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文 宋波

遼寧省沈陽市第十二中學(以下簡稱“十二中”)由當地兩所已走到生存邊緣的學校合并,曾經的狀況是:圍墻被毀壞,操場上時有垃圾和動物糞便;學生難于管理,有的打罵老師;老師怨聲載道,甚至想辦法調離;好幾任校長被告走,領導班子更換頻繁。每年招生不足百人。2014年9月,區政府教育督導辦主任劉軍奉命走馬上任十二中校長,他以自創的“慧人教育”理念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近年來,學校模樣大變:2015年被確立為全國新教育實驗校、沈陽市家長示范校;2017年被授予全國教育專家指導中心、課改實驗基地第四屆理事學校、沈陽市文明校園。劉軍于2018年被評為中國好校長、省專家型名校長、市骨干校長。學校經常要接待來自省內外學校的領導、老師、專家前來參觀或調研。學生人數由原來的不足百人發展到了今天的近千人。如今,家長們想盡一切辦法也要讓孩子到十二中來。
劉軍中等身材,微胖,大眼,說話不緊不慢,聊起教育故事如數家珍:“‘慧人教育’讓沈陽十二中‘水漲船高’。這其中的第一層含義是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相得益彰。第二層含義是全程發展。孩子在校雖然是一個階段、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的健康發展,會更好地促進孩子一生的發展。第三層含義是全員發展。一個不能少,一個不能差,特別是要關注‘大多數’和‘最短板’,后進生趕上來后,學生整體水平會大幅提升?!?/p>
上善若水:凝聚正能量
在劉軍看來,補牢學校圍墻和人心中的“缺口”很重要。他一上任,先著手堵上圍墻的“缺口”。一天,他帶人用鋼筋焊“缺口”,附近有老百姓前來觀望,好奇地問:“校長親自做焊工???”劉軍意味深長地回答:“原來的生鐵不結實,但如果大家支持,就比鋼鐵還硬呢。”此后,劉軍又挨家挨戶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以誠心換支持。
為了補牢人心的“缺口”,劉軍從抓習慣、抓精氣神入手。面對當時職業倦怠的老師、頑劣不羈的學生和喪失信心的家長,劉軍以點帶面,先帶骨干、后帶中游、再帶后進;先帶學生、后帶老師、再帶家長,逐步影響,循序漸進。
開學之初就是軍訓,劉軍抓住這個契機規范學生行為。其他學校軍訓共5天,十二中的軍訓則為期7天,且極為嚴格,期間還開展自編武術操、廣播體操、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球類等班級間的體育競賽活動,激發孩子們為班級爭光的榮譽感。當學生們在匯報表演那天穿著統一的校服,邁著正步,精神抖擻地走過操場時,有家長從圍觀人群后排擠到前排,手指顫抖地指著自己的孩子,由衷地感嘆:“孩子得救了?!?/p>
“這里的孩子不容易啊!”劉軍感嘆道。農民工子弟、特困學生、學困生及單親家庭的孩子占全校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二。劉軍認為“慧人教育”關鍵在于播撒愛心,雪中送炭。2018年入學的小麗(化名)的母親身患重病,家庭特別困難,她的精神狀態不佳。了解情況后,劉軍一邊安排老師照顧小麗的生活,一邊組織大家為小麗的母親捐款治病。有一次,小麗因值日誤了飯點,劉軍特地安排食堂給她準備了熱飯。為了改善她低迷的情緒,劉軍安排她擔任小組長,為她挑了兩個比較活潑的組員調動她的情緒,還推薦她參加班干部競選。這一切,讓小麗變得自信、快樂起來,她不僅成績進步了,也體會到了生活的美好。
為了讓學生講禮貌,他每天早上站在校門口笑迎學生,并向學生鞠躬問好。在他的影響下,學生逐漸知禮、懂禮,一入校就主動向保安、老師和同學問好。學校還建立了科學的一日常規——學生每日自主晨跑1000米;嚴格規范課間操,建構“五姿”(坐姿、立姿、行姿、寫姿、心姿)、“四力”(體力、心力、定力、智力),由此來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劉軍親自講解示范,并要求學校職能部門每天到各班檢查督導;修整運動場地和體育設備設施,開展各類常規體育運動比賽。教學樓的每一層都有休閑功能廳,孩子們課間可以彈琴、下棋、習字,也可以到操場競技。經過兩個月的努力,老師和家長們驚喜地發現,“心中有規,行中有范”成為學生們的真實寫照。
水滴石穿:潤物無聲,靜待花開
2018年10月的一天,遼寧大學的周成斌教授來到十二中,向劉軍講述了一個拾金不昧的故事:周成斌幾天前乘公交車丟失的手機被一個孩子拾到后交還回來。孩子不愿說自己姓名,在他追問下只說自己來自十二中。于是,周成斌滿懷感激地來到學校,尋找這個學生——原來就是8年5班的楊淇喧。在被問到為何不愿說出自己的姓名時,楊淇喧笑了笑說:“這點小事不值得聲張。”在十二中,這類好人好事層出不窮。
曾有一個換了4所學校的“調皮大王”來到十二中。劉軍為了這個學生先后家訪30多次。該生經常穿得邋里邋遢,劉軍就在校門口擺上鏡子,教他如何洗衣服。終于有一天,這個學生穿著一身干凈的衣服來到學校,劉軍問他:“自己洗的?”學生答:“用你教的方法洗的?!眲④姲阉麕У界R子前問他感覺怎樣,這位學生笑了笑:“爽多了?!眲④姵脽岽蜩F,抓住該生喜歡打球這個特點,一有空就帶著他到操場打籃球,并向他請教運球技巧。該生講得頭頭是道、眉飛色舞,他的自信逐漸得到提高。經過三個多月近百次的談話,劉軍憑著自己的智慧和真誠,終于讓這個孩子脫胎換骨。
