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兵
摘 要:微課屬于全新的教學模式,位于小學教育教學得到普遍廣泛應用。微課作為信息技術的新興產物,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可以使教學效果得以切實提升,使學生對知識做出更加深入的學習與理解。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階段,教師務必對微課加以充分關注和重視,以此使教學效果與質量得到全面有效提高。
關鍵詞:微課;小學;信息技術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變化發展,微時代的來臨為促進了教育改革,并產生全新的豐富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方法。現階段,小學課程較為豐富多樣,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同時其心理相對不夠成熟,無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集中注意力。微課屬于全新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理念與方法做出革新與轉變,使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與調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階段,教師應對微課加以科學合理應用,構建適宜教學情境,以此提升信息技術教育效果與質量。
一、重視提高微課設計質量
微課教學的有效實施同微課設計息息相關,對微課進行設計額極端,為保證微課良好質量,教師應對教學內容加以充分結合,對設計思路做出充分明確。為實現微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應基于實際對微課類型做出明確,涵蓋演示類、啟發類以及導入類。比如,教授《我是小畫家》一課有關知識,位于導入環節運用導入類微課,進行導入視頻,以此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產生興趣。關于計算機處理圖像等知識教授過程中,則可以運用演示類微課,進行導入視頻。學生可以借此開展自主學習以及訓練,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關于設計標準原則方面,涵蓋互動性、貼近性、整體性等相關標準原則。此外,關于開發流程方面,則應基于開始、素材整理、視頻制作、編輯與檢測的步驟,對微課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如此,位于教學階段,則可以保證微課資源的充分合理應用。
二、基于具體需求,科學設計教學方案
微課設計階段,按照教學內容對教育方案做出明確,對微課同教學方法做出充分有效融合。一般而言,主要是按照教學內容對學習內容做出分析,同時對學生具體學習情況做出分析,對學習重難點以及目標做出分析。比如,教授《Word應用小能手》一課相關知識,學習內容是關于使用Word對文字進行處理的知識,如Word應用于處理、模板應用與文字修飾、插入圖片與剪貼畫等。針對學生而言,學生認知能力處于強化提升階段,因此教師可通過制作相應的Word作品,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其提供學習動力。同時,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對微課加以合理應用,培養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與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強化提高。此外,學生使用Word處理文字之后,可以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以此使學生信息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高。
三、重視強化微課應用
第一,基于應用原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程內容主要涵蓋知識內容導入、知識教授講解、綜合訓練提升、知識拓展延伸、知識總結歸納等。不過微課卻僅僅涵蓋其中三個關鍵內容,即知識內容導入、知識教授講解、綜合訓練提升。基于知識內容導入而言,因為微課時間相對不長,知識內容導入所需時間更少,知識內容導入應該結合教學內容以及目標和學生特點。基于知識講授講解而言,應該對微課內容同舊知識加以充分結合,若知識點存在相應的難度,教師則應該為學生做出正確合理的示范以及講解,之后指導學生開展自主練習。在此階段,對微課的應用,能夠使學生對知識點做出更加充分的學習與深入理解。基于綜合訓練提升而言,練習階段對微課加以運用,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教師做出適當的引導,以此使學生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第二,基于應用要點。按照教學目標,將微課資源同教學內容做出緊密結合,如此使學生通過微課的正確知道,對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便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為分層學習提供保障,為學生練習做出科學指導,使學生對知識做出更加深刻理解以及靈活運用。比如,教授《圖文并茂》一課,微課教學內容應同實際保持相符合,應滿足學生學習興趣與具體需要,可以動畫片或海報等形式做出呈現,防止盲目性地對教學內容的挑選。同時對視頻時間做出合理設置,引導學生基于教學目標,對學習任務高效完成,以此使微課教學的效果與作用得以有效發揮。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時代的變化發展,微課位于教學中的應用變得更加普遍與廣泛,對教學和科學技術做出充分結合。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階段,微課教學獲得廣泛一致認可,使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得到增強。同時,教師應重視對微課教學做出不斷創新與優化,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幫助學生對學習目標做出有效明確,學習了解信息技術理論知識,強化實踐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凌凡干.“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中小學電教:下,2017(2):29-30.
[2]邵鴻雁.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