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楊秀華



摘 要:為了探索如何提高高校太極拳的教學質量與效果,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武漢市高校太極拳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與研究。發現開展情況不樂觀的原因有:學生本身對太極拳的不喜歡;教師教學枯燥乏味;場地設施等不全;學校不重視體育且投資力度小以及教師教學以及業務能力有待提升。提高高校太極拳教學的對策有:學校要重視太極拳教學、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教師業務素質的培養;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建立競賽體系,加強宣傳力度。
關鍵詞:武漢高校;太極拳;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4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4-033-02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優秀拳種,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累與發展起來的一項體育運動,目前在國內外的發展趨勢相當好,在中國960余項傳統體育中,太極拳是認同度最高、流傳最廣的項目,特別是近年來的大力推廣,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在國內外有著較高認同度和良好群眾基礎的太極拳,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并不樂觀。本文對武漢市高校太極拳運動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合理化的建議。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武漢市7所高校為主要研究對象——華中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本研究有關的文獻資料數篇。
1.2.2訪談法
與武漢市7所高校的體育教研室領導、武術教師以及學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學校太極拳教學的了解和認識情況,是問卷調查無法了解到的資料信息。
1.2.3問卷調查法
在武漢市7所高校發放問卷調查共計1700份,回收問卷1600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問卷1600份,有效率94%,同時對問卷調查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符合統計學要求。
1.2.4數據統計法
為了論文的寫作和分析研究,用SAS和R軟件整理和分析了調查所獲數據。
2結果與分析
2.1武漢市高校太極拳的教學現狀
2.1.1高校學生喜歡與不喜歡太極拳的比例
從表1可以看出絕大部分高校的學生喜歡太極拳這項體育運動的比例超過不喜歡太極拳運動的比例,學生對太極拳運動保持無所謂的態度極少,說明大部分高校的學生相對喜歡且對太極拳感興趣,這對各個高校開展太極拳運動,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2.1.2學生喜歡和不喜歡太極拳教學的原因
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喜歡與不喜歡太極拳運動的原因,其中喜歡太極拳的原因有能夠強身健體、是一種社交手段,對太極拳這項運動很感興趣,在獲取學分上很容易,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的民族文化,其中不喜歡太極拳的原因有自身體質差怕吃苦、教師的教學很枯燥乏味、結業考試很難、對太極拳這項運動不感興趣、教學場地環境差。在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應了解學生的喜歡與不喜歡之處,取長補短,改善教學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等,更有利于高校太極拳教學的提升。
2.1.3高校太極拳課程設置的現狀
通過專家訪談以及學生問卷,發現武漢市高校的太極拳課程是必修課程,是每位學生大學期間的必修課,一共是36個學時,每個星期兩節課,太極拳課程的考核方式以實踐為主——跟隨音樂將規定套路打一遍。大學期間體育課是必修課,但是會分幾類項目,主要有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健美操等,太極拳是選修課之一。總而言之,高校的體育課程設置比較合理,達到了高校體育課程目標的標準。
2.1.4高校太極拳教學場地的現狀
根據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顯示,高校太極拳的教學場地主要是運動田徑場(56%),其次是籃球館(32%),然后是武術館(3%),其他教學場地(9%)。在運動田徑場進行太極拳教學的好處是田徑場空間開闊寬敞,有利于集體教學,但是易受天氣因素的影響,比如下雨、下雪、狂風、暴雨等。籃球館雖然不容易受到各種天氣氣候的影響,但由于場地問題容易與其他活動發生沖突,施展不開。武術館的基礎設施相對齊全,但很多高校由于資金、場地等各種問題并沒有建立武術館。其他場館如羽毛球、空地、健美操館等,場所不穩定,不易學生集中注意力。
2.1.5高校太極拳教師現狀調查
從表3可以看出高校太極拳教師隊伍有待提升,從參加太極拳培訓而言,參加的人員過少,從學歷而言本科生占絕大部分,研究生很少,從職稱而言,副高以上職稱較少,從任職教師而言專業教師較少。在文獻資料方面有關太極拳教學的文章篇數有限。根據調查反映最直接的因素是高校對體育的不重視,造成教師自我發展的動力不足,太極拳開展的深度不夠。因此,高校教師的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2.2高校太極拳教學的對策
2.2.1學校要重視太極拳教學,加大資金投入
各高校應認識到太極拳教學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上發揮的重大作用,重視太極拳的教學,并且加大對太極拳教學的投入,創造有利的太極拳教學環境。比如,高校應該建設武術館,為太極拳教學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提供各方面的基礎設施,進而有利于教師改進和完善教學方式方法等。
2.2.2加強教師業務素質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示范太極拳的分解動作,也要突顯太極拳的內在精神,將動作與精神結合,讓學生體會到太極拳的魅力。因此,太極拳教師需要提高業務水平,掌握太極拳的技術技巧以及武術理論,及時積極進行太極拳活動的交流,并且要堅持不懈地進行鍛煉,進而在教學中做到理論精辟,動作干脆規范,激發學生練習太極拳的興趣,讓學生在開心愉悅的情緒中學習太極拳,喜歡上太極拳。
2.2.3優化教學內容
優化教學內容要兼顧套路學習也要兼顧技擊內容,應選擇觀賞性比較強,難度系數較小且能反映太極拳特點與風格的套路,比如八式、十三式、十六式太極拳,適當增加一些像推手這樣技擊內容較強的內容,在傳統考試的基礎上增添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及創新能力的考核,比如,學生自愿結合小組創編套路以及學生自主創編套路,促進在創新中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2.2.4完善教學方法
太極拳的步法和手法比較復雜,其中手法就有云手、分掌、推掌、按、摟與擠等等。這些動作都比較困難復雜,初學者容易手忙腳亂、上下肢不協調。因此高校太極拳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可以播放舒緩輕柔的音樂,在音樂的陶冶下以及動作口令的提醒下進行太極拳套路的學習,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的情緒得到放松,又可以活躍太極拳教學的氣氛,將在太極拳中體會天人合一的境界,使太極拳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2.2.5建立競賽體系,加強宣傳力度
高校應舉辦太極拳競賽以及活動表演,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并且加強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大學生參加到太極拳項目的練習中來,早操可以進行集體太極拳展示來營造練習的氛圍。此外,學校可以利用比賽的方法促進學生練習太極拳,經常舉行多層次多方面的比賽活動,讓太極拳得到充分的學習與展示。
3結語
雖然太極拳在高校中已經有了廣泛的展開,但是其開展情況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有:學生本身對太極拳的不喜歡、教師教學枯燥乏味、場地設施等不全,學校不重視體育且投資力度小以及教師教學以及業務能力有待提升。提高高校太極拳教學的對策有:學校要重視太極拳教學,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教師業務素質的培養;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建立競賽體系,加強宣傳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校太極拳的教學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董世彪.太極拳進入高校體育教育的可行性探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7):14-17.
[2]駱方成,萬會珍.高校太極拳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1(10):83-85.
[3]王冠男.大連市高校太極拳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2.
[4]季平.高校體育課中太極拳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武魂.2013(7):4-5.
[5]李培.高校太極拳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2):76-77.
作者簡介:
陳萍,女,教師/副教授,大學本科,北京工業大學,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
楊秀華(1975.9—),男,高級教練員,碩士學位,武漢體育學院競技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