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婷

摘要:吉林省債券市場相較全國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發展十分迅速,通過分析吉林省非金融企業債券市場的現狀進而提出吉林省債券市場存在的問題,以促進吉林省債券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吉林省;非金融企業;債券市場
一、吉林省債券市場現狀
(一)發行情況
吉林省債券市場相較全國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發展十分迅速,2013~ 2017年,吉林省債券發行金額分別為157.00億元、329.69億元、475.36億元、424.58億元、298.40億元,發行只數分別為16只、52只、66只、56只、32只,雖然受市場環境及國家政策影響波動較大,但發債總量整體呈增長趨勢。從全國對比數據來看,2013~ 2017年,吉林省債券發行金額占比全國債券發行金額分別為0. 44%、0.61%、0.64%、0.45%、0.43%,發行只數全同占比分別為0.54%、1.06%、0.90%、0.60%、0.41%,無論從發行金額還是只數,吉林省債券全國占比較低,上升空間巨大。
具體來看,2014~ 2015年,吉林省債券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下,債券發行金額和只數大幅增長:2016年,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政府融資平臺類企業發債困難凸顯,而信用債違約事件增加更為2017年吉林省債券市場乏力埋下伏筆:2017年,全國債券市場慘淡,“投資不過山海關”使得省內債券發行難上加難,債券發行金額和只數大幅下降。
(二)產品結構
從發行品種來看,截至2018年6月末,吉林省存量債券135只,金額1157.29億元,具體品種、金額如下表1所示。由此可見從無論從規模還是發行只數來看,中期票據市場余額占比最高,主要原因為中期票據與公司債、企業債均為中長期融資方式,而中期票據采用注冊制、公司債、企業債采用審批制。注冊制是在人民銀行指導下,探索實踐金融產品審批制向市場化管理方式的轉化,極大地提高了債券的審批效率。
(三)發行人結構
1.發行人企業性質
從債券發行人結構來看,截至2018年6月末,吉林省內存量債券(不包含資產支持證券)發行人共計37戶,其中國有企業29戶,民營企業8戶,8戶企業中6戶是上市公司,可見發行債券對企業資質要求較高。從存量債券余額來看,國有企業存量債券余額1031.4億元,占比92.18%;民營企業債券余額87.53億元,占比7.82%,民營企業債券余額占比較低。
2.發行人評級
從債券發行人評級來看,省內發債客戶評級主要集中在中等評級,AA級企業16戶數占比43. 24%:中高評級AA+級企業11戶數占比29.73%;高評級AAA級企業僅2戶占比5.41%。可見受地區經濟影響,省內大型優質高評級企業較少。從各級別發行人債券余額來看,AA+、AAA中高評級債券余額合計78.35%與全國49.82%數據整體結構相同,中高級評級企業仍將是省內發債的主力軍。
3.發行人行業分布
從債券發行人行業結構來看,省內發行人行業主要分布在工業,截至2018年6月末,發行人行業分布工業的債券余額占比高達65. 15%,金融14.42%、可選消費6.37%、材料5.47%、公用事業2.95%、醫療保健2.76%、房地產2.59%、信息技術0.29%。可見目前省內債券資金仍主要支持實體經濟。
二、吉林省債券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債券發行規模偏小
債券發行額占GDP的比重較小:2013~ 2017年,吉林省債券發行額占CDP的比重分別為1.2%、2.39%、3.38%、2.87%、1.95%。除2015年超過3%外,其余各年均低于3%。尤其是2017年債券發行政策調整期間,債券規模整體萎縮,省內債券發行額占比GDP不足2%。而從全國來看,2013~ 2017年債券發行額占比GDP分別為5.92%、7.8%、9.87%、11.37%、6.48%。均在5%以上,即使最低的 2013年也達到5.92%,可見吉林省發債規模偏小。
(二)發債主體量少質低
1.發債主體少
隨著債券品種的不斷創新,發債主管部門對發債主體的限制有所放松,但是,考慮到發行規模、企業凈資產、評級等條件,省內能發行債券的主體仍然很少。為方便數據對比,提取各地區2013~ 2018年6月末在銀行問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的發債企業數量進行對比,吉林省24戶,全國排名位列第25,可見吉林省發債主體數量較少。
2.發債主體范圍窄
吉林省債券發行主體不僅數量少,而且范圍窄。截至2018年6月末,省內37戶存量發債企業中,78.38%是國有企業,而國有企業中68.97%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企業。近年來,雖然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規范政府融資平臺企業經營與融資,但不可否認我國政府融資平臺企業資產質量整體不高,債務負擔過重,盈利能力有限,這將直接導致這部分企業債券潛在風險較大。
(三)吉林省債券市場潛在風險較大
近年來,債券違約現象頻發,2014年3月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1超日債”的違約揭開了債券違約的大幕。2014~ 2017年,全國債券違約金額分別為15.09億元、92億元、321. 59億元、251. 37億元。截至2018年6月末,吉林省違約債券僅有“15金鴻債”,發行規模8億元。
雖然吉林省目前違約債券筆數和金額都較低,但截至2018年6月末,存量37戶債券發行企業中4戶評級展望為負面,一戶企業評級調低。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債券的信用評級是投資者辨別信用債風險和做出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目前吉林省債券市場潛在風險較大。
(四)民營企業發債占比較低
截至2018年6月末,吉林省民營企業債券余額87.53億元,占比7.56%,戶數8戶,占比21. 62%,可見無論從發行規模還是戶數來看,民營企業發債數量都有待提升。民營企業發債困難不僅存在于吉林省內,從全國來看普遍如此,主要原因為債券融資審批要求較高,手續繁雜:評級機構對民營企業條件苛刻;投資者對民企債券缺乏信心。
以上幾點導致民營企業發債動力不足,而且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成本較高,大量民企發債融資成本高于銀行同期信貸成本,使得債券融資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三、結語
綜上所述,吉林省非金融企業債券市場上升潛力巨大,但也面臨發債主體較少,質量整體不高等問題,應盡早提出相關解決方案促進吉林省債券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多.中國債券市場發展原因、建議與展望[J].中國市場,2013( 07).
[2]余麗霞,王停酈,尚婷婷.我國信用債券市場、違約問題及對策研究[J].證券與保險,2016( 11).
[3]張浩.我國信用債市場風險的特征、影響及對策研究[J].南方金融,201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