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青少年舉重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損傷問題,這些問題會對青少年身體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也會對其比賽成績帶來不利影響,基于此,掌握常見的青少年舉重訓練損傷類型,并制定相對應的措施進行預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以青少年舉重訓練常見的損傷,提出幾點具體的預防對策。
關鍵詞:青少年舉重訓練;損傷分析;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G884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4-080-02
引言
舉重訓練強度高、技術專業性強,因此容易對運動員腰部、肌肉組織造成損傷,尤其是青少年運動員正處于身體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訓練中一旦方法不當,將會對其未來發展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結合青少年舉重訓練中常見的損傷類型以及原因,制定科學的預防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1舉重項目中常見運動損傷及預防
1.1肩關節
在舉重過程中肩關節容易發生拉傷,在支撐時也會造成肌腱受傷。預防措施:日常訓練之前,需要做好預熱,同時要針對肩部做一些練習,使用多種練習方式來提高肩部肌肉力量,進而提高訓練的效果。
1.2腰部
通常棘上與棘間會發生損傷。預防措施:日常訓練之前,要做好熱身運動,同時針對腰部肌肉力量做好針對性練習,通過改變多種運動角度,轉變練習方法,來增加腰部的力量。
1.3膝關節。膝關節韌帶拉傷比較常見。預防措施:訓練之前要做好熱身準備,在合格的場地開展練習,同時訓練時要確保技術動作到位準確,同時應該對腿部的肌肉力量進行針對練習。
1.4腕關節
腕部急性挫傷發生人員較多。預防措施:開始訓練前做好熱身準備工作,在訓練時可帶護腕和腕支持帶,平常針對腕部肌肉做訓練,提高其具有的力量。
1.5背部
前鋸肌損傷很常見。預防措施:開始訓練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訓練時要保持動作準確,平常要針對小肌肉群做好力量練習。
2常見的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2.1皮膚擦傷
處理方法:應該使用生理鹽水或者清水將擦傷部位清洗,然后使用紫藥水來將擦傷部位擦抹,不要進行包扎。
2.2關節扭傷
處理方法:立刻停止訓練,將扭傷部位進行冷敷,然后包扎,在24小時之后可以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快速消腫。
2.3疲勞性骨膜炎
處理方法:如果情況較輕,可以使用彈力繃帶來進行包扎,將局部負荷降低,如果比較嚴重,不僅要做減負,還要進行熱敷,并且要進行按摩消腫。
2.4關節韌帶扭傷
處理方法:立刻停止訓練,馬上冷敷,進行包扎,將患部提高,并且敷上傷藥,如果較嚴重需要馬上就醫。
2.5骨骼損傷
處理方法:如果情況較輕,可以進行整復固定,在整復時,采用的手法要輕,避免加重損失。如果是下肢的骨骼受傷,那么需要馬上送去醫院。
2.6肩袖損傷
處理方法:將手臂保持在外展30度位置,并且要進行中藥外敷。
2.7肘關節內側軟組織損傷
處理方法:立刻停止訓練,馬上休息,癥狀不嚴重之后,中藥外敷,按摩消腫。
2.8踝關節損傷
處理方法:對局部的負荷進行減輕,按摩消腫。
2.9急性腰扭傷
處理方法:如果起立困難,那么需要平臥床休息,休息時間應該在2~3天。然后可以進行按摩。
3舉重運動發生損傷的原因分析
3.1運動員的訓練強度不合適
舉重過程會消耗運動員很多體力,而運動員開始練習舉重,年紀都是在14~16歲之間。而一些教練員想要激發運動員的潛力,在訓練時,采取的訓練方式不適當,訓練的強度不適合,導致運動員發生損傷。如加重訓練過早。因為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身體狀態不同,其身體沒有成熟,所以訓練強度過大就會造成身體發生損傷。
3.2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
一些運動員在日常訓練時,心態不穩定,比較急躁,對于訓練前的熱身活動缺乏耐心,認為沒有必要,所以在教練員讓其準備熱身活動時,沒有做好各個關節和肌肉的充分活動,造成在開展正常訓練時,身體的神經系統和機體不能較好配合,在經過大量訓練之后,就會容易出現損傷。
3.3進行超負荷的訓練
教練員在開展訓練時,沒有結合運動員的身體特點開展系統訓練,而是追求單項訓練效果,對運動員提出較高的要求,要求其過多參加比賽,在大量強度訓練之下,運動員長期處于超負荷的訓練,會影響運動員的身體狀況,進而會很容易發生損傷事故。
3.4技術動作實施不規范
由于青少年運動員開始訓練的時間不長,一些技術動作還沒有充分掌握,所以在進行舉杠鈴時,容易出現動作僵硬,展示不到位,對于發力點不能準確掌握,造成機體損傷,教練員在開展訓練時,對舉重的操作要領進行詳細講解,給運動員糾正錯誤動作。舉重運動項目,要求運動員能夠較好地掌握技術。如抓舉,其要求運動員不僅要有足夠力量,還要求其能夠有較好的身體協調性,如果運動員在做動作時,做得不規范就會造成損傷。
4在訓練中預防損傷的措施
4.1對剛參與訓練的青少年舉重運動員不要求出高分數
對于剛剛參加訓練的青少年舉重運動員,應該注重對其身體的協調性開展訓練,提高其身體素質,在經過2年左右的訓練之后,運動員的機體功能和協調性都有所提高之后,再對其進行一些稍大強度的訓練,然后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幫助運動員的身體適應這種訓練,進而將其受到損傷的概率大大降低。在對青少年運動員開展訓練時,訓練強度不宜過大,要控制在運動員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進而提高運動員的身體協調性,避免對其身體造成一些傷害。日常訓練都要符合青少年的生長規律,不對其要求高分數。
4.2在訓練前做好準備活動
