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抖音作為當下最火熱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其商業價值日益凸顯。然而,抖音諸多廣告投放場景的設置,也會讓廣告主難以選擇。本文旨在梳理抖音廣告空間及形式,在此基礎上研究廣告投放策略,為品牌和商品在抖音的傳播提供參考。
關鍵詞:廣告投放 抖音 策略
從2016年9月上線至今,抖音短視頻應用成為移動互聯網下載量最高的手機應用,截止到2019年7月,抖音日活用戶已達3.2億,其內容主要由三方面構成,即PGC(專業人士生成的內容)、UGC(用戶生成的內容)及OGC(職業機構生成的內容)。
抖音的成功,在筆者看來,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其一,訴諸于視覺,大大降低了用戶接受的門檻;其二,淺閱讀化的內容生產方式,有趣、煽情、追求共鳴的互聯網表達;其三,4G網絡的基本普及及網絡資費的大幅降低;其四,完整而動態式的商業模式促使內容生產穩定并求新。
抖音的影響力,從一個數字即可證明:截至2018年,抖音上經過認證的媒體賬號超過1340個。傳統媒體在形容媒介融合之時,已經由之前的“兩微一端”變為“兩微一端一抖”。內容和流量互相促進,抖音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便日益凸顯。
本文通過文獻調研、訪談法等研究抖音的商業價值面,具體而言是廣告投放的空間和策略,以供從業者和研究者參考。
一、多場景:現有抖音廣告發布空間及廣告形式
一方面,抖音內容生產者(不管是哪一類)通過制造內容,吸引其他用戶;另一方面,抖音官方通過不斷在用戶中開展諸如Idou計劃、舉辦賽事、提供貼紙服務等提升既有用戶參與度,吸引新用戶,提高流量并抓取新用戶。
抖音依據大數據及算法向用戶推送內容,體現了非常明顯的產品垂直化傾向,甚至造成用戶信息繭房。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廣告投放方面的優勢——用戶畫像清晰、興趣愛好可判斷、目標人群相對準確。
恰如傳統媒體有硬廣告和軟廣告等形式,從品牌到用戶,抖音設計了大量廣告空間,不同廣告空間呈現了不同的廣告形式,截止到2019年11月,總結如下:
廣告類別 廣告投放空間 廣告呈現形式
硬廣告 開屏、信息流 開屏:類似于傳統電視媒體廣告投放,品牌與商品兼顧。
信息流:在觀看抖音內容時不定期刷到的硬廣。
軟廣告 熱點IP(達人類+非達人類)、明星、全民共創產品(挑戰賽、貼紙、BGM[背景音樂]等) 熱點IP(達人類):帶貨網紅,內容即產品。
明星:以品牌代言人方式呈現。
熱點IP(非達人類):電影電視綜藝IP、自制IP。
全民共創產品:用戶生產的品牌內容(包括實用技巧、口碑解讀等)。
通過上表可以發現,抖音為廣告客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加之抖音上的直播功能,真正實現了“萬物皆媒”,商業可能性巨大。
縱觀廣告類別,品牌或商品硬廣比較明確,不再贅述,抖音上的軟廣告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一)商業代言
此類主要以明星為主。絕大多數影視歌明星背后都有完整的商業運作團隊,負責其影視接拍、演出、廣告等事宜。長時間的廣告展示,使得一些明星與品牌的黏合度很高,諸如孫紅雷與瓜子二手車、楊冪與58同城等。當此類明星出現在抖音當中時,其背后的商業代言自然為人們所聯想,架起了品牌和受眾的心理聯系,起到強化品牌印象的作用。
(二)植入廣告
此類廣告特點是減少了廣告的侵入性以及對用戶造成的壓力,增強了用戶對短視頻廣告的接受程度。例如:視頻同款、故事場景發生地等,既可以推產品,也可以傳播品牌,形式多樣。
(三)互聯網直播證人證言廣告3
此類廣告被很多網友稱為“帶貨”,最著名的當屬“口紅達人”李佳琦。此類廣告因人而生,以具有引流功能的“網絡紅人”現場體驗及展示,促成某類商品形式的呈現和銷量的提升。
因此,廣告主在投放廣告中,可以根據商業目的訴求準確選擇類別和形式,提升產品及品牌的曝光度及美譽度。
二、廣告主廣告投放策略研究
(一)抖音上廣告投放費用的新策略
傳統媒體上,廣告費主要由媒體的影響力、發行量、到達率、類型、廣告發布時間段等綜合因素決定,這既能影響廣告的單位價格,也幾乎決定廣告投放的總代價。舉例而言,央視《新聞聯播》前三十秒廣告和《天氣預報》前三十秒廣告都是黃金廣告位,說明在這些時段和欄目投放廣告,單價及總價都很高。至于廣告效果是否達到,因為傳播效果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而傳播效果與銷售效果雖然有相關性,卻不存在因果關系,無法進行效果量化。
