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鵬圖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多種多樣的娛樂形式減少了人們對閱讀的消費時間。特別是一些小學生沉迷在動畫片或者電腦游戲中無法自拔,這就導致大部分時間都在浪費,從而影響了學生對讀書的興趣,也就會出現家長給買一些書籍但學生卻碰都不碰的情況。面對這樣的狀況。本文針對討論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案討論
隨著教育體系的深化改革,語文老師要改變當前的語文現狀,提高教學質量。所以對于語文課堂來說,閱讀就顯得極其重要。學生在小學階段,由于所學過的知識有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有所差異。而讀書少也會導致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不如讀書多的同學,這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寫作質量。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營造和諧優雅的讀書氛圍,每天利用一些時間來布置一下閱讀任務,讓學生能夠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一、語文閱讀現狀
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句格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就說明閱讀是人生的啟蒙者,老師應該作為閱讀的引導者,讓學生能夠更多的閱讀。但目前在語文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是在課堂上短短40分鐘之內,老師無法顧及到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態,只能帶領著學生進行正常問答。在課堂上普遍呈現的是老師在講臺進行教授,學生在下面進行聽講的狀態。這種現象不能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只能在客觀上解決學生不認識的詞匯或者不能理解的句子,而不能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思維概括能力,因此無法真正深化語文課堂教育改革。
二、教學方案
(一)加強語句訓練
學生讀一篇文章的前提是認識所有的字詞生字,能夠理解基本的句子含義,所以老師可以增加一些針對性詞語造句訓練來對學生學過的詞語進行鞏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詞語的真正含義,為以后在寫作中進行應用做好基礎準備。第一,學生必須能夠理解又能進行詞語運用,將學和用結合起來達到學習的目的。在學習語文單元的詞語盤點時會有許多讀讀記記的詞語,老師不僅領學生們進行閱讀理解和背誦,還要在對一些學生比較陌生的詞語進行詞語造句造句。例如在學習生機勃勃時,老師先給出一個例句:春天一到,大自然都顯得生機勃勃,然后老師可以分配任務讓學生進行詞語造句練習。一些學生可能會出現詞語運用不當,因此,老師需要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學生能夠正確使用詞語。第二,將一些常用的詞語和句子類型引入到學生平時的交流當中,讓他們能夠在口頭或書面造句中正確使用。因為不同的詞語運用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能會表達不同的含義,所以老師要將不同語境中的詞語稍作比較,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理解。
(二)傳授閱讀方法
老師要布置給學生一個預習的任務,這是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步驟。預習的過程就是學生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學生可以根據老師提出的重點我問題進行總結,讓學生能夠真正地讀透文章。學生處在小學中年級階段,所以老師要指出正確的預習方法。首先,對課文中的生字詞進行字典查詢,記住生詞的發音并理解字詞的含義。其次,需要進行對課文進行熟讀,能夠流利的朗誦課文。最后,閱讀課后問題之后再瀏覽課文,對問題邊讀邊想,能夠在讀完課文之后總結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充分的預習能夠提高學生在課上的聽課效果,也能通過預習讓學生能夠建立起對閱讀的開端。預習工作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了預習的方法步驟,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老師要在課堂上留出閱讀時間,因為在課堂上學生的精力是非常充沛的,所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文章梳理,有助于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比如《爬山虎的腳》是一篇要求背誦的文章,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篇文章還是略長的,因此背誦可能有些困難。所以老師需要先帶領學生略讀文章,找出文章所用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出爬山虎有什么特點,文章又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描寫的。學生在這個基礎之上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有助于學生能夠更快地背誦課文。學生通過文章學習可以掌握許多描寫景色的寫作手法,從而能夠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真正的寫作當中。
(三)培養閱讀興趣
老師需要抓住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這個特點對學生進行閱讀培養,從根本上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伊索寓言》就是一個很好的閱讀興趣開端,例如《烏鴉與狐貍》中,學生可以思考一下:狡猾的狐貍是怎么從烏鴉嘴里騙走肉的?學生有這個疑惑就會對閱讀產生興趣,這樣有趣的故事能夠引領學生更好地閱讀,更多地閱讀,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書籍閱讀中汲取知識和智慧。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語文課堂上老師的教學和閱讀具有密切的聯系。在小學中年級這個重要過渡階段,老師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進行有計劃、有方法的閱讀練習,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功底。讓書籍進入學生的生活,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借鑒優秀文章的寫作技巧,為以后自己寫作的文章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劉雪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拓展資料的使用策略[J].學周刊,2019(34):104.
[2]王麗榮.試論小學數學錯題的分析與再利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8):161.
[3]王衛星.淺談小學數學錯題的分析與再利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2(2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