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策略
引言:
高中歷史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十分重要,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并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展開授課,從而提高高中歷史的教學質量。不過目前來看,我國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使得學生們對歷史內容失去興趣。因此,在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史料作為教學材料之一展開教學,提高授課質量。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教材展開教學。
一、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高中歷史教學缺乏興趣
高中歷史是一門具有特點科目內容,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去學習。而且大部分高中學生都要面臨高考的壓力,再加上歷史教材中具有雜亂的知識點,使得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屬于“機械化”形式。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們沒有找到學習的興趣和正確的學習方式,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都會去背誦知識點內容,將知識點強行記憶,這對于高中學生而言相對比較痛苦。而且在考試當中,如果題型稍有變動,學生就無法找到突破點,從而獲得十分不理想的成績,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對歷史失去興趣。
(二)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
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仍有較多高中歷史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形式展開教學。教師認為自身的教學經驗較足,能夠針對一些考試知識點來進行講解。從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適合自身的傳統方式展開教學。但傳統教學自身帶有較多的弊端,同時還不能滿足學生們的各項需求。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帶領學生們“劃重點、記題型”,并針對經常考試的內容進行背誦,并搭配相應的練習題來進行鞏固。這種教學形式限制學生們思維變換,學生們會逐漸對歷史內容失去興趣,成為學習的“機器”。而且在當前高中課堂上,經常會出現同學逃避課程的學習選擇逃課、早退,或是課堂睡覺等現象。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應用策略
(一)精心選擇史料內容
在當前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教學的需求來進行挑選。在選擇史料的過程中應該著重注意以下兩點內容:(1)保證史料的內容能夠與教材能夠相結合,史料的選擇能夠符合當前教學需求。例如在講述近代史的“抗日戰爭”中,教師可以搜集一些關于抗戰時期的史料,像抗戰英雄回憶的記錄,或是抗戰時期所使用的瓷器等,將內容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們對內容進行了解與掌握。(2)在史料的選擇上盡量選用圖類型的材料。因為一些文字的記錄內容,里面內容過于復雜,而且書寫方式也與現代大所不同,學生們學習時具有較高的難度。如果有紀錄片等內容提供效果會更加明顯,很容易激發學生們對歷史內容的興趣。
(二)靈活呈現史料
當前高中歷史知識都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且其自身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覺比較難懂,而且需要記憶內容過多,使得部分學生對歷史內容失去興趣。但通過史料的導入,能夠幫助學生們呈現出一個真實的歷史環境,并改變學生們學習歷史的觀念。當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運用相對廣泛,通過多媒體的運用能夠對教材中知識點進行突破,從而改善當前學習歷史的方式。例如,在學習“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內容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備來搜集相關歷史資料,通過一些人物的雕像以及服飾風格來體會當時各類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圖片與教材內容的結合,能夠加深學生們教材中文字的理解,同時還能對內容生成一定的印象,相比強行記憶效果更加理想。
(三)合理設計問題
高中歷史的學習不僅僅是為記憶相應的知識內容,更是讓學生們對歷史一個明確的認知,并培養學生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在當前的時代發展中,有許多學生會因為興趣自行地去了解歷史,去搜尋相關知識,進而對歷史內容產生興趣。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教師通過某個問題來引導,會讓學生們對歷史內容更感興趣,從而讓學生們對學習產生熱愛。例如,在學習“從漢至元制度演變”相關內容時,里面會有涉及《三國演義》內容的情節。教師可以通過史料記載兵器或是坐騎來進行提問,像絕影屬于哪個武將的坐騎,亮銀槍是哪個武將的武器等問題來進行提問,從而激發學生們對學習內容的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需要面臨高考壓力,從而使得學生對高中歷史內容不感興趣。另外,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也存在較多不足之處,使得學生們學習效果受到影響。教師需要利用史料展開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改善當前教學形式,激起學生對歷史內容的興趣。教師在運用史料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教材內容來展開教學,從而提高授課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月寶. 高中歷史教學圖像史料的應用分析[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16):68-69.
[2]熊英,蔡明倫. 試論史料在高中歷史課前導入中的運用[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6(06):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