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理念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而是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行為特征來創設情境教學,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提高小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快樂,這樣才能夠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筆者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育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本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方法展開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比較差,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站在學生角度來思考問題、設定教學方案,同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下來學習語文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構建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在創設語文教學情境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進度與需求,鼓勵學生參與到情境活動中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在掌握所學語文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
一、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
當前信息技術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中,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同樣在教育行業也出現了“互聯網+教學”的模式,小學語文教師也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把枯燥、復雜的語文知識用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比如,在講解《金色的魚鉤》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一段關于老班長犧牲時候的場景,并且在播放視頻的時候用語言來表達老班長舍己為人、忠于職守的精神,讓學生擁有直觀的情感體驗,充分投入到課本學習中去;在講解《圓明園的毀滅》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圓明園毀壞之前、毀壞之后的照片與視頻,同時用生動語言來呈現圓明園的華麗與精美,這樣直觀、形象的知識展示,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英法聯軍毀滅圓明園、侵略中國的罪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情境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象,這樣才能夠真正把多媒體教學情境的優勢發揮出來,讓學生自主探究所學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二、創設游戲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好奇心與好動性比較強,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物之上,但是小學生對于游戲是絲毫沒有抵抗力的,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游戲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講解《小木偶的故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來呈現課本內容,讓學生分別扮演小木偶、老木匠、藍鼻子小女巫、老婆婆、小兔子、熊、小紅狐等,學生在角色扮演游戲情境中,既能夠站在課本人物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也能夠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游戲教學情境中,教師需要把教學內容和游戲結合起來,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游戲類型,讓學生在玩耍中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在創設游戲教學情境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維持課堂教學紀律,不要讓游戲教學活動單純成為學生休閑、娛樂的場所,而是要把游戲教學的育人功能展現出來,這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最終也會還原于實際生活中去,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把教學內容與生活素材聯系起來,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熟悉的生活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語文知識,加深理解與感悟,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價值觀,能夠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學習與生活,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比如,在講解《幸福是什么》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一下自己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的幸福事件,有的學生就會說媽媽送自己上學的時候很幸福,有的學生會說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最幸福……通過回憶生活場景能夠讓學生發掘平凡生活中的幸福、快樂,從而對文章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價值觀。除了在語文課堂中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語文作業,比如,讓學生放學之后幫助父母洗洗腳,讓學生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成為一個有孝心、有責任心的人。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來創設情境,以此來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小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其中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等,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九玲.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有效運用策略[J]. 華夏教師,2018(02):59.
[2]薛彤. 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論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8(43):55-56.
作者簡介:蘇湘偉,1977年7月,男,廣東省潮州市人,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