流連忘返”,中間分別寫了公園一年四季的景色特點,最后用一句話“公園就是這么美麗,我愛公園,更愛家鄉”呼應第一段,點明主題。讓人讀后拍案叫絕,不得不佩服小作者的寫作能力。除了模仿文章的結構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模仿句子的寫作特色,像在本課中還有很多好詞佳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把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摘抄下來,并仿寫句子,在實際的應用中加深對詞語、句子的理解,發揚學生的個性。
2.2以寫激讀
很多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不能領會閱讀的宗旨。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感受閱讀的樂趣,教師可以寫作為突破口,以寫激讀,從而達到讀寫結合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學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作文《我來編童話》時,教師先讓學生把自己看過的童話講出來,學生已經早積累了豐富的童話經驗,腦海中儲存著很多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因此,教師這一活動為他們提供一個相互傾吐的平臺,學生對這一話題非常感興趣,只見他們熱烈的討論著。接著,教師可以讓幾名講的比較好的學生上臺講述,學生一個個興奮表情溢于言表。最后,教師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看過的童話故事很多,故事中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也被書中的故事感動過、激勵過。這次的作文就是讓同學們編寫一個童話。”教師給了學生一周的時間讓他們閱讀童話故事,積累素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讀了《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等課外書籍,在廣泛的閱讀中,他們充分體會到閱讀的魅力,閱讀為他們打開了另一個全新的世界,讓他們獲得精神的愉悅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閱讀,養成閱讀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2.3讀寫結合
在作文教學中,為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讓學生到廣闊的生活中去觀察、發現,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并通過閱讀相關的教材課文,掌握寫作的特點和規律,運用課文的寫作技巧把寫作素材有效的整理、糅合在一起,提高寫作技巧,體現讀寫結合運用價值。如在寫作三年級第六單元“這兒真美”時,教師先讓學生到生活中觀察、選材,學生根據不同的生活體驗,選擇不同的材料。有的選擇果園、有的選擇田野、還有的選擇校園……。接著,教師讓學生再次閱讀本單元的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結合他們的寫作特點,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描寫,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的空間順序、《美麗的小興安嶺》中的時間順序等,并且在寫作中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動。
結論:
簡而言之,語文教學是一個長期、持續、漸進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充分認識讀寫結合重要性的基礎上,堅持讀寫教學,從而切實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志恒.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