2014屆有個學生,第一天入學時就帶著18個“小弟”。劉軍找他談話:“你是他們的領袖,能不能當個班長?”這個學生答道:“我是老大,不是什么領袖?!眲④娔贸鲎约簩W生時代的照片說:“我小學就當班長?!币源思睢⒁龑4撕?,劉軍經常派他做事,逐漸培養起他的成就感,讓他當上了班長。后來這個學生考入職業學校,成功當選學生會主席。
2016年入學的小浩同學性格內向,缺乏自信。劉軍鼓勵他要自信勇敢,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此后,小浩放開了很多,每次在學校遇到劉軍都用洪亮的聲音問好。每每班級巡視時,劉軍只要遇到小浩就鼓勵他,給他加油。小浩逐漸變了個人,自信大方,并定下目標——考上省實驗中學。在理想信念的驅動下,他的學習成績一路飛升,最后中考成績是738分,打破了十二中歷年中考總分最高分紀錄,被省實驗中學錄取。
水無常形:轉型促升級,打造“引水渠”
劉軍通過“慧人教育”,力爭把學校打造成一個川流不息的“引水渠”,讓人才不斷轉型升級,以實現精品強校的戰略。
“慧管理”是一種全方位的競爭管理模式。通過課上協助學習、課下互相幫助、習慣互相監督、文體活動分工合作,堅持“低起點切入,小目標實施,分層次推進,多渠道并進”的方式,突出學生主體性,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事事有人做,人人慧管事,人人都是小干部”。
“慧學習”讓學生們優勢互補,促進知識能力的轉型升級。每個班級按照學生的個性、綜合能力給學生排序號,形成優勢互補的組合,比如1號與4號、2號與3號。學生只要舉手回答問題,即使答錯也與同組答對題目的同學享受同等加分;如果兩個學生都答對了,則四倍加分。劉軍建議老師對學困生只測試當天所學的內容,讓學生有獲得高分的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尊嚴感。
抓教師轉型是“慧人教育”的又一重要舉措。有一天午餐時間,同劉軍一起去吃飯的老師偶然提了一句《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使得劉軍忽然想到了什么。劉軍連飯也不吃了,直接鉆進辦公室拿起《論語》研究了一個多小時。在第二天的教職工大會上,他針對《論語》中的這句話,發表了有關“學習與實踐”關系的講話,內容精彩,見解卓越。他大量閱讀教學用書,撰寫了《慧人教育——教育改革的本土化解碼》《慧學習——聯結傳統與未來的教學改革的本土化解碼》等書籍,促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型、專家型的校長。
劉軍注重提高教師信心。有位女老師畢業后被分配到當時一所排名末位的中學任教,很是郁悶。該中學與十二中合并后,劉軍大力整肅校園環境,課堂紀律好起來了,校園逐漸風清氣正。這時,那位女老師發現自己荒廢了許多時光,丟掉了許多專業知識,變得自卑,以至于把一次公開課講得一塌糊涂。劉軍知道后,特意約她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你的特長就是朗誦,要在自己最突出的地方展現自己。只要自信起來,你就是最棒的?!边@番鼓勵讓女老師找到了自信,在展示課上,她的表現受到教研員及全區教師的一致好評。后來,她一直活躍于教學戰線上,先后被評為皇姑區骨干教師、皇姑區模范教師。
劉軍對于老師的關懷更是無微不至。從前,學校食堂伙食質量差且分量少。他上任后決定改善伙食質量,親自參與食譜制定,讓教師自助打飯,保證老師們吃得又好又飽。他還到處籌款,為老師們籌備了“職工之家”,配備大量的健身器材,倡導老師們要在課余時間多鍛煉身體,保證健康。老師們倍感溫暖,都說“這才是幸福的教育生活”。
劉軍注重提升教師水平,走專業發展之路。學校積極邀請上級領導前來指導;邀請李錦韜、魏超群等教育專家為學校教師制定貼心的成長規劃;通過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以及公開課、示范課、優質課等評比,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學校30余名教師榮獲國家優秀課一等獎,20余名教師榮獲市級優秀課一等獎;10余名教師被聘為教師技能大賽的評委。
除了促進師生成長,劉軍還非??粗丶议L的作用,積極推進家校合作。學校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圖書館向全體家長開放;邀請心理學專家陳宏偉做“教子有方”專題講座,邀請心理學專家楊子給家長講“如何把孩子們培養成家族的財富”;邀請考試成績進步較大的孩子家長到班級做經驗介紹……
成為校長后的劉軍還依舊擔任班主任和數學課教學工作。他多年堅守在教學一線,始終葆有一顆對教育的初心。
責任編輯: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