在開始正式訓練之前,需要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通常可以分為準備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兩種。教練員在指導運動員開展準備活動之前要將兩種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因為如果準備活動做得不到位,那么在正式訓練時,會造成運動員的關節活動范圍受到限制,進而會比較容易受傷。在做準備活動時,首先是肩部,充分將肩部進行訓練,使其具有較大的力量;其次是腰部準備,應該將背肌的活動范圍進行拓展,避免棘上與棘間的韌帶被拉傷。最后是腕部準備,主要對腕進行柔腕,避免發生急性挫傷,再對全身做好準備活動,可以將損傷降到最低。在準備活動時,也要做好肌肉群的活動,加強全身的協調力量。
4.3教練員對運動員的訓練安排要適度
教練員在訓練運動員時,要科學合理,不能著急。教練員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時,應該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培養。不要過度對運動員進行強度訓練,避免對運動員造成損傷對。針對身體中一些容易受傷的部位,要進行恢復性訓練,避免身體的局部布置負荷過重,造成部位的損傷,影響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和運動周期。由于青少年身體還未完全發育,所以其身體素質還需要逐步發展,如速度、柔韌等,都需要進行長期訓練,才能夠達到最佳的狀態。所以,教練在對運動員開展訓練時,不能給其過大的強度,不要超過運動員的生理局限,結合青少年的身體情況合理安排訓練強度,強度逐漸上升,不要出現強度和訓練量同時增加,避免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影響。同時,在進行訓練時,要確定合理的休息時間,使得運動員通過有效休息,可以較快恢復,開展下一次訓練,這也是避免運動員身體發生損傷的有效措施。教練員還應該掌握一些醫學、生理學知識,能夠對運動員的機能進行有效監控,在運動員出現損傷時,可以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損傷程度加重。
4.4挑選合適的舉重運動員
教練員對于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挑選,針對運動員進行保護意識測試,然后選出一些身體力量均衡、協調性比較好的人,來從事舉重運動。
4.5做到技術動作的規范性
教練員在開展訓練之前,應該將技術動作的重要性給運動員進行講解,使得運動員能夠準確掌握技術動作的要點,同時要求運動員要具有自我保護意識,對于一些容易發生損傷的地方有心理準備。在學習新動作之后,教練應該使用反復練習的方式來開展訓練,使用小重量的杠鈴進行訓練,然后在運動員的技能動作準確之后,再加大重量練習,不能過于著急。舉重項目中對技術要求很高。對于剛開始參與訓練的青少年運動員,教練應該先教運動員掌握一些技術動作和概念,然后在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之后,再加大訓練強度,提高訓練效果。教練員可以帶著運動員先看一些視頻,掌握其中的正確技術動作,然后讓運動員開展訓練,進而為日后的訓練奠定基礎,避免發生損傷。
4.6在醫務上對運動員進行監督
針對青少年運動員要組織定期體檢,可以及時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如果運動員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該及時就醫查明原因,找到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避免再發生損傷。對于受傷的運動員要禁止進行訓練和比賽,痊愈后也要在醫生同意之后才可以開始訓練。
4.7保護措施要到位
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時,要做好相關部位的保護,并且保護措施要全面,如使用專門的護腰、護腕裝備,對一些容易受到損傷的部位進行保護,在訓練時也要將其強度進行適當降低,避免造成損傷。
4.8現場設施要安全
教練員在開展訓練之前,應該對訓練場地和設備進行檢查,保證其安全,將影響訓練的一些隱患全部排除。教練還應該組織學生進行檢查,教練在開展訓練時,對運動員加重時,要能夠對杠鈴和重量清晰了解,避免發生意外。
5結束語
從青少年舉重損傷的類型分析,明確其中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選擇預防對策,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訓練,提高其身心素養,為其日后贏得比賽提供支持。本文從四個方面對青少年舉重損傷以及預防措施進行分析,從分析中發現這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需要從原因入手,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措施,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舉重損傷問題。
參考文獻:
[1]許光華.淺談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快速力量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5):37-38.
[2]劉伙耀.淺談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力量訓練[J].廣東科技,2012,21(15):60+47.
[3]張銘,郭春風.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腰背部損傷探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05):142-144.
[4]顧建仁,馬勝,夏華,支煒.對青少年業余男子舉重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防治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1(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