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摘要: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我們廣大教師要努力探索的問題。本文結合理論和實踐,探討了如何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習積極性;培養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總體目標,具體涉及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按照小學生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過程,我從學生的學習動機、知識的掌握兩個方面研究和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心理。
1 激發內在學習動機
我們知道,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因,是學習的心理動力調節系統的主要成分。它對學習活動具有導向、動向、調節等功能。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僅對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心理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低段英語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來進行:
1.1 認識學習英語學習的意義,產生學習英語需要,增強學習責任
影響學生學習英語因素是多樣的,其中教育是影響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要使低段的小學生們認識學習英語的意義,就要靠我們廣大教師來進行正確的教育。讓他們意識英語在未來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產生英語學習需要,增強學習的責任感。
1.2 以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學習的興趣
大部分學生的求知欲是建立在興趣上的,使學生獲得持久的興趣,是促進其主體性發展的基礎條件。因此,教師要注意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學生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為今后學習打下基礎。例如學生在學習in、on、under等單詞時,教學內容很枯燥,而筆者則把這些單詞編成一首數來寶:
In in in ,the ball is in ,in the box.
On on on ,the ball is on,on the box.
Under under under,the ball is under,under the box
……
配合節奏、動作,學生學起來生動活潑,興趣盎然。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思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在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中滿懷激情的學習。英語學習的興趣產生之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
1.3 交際活動貼近生活,滿足學生成就感
新課程理念非常注重學生所學知識與他們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系。小學生有他們年齡特點的生活和學習經歷,對于他們所熟悉的人物、事物及環境等因素,他們就會表現出強烈的熱情與興趣,引起他們的交際欲望。在設計時應力求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例如在教授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等單詞后,讓學生展示生活中與數字有聯系的物品,如電話號碼、車牌號、門牌號、生活中重要的號碼如110、120、119等,這樣把生活和課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學生感到真切。興趣倍增。一堂課就變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知識的過程,體驗了成功和成就感
1.4 創設成功的機會,使學生產生成功的體驗
一些低段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很強的自卑感。他們對別人流利熟練的英語非常羨慕,自己也很想學好,但又怕說得不如別人好,被嘲笑,因此始終處在原有的水平,甚至學得更差。這時教師就要創設成功的機會,讓學生產生積極的體驗,從而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2 知識的理解
知識的掌握含有3個環節,即理解、鞏固、應用,下面筆者就要談談如何在這三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心理。
2.1 知識的理解
理解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認識事物的聯系、本質和規律的思維活動。我曾多次發現學生的課本中,用拼音甚至用漢字來注音讀英語單詞,如three這個單詞,竟然注了一個“思蕊”,這樣不僅語音不準,長時間后連three的意思也會忘記。又如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Six, there are six people in my family,部分同學不理解這個句子中how many的意思,只知道背住,一旦把問題變換一下,變為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部分同學還會回答There are six people in my family.這都是因為不理解、死記硬背而產生的后果。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為了有效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主要應注意以下兩點:
(1)創設情境,促使學生認識,啟發學生思維。例如教學parts of body的內容后,我設計一個pair work:先讓兩人小組的合作者在課前準備好some pieces of paper, Colour pens, a picture of monster,然后同桌兩人開展活動。其中一人準備怪物原稿,并向另外一個同學說明圖片內容,red eyes、blue hair、three yellow ears等,另一同學則用彩色筆畫在紙上等畫完看與原稿是否一致,接下來兩人互換角色進行練習。
(2)遵循感知規律,運用直觀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量避免使用中文。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
2.2 知識的鞏固
知識的鞏固是指掌握知識過程中對教材的持久記憶。低段學生學了一些英語知識后,往往不在復習。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知識鞏固的自覺性,教會學生使用合理的記憶方法,有效復習。
2.3 知識的應用
多數學生在課堂意外很少應用英語會話,覺得難為情,而知識的運用反應到英語教學中,就一個字—說,我們應鼓勵學生應盡量用英語進行會話。用學過的英語知識描述課文。教師可以設立一些英語角等活動,讓學生充分體會英語的氛圍。這樣學生漸漸可分心理障礙,逐漸養成用英語表達的習慣。
3 結論
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注意力集中、情緒穩定飽滿、意志努力。教師要注意消除學生缺乏自信、過于緊張等消極因素,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學會英語。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連璧.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與實踐在英語課堂中的體現[J].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01).
(作者單位: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卓克基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