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余卿
摘 要:體能是指人機體的基本運動能力,良好的體能是滿足日常生活需要和順利完成各種任務的基本保障。青少年兒童作為新生代的中堅力量,擔負著重要的民族使命。中央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增強學生體質》七號文件制定的三大背景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出加強青少年兒童體質鍛煉的迫切需要。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曾提出“天天鍛煉、健康成長、終身受益”的指導思想,可見良好的體能訓練是促進青少年兒童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旨在通過梳理近年來國家頒布的各種文件以及基于當下數據對青少年兒童加強體能訓練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字:青少年兒童;體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8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4-068-01
通過查詢和分析教育部近幾年所公布的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監測數據,截至2007年,我國青少年兒童體質連續10年下滑,青少年兒童體質狀況堪憂,隨之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七號文件,文件明確提出在較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們都必須堅守“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并以此作為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在七號文件的指導下,我國青少年兒童體質狀況得以向好的方向發展,但進展緩慢,為此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以下將簡稱國辦發53號文件),文件中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學生體育競賽體制,引導學校合理開展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活動”。在開設開足體育課之后又向競賽方向轉換,這無疑對青少年兒童的體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國辦發27號文件)中指出要注重體教結合,完善訓練和競賽體系。進一步突出加強體質鍛煉的重要性及其意義所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第四章第二節提及要加大對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并且明確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將中小學作為實施的重點對象。因此,如何通過合理有效的體能訓練加強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促進青少年兒童全面發展成為當下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在中國知網上查閱與本次論文相關文獻10余篇、查閱相關政策法規10余份,以及近幾年教育部公布的體質健康監測數據,以此為本文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撐。
1.2數理統計法
對教育部近幾年公布的青少年兒童身體素質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對分析所得結果進行描述。
2當下青少年兒童身體素質發展狀況
中央七號文件中提到“近期體質健康監測數據進一步表明,青少年的耐力、力量、速度等各項身體素質指標持續下降,青少年兒童的肥胖率也處于不斷上升的過程中,部分偏遠農村青少年的營養狀況也急需改善,這些問題如若不切實加以解決,將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乃至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根據近兩年國家體質健康監測報告我們可以看出,青少年兒童體質情況雖有所好轉,但速度很緩慢,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合理有效的體能訓練加強青少年兒童的體質,促進其自身全面健康發展。
3青少年兒童加強體能訓練的意義
3.1有利于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青少年時期是機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有機體代謝能力旺盛,需要大量營養物質的供給,適當的體能訓練能夠促進體內各系統協調發展,有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其次,有效的體能訓練,能夠促進骨骼肌肉的生長發育,促進青少年兒童身高的增長。
3.2有利于增進心理健康
受當今社會人才選拔制度的影響,青少年時期的學生有著很重的學業負擔,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加之青少年時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實驗研究證明,合理進行體育訓練能夠有效調節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壓力,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心理抗壓能力,培養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3.3有利于促進智力發展
青少年兒童正處于機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相關實驗研究證明,適當的體能訓練能夠提高我們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進而提高我們的反應能力與大腦工作能力,促進青少年兒童智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青少年兒童進行體能訓練的注意事項
4.1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包括負荷量和負荷強度。青少年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體各部分機能都在逐步完善過程中,過度的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會不利于青少年身體機能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在對青少年兒童進行體能訓練時應考慮青少年兒童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訓練負荷,訓練量由小到大、訓練強度由低到強逐漸過渡,嚴格遵守適宜負荷的原則。
4.2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在安排訓練內容時,應根據個人所需安排相適應的訓練內容。同時,應該堅持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相結合。其次,青少年兒童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在安排體能訓練內容時應盡量選擇充滿樂趣的訓練項目,避免枯燥乏味的訓練項目。訓練內容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漸遞增。
4.3合理采用訓練方法
運動訓練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要根據青少年兒童的機體發育特點,選擇合理有效的訓練手段和方法,讓訓練效果最大化。不可盲目選擇不適合學生的訓練方法和手段,這樣可能會損害其體質健康,反而與初衷相違背,達不到體能訓練的效果。
4.4注意訓練后的恢復
訓練后的恢復主要是說我們要在訓練完成后及時消除青少年兒童在訓練過程中所產生的疲勞,并且可以通過生物適應過程產生超量恢復,提高機體能力。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恢復手段加速機體的恢復能力,例如訓練學、營養學、生物學等恢復手段。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2007年.中央《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增強學生體質》.
[3]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4]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
[5]“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6]田麥久等.《運動訓練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
[7]杜聰.青少年初中生體能訓練內容構建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