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甫喆
摘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是中國養老保險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權益是否被實現密切相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會影響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進程以及能否與國家大環境相適應。筆者試圖以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為著眼點,分析企業、事業養老保險制度的差異,并試著參考企業養老保險改革的經驗,從中獲得一些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啟發。
關鍵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機關事業單位在管理制度,員工編制問題,薪資發放制度以及員工福利待遇等方面都進行了多維度的優化和改革。但是,養老保險制度作為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處于緩慢探索的階段,與企業養老保險改革的表現相比,進程相對緩慢且落后。當前階段的養老體系中有很多的缺陷尚未得到改善。因此,養老保險制度的當務之急就是進行改革。
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背景
2014年10月前,國家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一廠-相關制度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采取分開管理和運行,由于近幾年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開始實施相同的管理體系來管理養老保險制度。截至目前,國家經過將近20年的摸索和研究,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慢慢與企業同步發展。可是,由于之前的發展過程中遺留的一系列問題,造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進展緩慢,并存在著許多缺陷。所以國家從2005年起,就開始將重點放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獨立深化改革,并持續到今天。
二、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對比
從現階段正在運行的養老保險制度來看,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還是處于一種與國家環境相適應的管理體系中。但是,反觀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它已經根據當下的經濟體制和變化的市場環境的改革要求,建立了適合自己的養老保險制度。下面的分析中,筆者將著眼于當前企事業單位在養老保險制度上的區別,希望通過這些差異找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中可以改革的機會點。
(一)不同模式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模式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國家安全模式,這意味著與養老金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由政府和公益機構處理。企業使用的養老保險制度主要依據國家、企業提供的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養老保險。這三者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養老金體系。
(二)不同資金來源
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由上級財政部門進行撥款支付,資金主要依托于各地政府稅收。中央以及全國各級財政部門根據每年支付的實際退休費用制定預算,然后安排下撥退休工資。這樣的發放模式雖然穩定,安全,但南于直接來源于政府和國家的稅收,相當于將壓力加給了國家。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則與之不同,是根據員工在工作中支付的養老保險費累計基金,相當于即付即得。
(三)不同支付方法
目前改革實行的老辦法是機關事業單位根據員工的工作崗位,性質和整體薪資結構來確定應支付額。與員工的繳存金額沒有關系,以職工職稱、崗級和薪級作為參考重點,以退休時的基本工資作為計算的基數,按照一定的比例發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金額則是按照職工的支付期限和支付的工資基數的比例計算。
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啟發
通過對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的分析,建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應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改革,在我國大部分省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已經開展當期征繳的模式下,轉向多責任人的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并完善各地各單位直接基金轉移接續。就這一方面,筆者提出兩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
目前國內大部分省份已經開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要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提供配套資金支持,對于退休職工較少的單位制定專門的預算,以確保在職職工養老保險的單位繳納部分資金充足。與此同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資金管理也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以將一部分資金交由專業的基金管理機構運營,在政府部門的監管下投入國債或股市,確保基金的增值性和安全性,確保職工退休后養老金及職業年金的目標替代率不低于在職工資的八到九成。
(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應與企業、軍隊保持統一
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應與企業、軍隊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統一。通過統籌我國各類別單位人員養老保險管理制度,統一各類單位人員養老保險管理中的接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管理成本:當今社會各類單位之間人員的相互流動越來越多,各單位、各省市之間養老保險轉移接續中發生的問題也越來越頻繁,很多職工在跨省市調動、企事業單位之問調動或軍轉安置時遇到養老保險無法轉移的困境。通過全國范圍內統一各類別單位之問養老保險的繳納、發放辦法,可降低因制度不同造成的繳納及待遇差異問題:還可以提高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整體規劃、調節能力,進一步提高養老保險制度在面臨風險時的防范能力,為建立健全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成思危.中國事業單位改革一模式選擇與分類指導[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1年.
[2]宋曉梧.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3]鄭秉文主編.社會保障制度的國際比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4]姜守明,耿亮著.西方社會保障制度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5]鄭功成等著.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