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馥
摘 要:現代教育手段與英語教學怎樣融合?如何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實施精準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打造高效課堂?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以平板為載體的天喻互動課堂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優化課堂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率。精準教學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遵循學科教學規律,遵循學生成長和認知規律,聚焦課堂教學,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構建教學結構,實現預期目標和完美教學結果的活動過程,以期打造出高效課堂。精準教學在課堂上要提現五個要求:在內容上,目標定位精準;在時間上,機會把握精明;在位置上,結構安排精巧;在方法上,手段選擇精致;在感受上,配合對位精確。
關鍵詞:互動課堂;平板教學;精準教學;英語課堂
作為一線的初中英語老師,如何熟練地把英語課堂教學與現代教育手段完美結合,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傳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英語是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傳統的英語課堂主要是借助于PPT來預設一些固定的內容,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展開學習,但這種方法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學生作為主體的課堂模式無法凸現,教師無法關注到所有的學生。
2.? 教師的主導作用缺失,很多都是傳統的灌輸模式。
3.? 在課堂上,師生缺乏互動、交流和評價。
4.? 教師無法及時呈現學生個性化的答案,無法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
5. 有些教師的教學活動過于形式化,雖劃分了小組,但無法體現小組合作的作用。
二、“教學助手+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功能和優勢
“教學助手+互動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傳統教學與現代技術的有效融合。它的靈活性、互動性正是我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所缺少的,并且是一直在追尋的。
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課前導學”:課前預設導學內容,并將導學內容推送到學生空間供學生課前對新課 進行預習。在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帶到第二天的課堂上去解決,讓課堂學習變得更加有效。
2.“在線檢測”:教師可以在課前備課時設置好題目,在課堂上進行快速組卷,并將檢測題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系統能自行進行統計分析,將學生完成情況快速反饋給教師,使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導后續教學內容的調整。
3.“彈幕”:用它對課堂內容進行小結,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對本堂課的內容進行自我小結,發表有個性的言論。而不是由老師或者個別優秀學生進行小結,讓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教學助手+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
1.課堂中多種教學小工具的應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一舉多得。
在互動課堂中,有多種教學小工具可供老師使用:“倒計時”控制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挑人”選擇學生回答,讓優等生和后進生都有回答的機會;“小組評分”調動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聚光燈”突出重點,讓答案一目了然,學生更容易把握重點;“英漢詞典”,讓老師在課堂上實時查詢單詞,生成單詞卡等功能。
案例1:多項教學小工具的應用
解讀:
(1)在課堂上,精準教學要求:在時間上,機會把握精確。
使用了“倒計時”功能,把時間精確到秒,提高了課堂效率。在讀完文章后,學生都迫不及待地選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在平板上畫出一條一條的橫線,推送到白板上后就像一道一道的彩虹一樣美麗。
(2)在課堂上,精準教學要求:在位置上,結構安排精巧。
使用“聚光燈”功能,讓學生只能看到“the little man”,并把聚光燈移到“common man”,學生瞬間明白了“the little man”的含義,脫口而出:“The little man means the common man.” 讓學生很直觀地了解了“the little man”的真正含義,在不經意之間,就解決了本篇內容的一個關鍵點。
(3)在課堂上,精準教學要求:在方法上,手段選擇精致。
使用“英漢詞典”功能,實時查詢單詞,生成單詞卡。這是專門為英語課量身定制的一個功能,使用起來效果也是超凡脫俗。它不僅省去了教師在課堂上自己手寫音標的麻煩,也回避了英語老師不能在課堂上說中文,用英語翻譯學生又聽不懂的麻煩,真是一舉數得。
2.在線檢測,快速呈現學生掌握情況,優化課堂效果。
在新課結束后,加入了“在線檢測”。當堂在線檢測是實施課堂優化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案例2:在線檢測
解讀:適當評價,為學生形成學習導向。
我們一直提倡“35+5”的教學模式,即 35 分鐘的新課教學+5分鐘的當堂復習鞏固,“在 線檢測”就非常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在線檢測”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利用了現代技術,非常方便快捷地生成成績報告,更直觀地統計出學生的正確率及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實時呈現學生的掌握情況,使教師可以看出本堂課的學習薄弱點,并針對此內容進行再次講解,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隨測隨評,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而且還提升了教學的效果。
總之,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交流和合作的過程。無論是教師單方面的教,還是學生單方面的學,都達不到最佳的效果。在信息更迭十分迅速的現代社會,如何把現代教育手段和常態化課堂相融合,一直是我們不斷在探索和研究的課題。“教學助手+互動課堂 教學模式”給我們現在的課堂模式注入了新鮮血液。它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激發了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輕松地獲得課堂知識,還提高了他們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從被動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的求知狀態。但同時也給我們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