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摘要:語文學習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語文學習能夠開拓學生眼界,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問題的巧妙切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巧妙的設置相關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結構,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本篇文章著重對初中語文課堂問題的巧妙切入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問題;巧妙切入
語文課堂問題的巧妙切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問題的巧妙切入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可以實現學生與文章更好的對話,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中的主旨、含義及作者抒發的情感等。另外,巧妙切入語文問題能夠調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之中要注重問題的巧妙切入。
一、從文章題目切入問題
題目是一篇文章內容的高度提煉,從文章題目中可以了解到作者寫作大致方向。有的題目比較直接,可以從中了解到文章線索、主旨等。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文章題目入手,根據題目巧妙的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結合這些問題來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分析,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文章精髓,促使學生的解答這些問題中更準確的理解文章內涵。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直接根據題目精心為學生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學生更好的探究文章主旨。教師可以設置“皇帝為什么要制作新裝?皇帝的新裝是誰設計的?皇帝的新裝怎么樣?皇帝對自己的新裝滿意嗎?”等問題,然后再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對文章進行閱讀分析,學生帶著問題會更認真的閱讀文章,學生在問題分析中能夠更好的掌握文章主旨,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從中領悟到更深刻的道理。
二、從文章文眼切入問題
文眼指的是文章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升華文章情感的關鍵性詞句。從文眼中,能夠了解到整篇文章的深刻內涵,以及作者想要抒發的真實情感。初中語文教師從文章文眼切入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文章框架,把握全文脈絡,理清其中的關系,使得學生更透徹清晰掌握文章內容。以《醉翁亭記》為例,全文貫穿一個“樂”字,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和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思考文章中的文眼是什么,全文中哪些字、詞、句最具代表性,學生通過思考認識到文章中“樂”字貫穿了全文,之后教師可以再詢問學生文章中體現了哪幾種“樂”,學生再次閱讀文章,從文章中得出結論,最后學生再了解到“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間也”是全文的中心句。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從文眼切入問題,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且更加準確的認識到作者抒發的情感,學生在思考之中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嚴謹的邏輯意識,這對提升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從文章評價切入問題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語言描寫方法,作者的表達方式各有差異。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文章評價切入語文問題,使得學生從評價中更透徹的理解文章內容。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重結合課本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設置的問題要有深度,能夠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其中的某些句子或某人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在對文章做出評價時,激發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認知,實現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篇文章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完基本內容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對其中的某些句子或對作者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從評價之中明確文章中主旨,明確作者所抒發的情感,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另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見解,把自己的見解帶入到文章中,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并活躍學生思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
四、從文章情感切入問題
文學創造是一項精神活動,情感表達是文章的主要表現方式。歷來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都會對文章進行升華,作者抒發情感的背后是對當時所處環境的揭示。一般來說,一篇優質的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可以從兩大方面分析,一則是從文章內容直接抒發的情感進行分析,另外就是根據當時作者所處的大環境背景下對文章所抒發的情感進行分析。作者創造文章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會通過不同的情感發現出來。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文章情感切入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有條理性的深入鉆研文章內容,讓學生細細領會其中的感情。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背影》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父親的感情,教師可以根據文章抒發的情感設置“你可以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作者對父親的愛?作者對父親的愛是怎樣的?文章樹立了父親怎樣的形象?”等問題,讓學生對文章中描寫父親的語句進行思考分析,領悟其中作者所傳遞出來的感情,從而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文章內涵。同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對課本內容所表達的情感進行延展,讓學生思考“自己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父親對自己的愛體現在哪些方面上?你是怎樣回報父親的?”等,這樣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引發學生深思,讓學生回憶和父親的生活點滴,這樣可以為語文課堂注入情感力量,提升課堂教學的情韻感,促使學生在課本內容學習中情感得到共。之后,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著“我的父親”進行寫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情感可以得到升華,逐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從多個方面巧妙的設置語文課堂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中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問題的巧妙切入能夠讓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文章內容,幫助學生梳理文章框架,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抒發的情感,使得學生細細領會其中的哲理,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立位.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145.
[2]左志函.淺析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J].未來英才,2016(8):102.
[3]溫小年.淺談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5(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