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教育乃是立國之本。近年來,隨著國家的發(fā)展,對于人才和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逐年提高。今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也深刻地體現(xiàn)出了國家對于教育事業(yè)的重視。一直以來大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主要淵源,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標志著教育的不斷進步,高校大學生的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都是高校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塑造學生、教育學生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發(fā)展是符合學生發(fā)展需要和時代發(fā)展需要的必然選擇。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在高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學生管理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規(guī)范、服務的過程。通過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工作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與思政教育工作的進步。
一:高校大學生管理與教學工作開展現(xiàn)狀性研究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不全面。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還停留在思政教育課堂,沒有全面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時,思政教育課在高校課程中所占學分較低,教師對其缺乏重視的同時,學生也缺乏對思政教育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僅僅流于表面,無法深入到學生思想當中。當前,正處在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的關鍵時期,對人才支撐和智力服務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加迫切。教育是每個人的生活準備,是走向未來的基礎,分享前人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前提。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全面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教育方針,從而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礎,更好的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身為大學生,不應該有“大學就是來玩的,大學就是來混日子的”這種不正確的想法,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黨的領導,不辜負老師們的辛苦付出,不辜負家長的期盼,更不要辜負自己的青春??倳浿赋隽伺囵B(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也就是要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廣大同學來說,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共產(chǎn)主義理想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現(xiàn)在存在很多思想意識薄弱,國家意識淡薄的同學,這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因此將這方面的教育常態(tài)化很有必要。另外。總書記還講到要克服“唯分數(shù)、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高校大學生管理與教學工作的措施性研究
高校大學生管理一定是統(tǒng)一性、同步性和制度性,教學的發(fā)展要進行因材施教,在管理與教學中可以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兩者之間一定不能混為一談,兩者之間更應該分清層次進行規(guī)劃性進行,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學風建設必須內(nèi)化為學生自覺、自主、自律的行為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效果。因此,應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學生干部來源于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動向,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起著橋梁作用,能夠及時的把出現(xiàn)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反饋給老師,便于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我認為要從學校的教學體制上著手,完善考核體系,注重學習過程評估,不拘泥于一兩次成績,這樣能引導學生將學習過程本身重視起來,促進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而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方針,努力學習,艱苦奮斗,對老師或者課程的想法可以在每一學期的教學測評中提出,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不滿而故意不好好學習或者是因此產(chǎn)生惰性。
三:高校大學生管理與教學工作的發(fā)展性研究
良好的學風是學校的靈魂和生命線,建設良好的班級學風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建立良好校風的重要條件。優(yōu)良的班級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進步的動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引導力量。良好的班風學風能激勵學生不斷進取,使學生能夠更積極、熱情投入學習和生活中。同時班級學風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秩序的正常開展,因而加強班級學風建設,也是全面做好高校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工作的基礎。只有耐心細致的抓好班級學風建設,才能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才能更加穩(wěn)固的推進學校發(fā)展??倳涍€講到要克服“唯分數(shù)、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我認為要從學校的教學體制上著手,完善考核體系,注重學習過程評估,不拘泥于一兩次成績,這樣能引導學生將學習過程本身重視起來,促進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而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方針,努力學習,艱苦奮斗,對老師或者課程的想法可以在每一學期的教學測評中提出,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不滿而故意不好好學習或者是因此產(chǎn)生惰性。
四:高校大學生管理與教學工作的可行性發(fā)展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時強調(diào)“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大學生正值青年,新時代和新機遇已經(jīng)開啟,要讓學生樹立遠大志向,汲取真理力量,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人生的道路還很漫長,不論遭遇何種境況,只有胸懷理想,才能砥礪前行,只有堅定信念,才能矢志不渝,抵得住風浪、經(jīng)得起考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曾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有理想,就是要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有本領,就是要求真學問、練真本領,通過學習知識,掌握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更好為國爭光、為民造福。要知行合一、做實干家,面向?qū)嶋H、深入實踐,嚴謹務實、苦干實干,在新時代干出一番事業(yè)。
有擔當,就是要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培養(yǎng)奮斗精神,做到理想堅定,信念執(zhí)著,不怕困難,勇于開拓,永不氣餒,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
當今社會是一個以市場經(jīng)濟為主體的競爭社會,其實質(zhì)是知識和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大學生是的優(yōu)秀群體,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大學生的素質(zhì)如何,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和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歷史使命的完成和成才目標的實現(xiàn)。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面對當今社會的形勢,不得不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意識和當前市場緊急體制的要求。因此,當代大學生應當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盡快使自己成為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當代大學生要積極響應總書記的發(fā)言,為國家民族立“心”,胸懷理想和追求;為社會進步立“行”,勇于擔當和有作為;為人生成長“立身”,砥礪品質(zhì)和修養(yǎng)。從現(xiàn)實中汲取營養(yǎng),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做到知行合一。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我們應當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zhì)。在校期間,要好好學習,增強專業(yè)本領和學習能力,為將來服務社會打好基礎;團結同學,為班級榮譽奮斗、拼搏;尊敬師長,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在奉獻自己和幫助他人中實現(xiàn)價值;爭做優(yōu)秀大學生,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努力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