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絲路脈動的監測時間范圍從2019年2月1日到2月28日。本月,在第七輪中美舉行高級別貿易磋商結束、第二次“特金會”無果而終、委內瑞拉局勢惡化、印巴交火的外部形勢下,中央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成為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地方參與方面,多省市在政策出臺、高層互動、經貿、企業投融資、法律保障等方面取得“開門紅”,對外開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整體輿情態勢
根據騰訊數據顯示,2019年2月共監測到涉“一帶一路”微信輿情信息208688條,根據信息走勢觀察,從圖一可知,共28天信息走勢中,在2月5日達到波谷,信息量為2088條;在2月20日達到波峰,信息量為15898條。從圖二可知,正面信息180565條,占比86.52%;敏感信息5396條,占比2.59%;中性信息22727條,占比10.89%。
本監測時段內的微信文章主要關注以下內容:
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支撐。綱要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打造“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支撐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有利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區域雙向開放,構筑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二是證監會七方面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將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副主席李超、副主席方星海等介紹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證監會表示將加快推進證券期貨行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期貨市場對外開放邁出實質性步伐,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三是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從未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施加任何所謂的“不可接受的條件”。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月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中方從不強加于人、也從未施加任何所謂的“不可接受的條件”,每一個項目都是有關各方平等協商的結果。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黃金法則。中方在與有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始終堅持平等、開放、透明,按照市場規律和通行國際規則行事。
國際戰略環境
2月,中美經貿博弈復雜激烈,“特金會”無果而終,印巴沖突加劇,各種地緣熱點持續發酵。
戰略環境方面復雜多變。一是中美經貿博弈復雜激烈。24日下午,第七輪中美舉行高級別貿易磋商結束。特朗普表示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將延后原定于3月1日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但雙方在知識產權保護、發展高科技自主權等問題上仍存在分歧。同時,美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申請,并加緊游說他國收緊在5G和高科技領域的對華合作。二是英國“脫歐”走向的不確定性增大。26日,英首相特雷莎·梅在英議會下院承諾,將在3月12日前由議會對“脫歐”草案進行第二輪表決。三是美國啟動退出《中導條約》程序。1日,美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將于2日起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啟動退約程序。對此,俄羅斯發布公告稱,俄一貫無條件履行在軍備控制、裁軍和不擴散領域的義務,美對俄新一輪指責毫無根據,俄“堅決反對美在軍備控制、裁軍和不擴散領域的破壞性舉動”,并適時采取反制措施。四是二次“特金會”無果而終。27-28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越南河內舉行第二次會晤,但雙方未能簽署相關文件。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美朝在解除制裁和棄核方式等問題上的矛盾根深蒂固,未來半島形勢的發展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政策環境方面,動蕩加劇。—方面,美插手委內瑞拉內政引發地區動蕩。25日,美宣布對委內瑞拉實施追加制裁;26日應美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委內瑞拉局勢召開緊急會議,會議討論了美提交的決議草案,但遭到中俄否決。值得注意的是,委是我在拉美最大投資國,其政局動蕩勢必對我“一帶一路”建設產生不利影響。另—方面,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軍事沖突持續發酵。26日,印戰機越過克什米爾印巴實際控制線,侵入巴控克什米爾領空,印巴發生交火。國際社會普遍希望印巴采取克制態度,美國務卿蓬佩奧分別與印巴外長通電話,希望雙方保持克制、直接對話,不采取“進一步軍事行動”。但從目前看,莫迪政府在面臨大選與國內政治壓力下,仍有可能采取小規模越境打擊、搞大規模軍演等方式對巴施壓,加劇地區緊張。
輿論環境領域,外媒熱議慕尼黑安全會議。15日至17日,來自全球政、商、學界近600名高層級決策者和專家學者出席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其中包括近4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及近百名部長級官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出席。會議期間,中俄等國提出的維護多邊主義、促進國際合作的主張得到全球與會代表的廣泛贊同和支持。
政策動向
展望即將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央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加強粵港澳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
一是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為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2月25日,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今年4月中國將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共建“一帶一路”邁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中方將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與各方進一步凝聚共識,明確方向,擴大成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著更高質量、更高標準和更高水平邁進。同時,高峰論壇各項籌備工作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國外部分嘉賓已經開始反饋將出席論壇。2月19日,新西蘭總理阿德恩確認,經濟發展部長帕克已受邀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外交部也向世界表態:歡迎所有志同道合國家共建“一帶一路”。
二是強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指出,打造“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支撐區。支持粵港澳加強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及人文交流。簽署實施支持香港、澳門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安排,建立長效協調機制,推動落實重點任務。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支持澳門以適當方式與絲路基金、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和亞投行開展合作。支持香港成為解決“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投資和商業爭議的服務中心。支持香港、澳門舉辦與“一帶一路”建設主題相關的各類論壇或博覽會,打造港澳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與此同時,2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澳門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安排。《安排》提出,支持澳門發展融資租賃和財富管理等特色金融業務,支持澳門研究建設綠色金融平臺和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市場;鼓勵內地企業根據需要在澳門成立葡語國家業務總部,并支持葡語國家企業在澳門成立中國業務總部;支持澳門設立獎學金等優惠政策,支持澳門重點發展中醫藥產業;《安排》還設計了聯席會議制度,作為推動落實《安排》的協調對接平臺。