但是,抖音上投放廣告卻有所不同。具體又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廣告主可以通過“抖音星圖平臺”查看抖音上某個或某些個IP的活躍情況、粉絲數、近期作品流量及廣告作品的平均流量等指標,進而確定廣告單價及總價。當需要多個IP進行廣告派發時,在“抖音星圖平臺”上,廣告主可以下達任務單,符合接單要求的IP皆可執行,類似“豬八戒”網的訂單方式。如此一來,廣告投放的效率和效果可以非常直觀地被觀測到,大大提高了廣告主的資金效率。
第二種,互聯網直播證人證言類廣告更值得關注。筆者通過訪談了解到,此類廣告往往與所證言的商品的最終銷量掛鉤,也就是說,此類廣告的效果通過直播期間的商品銷售量進行了量化,銷售所得的一部分被抵為廣告費。根據銷量的大小確定廣告費用的高低,這對于提高廣告主商品信息的有效傳達具有巨大作用。
(二)抖音廣告投放的風格策略——“調性”一致
調性,原是音樂領域調的主音和調式類別的總稱,后引申到品牌領域,構詞為“品牌調性”。品牌調性是指品牌在市場中所運用的獨有的識別系統。主要構成包括品牌核心價值定義闡釋、品牌價值訴求、品牌標識、品牌故事以及品牌主廣告語等。4
前文曾經談及,抖音依據算法推送內容,內容屬垂直領域細分,在“抖音星圖”上,我們更是可以發現顏值達人、劇情搞笑、美妝等22個垂直領域,而每個領域中還有細分。這些細分體現了該垂直領域內容生產和人群接受的核心領域及特征,也為廣告投放定了基本方向。
然而,對于廣告投放來說,僅僅了解這些仍舊不足,要進而研究品牌調性與目標投放內容調性是否一致,作出最優選擇。例如,以出版女性向言情小說的出版機構在尋找內容載體推薦圖書過程中,就不能選擇人物設計厚重、過于嚴謹莊重的男性推薦人。
(三)抖音廣告投放的范圍策略——區域一致
互聯網無遠弗屆,從一二線下沉至三四線城市,有學者指出,互聯網實現了人跡罕至之地的消失。然而,某一種商品和品牌卻無法抵達全部領域,無法實現全人類使用,這是市場競爭的基本屬性。
在現實生活中,更多品牌具有某一項功能,提供某一種服務,甚至一些品牌服務區域也有限。諸如餐飲業,就具有比較強的地域特征。而我們也發現,在抖音上有一項功能——同城,這個具有鮮明同城社交功能設計,也可以幫助尋找到目標區域的廣告內容載體。除此之外,“抖音星圖”上也可以以區域進行查詢,有目的投放。
綜上,移動互聯網在提供嶄新消費場景的過程中,也提供了嶄新的廣告空間和形式,而對于廣告主而言,精準投放始終是提高資金使用率、擴大品牌影響的關鍵所在。深入研究抖音廣告投放的相關問題,目的是拋磚引玉,引起更多業界和研究者的關注,促成廣告主與廣告載體更良性的業務合作。
參考文獻:
[1]用戶生成的內容,指用戶個體以短視頻的方式記錄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專業人士生成的內容,指由具有一定專業技能,以專業團隊合作方式制作的內容;職業機構生成的內容,是指傳統媒體或互聯網內容原創機構上傳至抖音的內容,包括新聞、娛樂等。
[2]首份媒體抖音年度報告發布主流媒體內容年播放量近800億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526116884108877&wfr=spider&for=pc,2019-01-22.
[3]有從業者和研究者會將此類行為作為銷售,但從具體操作看,商品展示者在完成展示后不參與銷售行為,其原理與電視購物證人證言型廣告相同。另外,如李佳琦標志性的“OMG”及“買了買了”,也具有傳統商品銷售中的叫賣特征。因此,筆者將之定義為廣告。
[4]參見百度百科“品牌調性”詞條(引用時有部分修訂)[E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06719547.html,2019-10-29.
作者簡介:張奇(1979.4--),男,漢族,遼寧營口人,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文化傳媒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中國當代傳播研究、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
(作者信息: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