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董軍
摘要:隨著我國“國培計劃”高效落實,我們初中歷史教師在教育專家遠程在線教育指引下,不斷創新教學、創新認知體系,期許通過教育創新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綜合質量。本文通過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略進行分析,以期為提升本校初中歷史教學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核心素養
我們初中歷史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用歷史發展眼光看待現實問題的能力,以史料作為科學依據評判、分析、理解客觀事物,通過我們歷史教師的引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然而,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在我們歷史教師群體中,存在教師過于依賴書本知識,強調自身教學主宰地位,無法與學生形成高效交互的教學實情,使課堂教學有效性得不到保障,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降低我們歷史教師教學成效。基于此,為了使我校初中歷史教育成效得以有效提升,探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1 落實以人為本教學原則
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我們初中歷史教師為高效完成教育目標,依照教學規劃,以口傳心授教育方法,向學生灌輸歷史知識,使學生無法深切感悟歷史知識,降低我校歷史教學有效性,影響學生核心素養教育成效,我們教師在口傳心授教育方法基礎上,采用統一問答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使學生思維無法擺脫我們的牽制,無法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創新實踐、高效思考等核心素養。基于此,為扭轉我校初中歷史教育頹勢,我們歷史教師應落實以人為本教育原則,轉變教育關注角度,從學生歷史學習需求出發,思考構建高效課堂,吸引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育路徑,使教學方法得以突破單一局限。例如,我們歷史教師在進行“中華文明的起源”教學時,應明確初中生具有好奇心重且稚氣未脫個性化成長特點,在課程開始前可以PPT形式,向學生講述《山海經》、《女媧造人》、《盤古開天地》等傳說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得以積極主動展開自主探究,期許通過“中華文明的起源”相關知識探究,找到可佐證傳奇故事的科學依據,在滿足好奇心基礎上,為有效落實書本知識提供路徑。其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展開思考、探究、分析并總結書本知識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
2 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主動探究是核心素養重要構成要素,學生只有能夠積極開展自主探究,才可主動解決今后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弱化對我們的依賴,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積極調用所學知識克服困難,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的。基于此,我們歷史教師應明晰學生主動學習重要性,通過教學模式創新,為學生主動參與歷史學習鋪平道路,凸顯學生歷史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在構建高效歷史課堂基礎上,為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奠定基礎。例如,我們教師在進行“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時,可啟動情景教學模式,介于當前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的影視作品較多,我們可詢問學生最為感興趣且想要嘗試表演的橋段,經討論學生對表演《東周列國志》的興趣較高,介于該劇目主要講述西周至秦統一六國,期間700多年的歷史,為此教師應截取其中最能表現合縱紛爭的片段,使學生在情境教學實踐結束后,可更好體悟“春秋戰國的紛爭”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有效性。其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情境教學實踐過程,就是培養學生表現力、領悟力、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的過程,同時情境實踐需通過學生之間的配合方可高效完成,可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使核心素養教育目標,得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高效落實。
3 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法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目的
信息技術是教學創新有效方法,用圖片、視頻、語音等信息化教學形式,可轉變學生對歷史知識古板、守舊等固有認知,使學生得以充分感受到歷史知識豐富多樣性,積極融入信息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習效率,為有效培養其核心素養奠定基礎。例如,我們歷史教師在結束“統一國家的建設”這一章歷史知識的教授后,可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動態演示本章節知識內容,在理順書本知識后,用信息技術建設“歷史知識挑戰”小游戲,以“青蛙過河”游戲形式為載體,用鼠標點擊待過河青蛙,出現與本章節相關的歷史問題,如秦始皇統一建國時間,學生若回答正確,青蛙則向前一步走,待青蛙走到河上浮板上時,需學生在規定時限內回答歷史問題,如若未回答出問題致青蛙掉下河,則游戲失敗。其中,學生在信息技術加持下,努力開展思考落實問答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知識靈活運用等核心素養的過程,達到提升我們教師教學綜合成效的目的。
4 通過課堂討論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目的
討論是有效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的科學教育方法,針對歷史知識進行討論,可有效提升知識落實成效,使我們歷史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同時,達到構建高效課堂教育目的。例如,我們在完成舊民主革命時期教學后,可引導學生對“資本主義為何不能救中國”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梳理歷史脈絡,夯實學習基礎,提升歷史知識靈活調用能力,在有效落實初中歷史知識鞏固復習目的基礎上,達到培養學生分析、總結、高效表達、歷史知識靈活運用等核心素養的教育目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初中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關鍵階段,為此作為歷史教師應在“國培計劃”指引下,意識到教育創新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通過信息技術、課堂討論、引導教學等方略,凸顯教育人本性,使學生得以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實踐過程中,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 周愛芳.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歷史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7(04).
[2] 李小芬.立足核心素養,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文理導航(上旬),2017(11).
[3] 陳愛民.初中歷史教學的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下旬,2017(06).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