三是中巴經濟走廊迎來酋個第三方伙伴,沙特將在瓜達爾港建煉油廠。瓜達爾港是中巴經濟走廊最南端的一個重要開發項目。2月17日,沙特阿拉伯王儲兼副首相、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抵達巴基斯坦訪問。雙方就能源、電力、石化、采礦等不同領域的投資簽署了一系列合同和諒解備忘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表示,雙方對第一階段200億美元投資已經達成一致,未來將向巴基斯坦提供更多投資,其中包括沙特將在瓜達爾港建造煉油廠和石化工廠。沙特對中巴經濟走廊的關注度非常高,此番投建煉油廠不止于該項目本身,更是為中巴經濟走廊的國際影響力帶來了正面效應。
四是“一帶一路”建設開花結果,對外開放再上新水平。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8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8365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2月14日,商務部介紹,2018年商務部與國家發改委啟動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的修訂工作,鼓勵外商投資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全年新設外資企業超過6萬家,增長69.8%,利用外資量穩質優。美國智庫研究顯示“一帶一路”推動全球貿易增長。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網站近日發表文章說,最新研究顯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今年將為全球貿易增加1 170億美元。文章援引貿易信貸保險公司裕利安怡集團的研究說,中國與“一帶一路”倡議目標國家之間的商品貿易額今年將增長1170億美元;對中國來說意味著出口增加560億美元,同時還將從約80個國家多進口價值610億美元的商品。研究預計將使全球貿易增加0.3%。
地方參與態勢
2019年2月,地方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多領域取得新年“開門紅”,各省之間與國際聯動較為頻密,中老鐵路受到媒體較多關注,多省1月外貿進出口金額大幅增長,金融政策的出臺為企業投融資保駕護航,教育現代化加強對外開放,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案例為國際糾紛提供參考。
一是多省出臺政策文件,高層國際交往及省際交往增多。政策方面,本月江蘇省出臺《關于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意見》,將重點實施國際綜合交通體系拓展計劃、國際產能合作深化計劃、“絲路貿易”促進計劃、重點合作園區提升計劃、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計劃。新疆召開推進實施“一帶一路”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加快推進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國際交往方面,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省長王曉東在武漢與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趙歡一行座談;副省長楊云彥會見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將拓展與阿爾及利亞的合作,尤其在醫療領域。省際交往方面。海南甘肅兩省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抓好“一帶一路”建設最大機遇。寧夏黨政代表團赴江蘇考察,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等。
二是中老鐵路建設提速,首次中歐“門到門雙向公路運輸”順利完成。2月13日,中老鐵路有限公司表示,2019年中老鐵路將完成九成以上已招標鐵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未來,中老鐵路北聯中國,南接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將成為中南半島南北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老撾解鎖陸路交通困局、發展經濟的通途。2月19日,自2018年5月霍爾果斯成為TIR運輸試點口岸以來的首批TIR運輸貨物入境,這標志著首次中歐“門到門雙向公路運輸”順利完成。此次TIR運輸由艾爾布勒斯運輸(新疆)有限公司承運,從德國啟程,目的地為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全程7700公里,貨物為12噸德國潤滑油。
三是多省1月外貿進出口實現2019年“開門紅”。湖北省1月進出口貨物貿易總值2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增速高于全國2.8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79.6億元,增長9.7%,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27.4%。海南省1月進出口總值95.9億元,近5年來的同期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長130.9%,高于全國整體增速12 2.2個百分點。2019年1月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實現16 5.73億元,同比增長19.65%,高于全國平均增幅11個百分點,對外貿易主體增加,民營企業領跑出口。遼寧省貨物貿易進出口值達701.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值占比最高,民營企業進出口增幅最高。
四是多省市出臺金融支持政策,助力本地企業“走出去”和投融資。河南省商務廳、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河南分公司聯合印發《關于發揮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優勢促進河南外經貿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繼續實行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政策,助力河南企業和產品“走出去”,對于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穩定出口信心、防范收匯風險和獲取貿易融資具有重要意義。西安市印發《西安市科技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1年)》,將按照“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的基本思路,打造“一個中心”,建好“兩個平臺”,完善“三個體系”,實現“三個1000”目標。海南自貿區開放發展基金在三亞正式設立,該基金由三亞市政府聯合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各出資15億元作為初始主發起人設立,研究通過子基金放大的方式,形成不低于500億元的母一子基金群,基金的設立是海南控股發力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又_重大舉措,將重點推動三亞十大重點產業落地,加快產業新舊動能銜接轉換,跨越式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和城市空間格局。
五是“一帶一路”教育現代化將加強對外開放,法律方面發布指導性案例。本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重點部署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和十大重點任務。強調了要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2月18日,教育部與遼寧省、山東省、重慶市、寧波市在京簽署《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際合作備忘錄》,以推動相關省市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發揮自身區位優勢,著力提高教育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自2016年起,教育部陸續與18個省(區、市)簽署了部省(區、市)共建備忘錄。司法方面,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六個涉“一帶一路,’建設專題指導性案例,主要涉及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保函欺詐糾紛、海難救助合同糾紛、信用證開證糾紛、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糾紛等問題。(本文由北京大學一騰訊“一帶一路”大數據政策監測聯合課題組供稿,課題組成員包括組長翟崑,副組長婁曉希,組員潘宇峰、趙鴻雁、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