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紅明 伍海琳 彭蝶飛
摘 要:本文認為創新同樣需要激勵,因此從激勵理論模型“雙因素理論”出發,引出了高潛激勵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師創新激勵模型。該模型主要包括三個要素:提供可供激勵創新的環境;提升創新成果經濟激勵力度;賦予創新成果擁有者更多榮譽與權利。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 創新激勵
動機是“一種激發行動的力量”(Parks and Guay,2009)。動機與目標緊密相關,息息相連。有學者對動機的四個關鍵因素進行了描述(Mitchell,1997):一是激勵:對特定目標的興趣,比如想讀一本好書,想升職。二是方向:專注于一個特定的目標,比如,我寧愿花更多時間工作來獲得晉升,也不愿意讀那本書。三是強度:在追求一個特定目標上花費的精力和努力程度,比如,我每天只準備多工作一個小時來獲得晉升。四是堅持不懈: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阻礙,都能夠持續追求自己的目標。比如,盡管我的同事都很有機會獲得晉升,但是,我仍然會為之努力。本文認為,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需要從創新思維、創新行為等方面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因此,創新這一行為的結果需要被激勵的過程。因此,本文將從動機的視角出發,研究推動高校青年教師創新能力的激勵模型。
一、雙因素理論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Herberg,Mausner,Snyderman,1959)指出,工作場合中某些因素可能導致滿意,而某些因素可能導致不滿。研究人員發現,有些特征比如“成就、能力和個人價值”如果在工作過程中具備了、擁有了,可以給員工帶來幸福和滿足感;而另外一些特征有了也不會讓員工特別滿意,但是如果缺乏則會讓員工覺得不幸福、不滿,比如公司政策、管理、工資、人際關系和工作條件。
雙因素理論將激勵因素分為兩類:一是激勵因素。包括挑戰性的工作,對員工成就的認可,被賦予的責任,有機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參與組織決策,感受到對組織的重要性等等。這些因素能夠給員工帶來積極的滿足感,是來自于工作本身的內在因素。認可、成就和個人成長等等,這些因素被稱作內在動機。二是保健因素。矛盾的是,諸如工作保障、工資、福利、工作條件、保險和假期等因素,缺乏會帶來不滿,但是給予也并不能帶來積極的滿足感或者動力。保健因素指的是維護性質的,沒有它不行的,指的是工作本身以外的因素。公司政策、管理實踐、工資薪金等等,這些因素被稱作外在動機。
赫茨伯格認為,保健因素(外在因素)是導致員工產生不滿的主要原因。為了消除工作過程中的不滿情緒,必須消除這些消極因素。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最重要的減少不滿的做法是支付合理的工資,提供適當的工作保障,并在工作中創造積極向上的組織文化。赫茨伯格和他的團隊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對保健因素進行了排序,依次是:公司政策、管理實踐、雇員和直接主管的人際關系、工作條件、工資和相關的福利。
二、基于雙因素理論的高潛激勵因素模型
人們擁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動機:一種是內在因素。比如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對成就的認可,被賦予的責任,做有意義的事情的機會,參與決策,對組織的重要性等;一種是外在因素。比如工作保障、工資、福利、工作條件、帶薪假期、保險等。
基于赫茨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有學者提出了高潛激勵因素模型(High-Potential Motivation Indicator,HPMI)。其中,與內部激勵因素相對應的因子是:
自主性:指個人專注于積極參與、激勵和個人發展。那些受到自主性驅動的人需要一份與他們的激情、職業發展和自我實現相一致的工作。
成就感:這類人被成就、進步、可實現的成功所激勵。這類人的動機與晉升、權力、地位和認可相關。具有高成就動機的人渴望他們的成就能被公司內部、團隊內部所周知。
歸屬感:意味著社會責任,對知識的熱情,關注教育、指導以及與他人合作。那些重視歸屬感的人更愿意與他人合作,傳遞他們的知識和經驗,他們更重視工作的社會價值。
與外部激勵因素相對應的因子是:
安全性:包括工作安全、人身安全,工作的一致性和規律性。這可能意味著在一個有著悠久歷史、良好聲譽和清晰的組織文化的公司中工作。關注安全性的員工更重視穩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經濟性:包括薪酬、保險、獎金和工作津貼等物質獎勵,這些獎勵很容易衡量、計算和定義。也可能包括使其工作更舒適的額外的報酬,比如方便的辦公位置、更好的辦公環境以及更理想的工作時間表。
條件性:包括安全、保險和便利。
三、基于雙因素理論的高校青年教師創新激勵模型研究
基于雙因素理論和HPMI模型,鑒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高校青年教師創新激勵因素模型由下述因素構成:
首先,提供可供激勵創新的環境,此部分對應HPMI模型的安全性和條件性因素。設置專門的創新基地和辦公場地,從工作環境、辦公場所的布置方面體現靈動性、創新性,克服傳統辦公環境下線性布置的缺點。
其次,提升創新成果經濟激勵力度,此部分對應HPMI模型的經濟性因素。加大對于科研成果轉化后的應用獎勵,加大對于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獲獎的獎勵,加大對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有突出性創新成果的教師的獎勵。
第三,賦予創新成果擁有者更多榮譽與權利,此部分對應HPMI模型的自主性、成就感和歸屬感因素。一是增強榮譽宣告、證書頒發的儀式感,讓創新榮譽成為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二是給予創新工作者、創新成果擁有者更大的工作自主權,包括時間安排自主權,教學方式和科研工作自主權。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榮譽和自主權方面做得并不夠,而這卻又恰恰是高校教師最看重的激勵因素之一。
基金項目: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編號:XJK17BCR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