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處南梁精神誕生地的綜合性本科高校,隴東學院大力傳承和弘揚南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實踐紅色育人,把南梁精神作為學校最鮮亮的辦學底色。
探索思政課“12311”教學模式改革,在“三個進入”上做文章
學院以思政課提質增效為導向,積極探索“12311”課程教學管理模式。“12311”教學模式,即在每一專題教學中,學生以十人為單元編列1個教學小組,課前學生閱讀與本課題有關的2篇經典原著,查找3篇與本課題有關的研討文章,教學過程中組織1次學生論壇,學習結束后提交1篇與本課題相關的學研文章。這種教學組織模式以提升教學效果為導向,深化讀原著、悟學理和師生互動、知行合一,使思想政治課教學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促進了“思政課程”的學科性和“課程思政”的教化性的辯證統一。
在進課堂方面,開設《南梁精神概論》通識課,讓學生切實感受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引導大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一脈相承的關系,強化弘揚南梁精神的時代感和現實意義。在進教材方面,編寫了干部培訓教材和校本輔助教材,對全校師生開設“太白起義”“紅二十六軍征戰史”“包家寨會議”“南梁蘇維埃政府”等教育專題,將小事件與大道理相結合、小主題與大主題相結合。在進頭腦方面,把南梁精神納入各級中心組學習和師生周四學習日學習內容,推進南梁精神走向實踐;邀請南梁革命紀念館開展“南梁精神進校園”專題巡展,使南梁精神在師生心中扎下根、尋到源。
突出南梁精神筑夢立魂功能,在“六個融入”上下功夫
一是將南梁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打造以“南梁紅色文化”為主體的校園文化,增強文化育人功能;編創了校園紅色歌舞劇《南梁烽火》,規劃建設一批紅色文化小景觀,充實南梁資料館文獻檔案資料。二是將南梁精神的“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內涵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精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培育具有南梁精神特質的時代青年。三是把“南梁精神”作為動力源泉融入科研攻關,舉辦以“傳承和弘揚南梁精神”為主題的大學生論壇,不斷提升科研人員的創新意識與奮斗意識。四是將南梁精神融入社會服務,校地協同舉辦南梁精神培訓班,發揮紅色文化研究平臺輻射功能。五是融入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南梁精神引領作用,將傳承和弘揚南梁精神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六是融入綜合改革,開展二級學院改革試點經驗總結,推廣典型案例。
推進傳承落實工作,在“九大計劃”上見實效
實施干部培訓計劃,成立南梁精神干部培訓學院,將踐行南梁精神作為好干部重要標準,全力鑄造“三型”干部隊伍。實施文藝創作計劃,以文學藝術形式傳承和弘揚南梁精神,探索打造原創性文藝作品,開展紅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實施高端論壇計劃,定期組織“傳承和弘揚南梁精神”專題學術研討會,辦好網站和集結出版《南梁精神論叢》,全力承辦“陜甘邊蘇維埃政府成立85周年”系列活動暨南梁精神研討活動。實施課題研究計劃,強化南梁精神研究中心在全校學科建設格局中的引領作用,積極申報國家級課題。實施學科平臺計劃,抓住南梁精神研究中心進入“甘肅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機遇,積極申報教育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國家級平臺。實施實踐活動計劃,打造系列實踐基地群,開展“走進落腳點”“奔赴出發點”“感悟‘兩點一存’”等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教風學風培育計劃,舉辦四期公開課。實施課堂創新計劃,建立學生互助學習中心,給“學霸宿舍”掛牌。實施服務提升計劃,營造求真務實、風清氣正、優質高效的服務育人環境,打造求實開拓、顧全大局、面向群眾的干事創業隊伍。實施典型示范計劃,選樹新時代弘揚“南梁精神”典型,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傳承和弘揚南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