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快捷方便的網上購物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但網絡畢竟是虛擬的,因此網上購物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針對時下經常出現的網購騙局,參謀君整理出網上購物防騙八大招,教你輕松防欺詐。
1.仔細觀察商家,小心無良商家詐騙。下單前仔細觀察商家信息,包括信譽度、銷售量、消費者評價等多個方面逐項考察。但是這些往往也有作假的嫌疑,所以建議消費者到知名電商網站購物。如果在知名電商購物,也要查看賣家的信譽,核對購物的網站是否是電商官網,不要輕易登錄商家給你的鏈接。
2.謹慎轉換付款方式,保證支付環境安全。當你收到所購商品沒有完成付款、需要更換付款方式的電話、郵件、信息時,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多網上詐騙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由于目前網購的付款方式很多,包括平臺支付、網銀直接支付,還有貨到付款等方式,所以建議消費者選擇熟悉的方式支付。如遇問題及時聯系相關客服,不要輕易進行轉賬匯款。
3.保護個人信息,小心被不法分子釣魚或詐騙。個人信息包括銀行賬戶號碼、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這些信息一定要妥善保存,不要輕易泄露。在目前高發的欺詐案例中,不法分子偽裝成客服人員以退款、退貨或付款不成功等理由,發送給消費者釣魚鏈接騙取消費者個人信息,轉走銀行卡或支付寶中的資金。
4.不要點擊陌生鏈接。遠離木馬和釣魚網站。目前很多不法分子通過給消費者發送文件、鏈接的方式,將盜號木馬植入消費者的電腦,然后竊取相關信息,有的則是發一個鏈接將消費者引入自己設置好的購物網站進行詐騙。在進行網絡交易時,如果商家發文件給你,千萬不要隨便接收打開。如果打開后出現報警等提示,應立刻終止購物并及時進行殺毒。在進行網絡交易時,如果商家發陌生鏈接給你,請識別是否是官方網站,不能光看界面也要看鏈接網址,以免進入克隆網站。
5.冷靜對待低價商品,天上不會掉餡餅。現在各大網站都推出團購、秒殺、特價等優惠活動,這些活動的宣傳都很誘人,消費者也常常因此被騙。這些誘人低價的商品背后,可能是高額的運費,也可能是劣質商品。所以對低價商品要冷靜對待,多留心。
6.驗貨環節別省,小心“手機變磚頭”。購物后包裹到了,消費者肯定很興奮地去取,但是很多人都是不問來處就隨意簽收郵件。貨物只要一簽收,無論寄來的貨物真假好壞,賣家都會以各種理由推脫。所以在收到快遞的時候一定要當面打開驗收貨物,如有問題消費者可拒簽快遞單,然后聯系實家。
7.保留購物證據,方便消費后維權。當消費者發覺網購被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保留好購物證據,包括聊滅記錄截圖,網銀交易信息等,便于警方收集線索。提醒廣大消費者,網銀或支付寶里不要存太多的錢,設置的密碼級別要高。享受網購的同時,不要讓不法分子趁機欺詐。
8.安裝安全軟件,消費支付一步到位。下載電腦安全殺毒軟件,對虛假網址有效攔截,同時保護個人信息、財務安全,從源頭上保護用戶財產安全。
典型案例 識破貸款騙局
1.包開通網貸平臺。由于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小貸日益紅火,每滅都有無數借款人想開通微粒貸、借唄、花唄、白條,催生出大批不法分子代開、包開業務,實際上都是騙人的。有借款人曾經在網上加過幫忙辦理微粒貸的人,對方以看信用為由,要求提供微信密碼,結果賬號被人綁定,轉走了5000多元。
2.提前收取手續費。現在大部分的人應該都知道,沒下 款之前要求收費的基本都是騙子。但還是有個別用戶會上當,對方要求打幾百元的手續費,想想并不多直接付了,后來又要求2000元保證金,如果不打,前面的錢就打水漂了,舍不得錢又支付了,結果一步步掉入騙子的陷阱,最終貸款末得到,被騙走幾萬元。
3.以銀行名義詐騙。銀行是金融領域正規、靠譜的代表,所以很多機構會打著銀行的名義來向大家推銷各種產品。曾有借款人收到自稱是某銀行客服的電話,表示其中請的貸款已經通過,需要支付一筆費用,由于借款人相信銀行,所以立刻繳納了相關的錢,結果對方再也聯系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