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揚
摘要:本文將對體育旅游資源的涵義與特征進行分析,并探討其分類體系,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體育旅游資源;分類體系;人文
進入新時代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體育旅游資源逐漸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因此,必須了解體育旅游資源的涵義與特征,并對其進行詳細、準確分類,建立相應的分類體系,從而為我國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奠定良好基礎。
一、體育旅游資源的涵義與特征
(一)涵義
體育旅游資源指的就是在人類社會或者是自然界中,既能吸引旅游者又能開展體育旅游活動,并可以為體育旅游產業經營活動提供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一種綜合資源[1]。具體可以從三方面來分析:首先,體育活動載體。對體育旅游資源和其他的旅游資源而言,體育活動載體是最主要的區別,其中體育活動泛指體育教育、體育文化、體育觀光以及競技或非競技性的體育活動。例如,普通懸崖屬于一般地文旅游資源,而可以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的懸崖,如跳水、攀巖等,則是體育旅游資源。
其次,產品開發原料。還應該對體育旅游資源和相應產品進行區分。體育旅游資源具備潛在的吸引力與成為相應產品的開發價值,而體育旅游產品指的則是具備吸引力并能夠直接提供給旅游者的吸引物。對于已經開發的產品,若可以再次進行開發,那么其也能夠成為一種新的資源。例如,漂流河段屬于體育旅游資源,而游客自駕漂流則既是旅游資源又是旅游產品。
最后,旅游開發基礎。通過調查可知,人們對旅游活動空間距離存在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只有超過50千米的行程才能夠稱為旅游。近年來,在本地進行旅游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這就使得旅游距離會大幅度縮短,但人們旅游的地點并不是其日常生活的地方,這也就是所謂的異地。因此,體育旅游資源并不是指健身運動場所,而是可以將服務提供給異地游客的體育活動場所。
(二)特征
作為特殊旅游資源,不管是人文的還是自然的體育旅游資源,其在具有旅游資源共同屬性的同時,還具備一些獨有特征。第一,地域性。體育旅游資源的本質特征就是地域性,這主要是因為人們是在一定自然環境中生活,在順應自然的同時其會創造出燦爛文化,而這些文化必然會帶有地域色彩。正是由于地區自然景觀、人文風情以及體育旅游活動具備對異地旅游者進行吸引的功能,其才能成為一種體育旅游資源。第二,廣域性。廣域性指的就是體育旅游資源分布廣泛,任何地區都存在豐富資源。第三,季節性。這一特點主要受到資源所在地氣候、地勢以及緯度等的影響,在季節與氣候出現變化時,體育旅游資源吸引力也會隨之變化,如夏天滑草、冬天滑雪等。第四,吸引性。體育旅游資源可以吸引旅游者的原因就是其可以對旅游者的需求與動機進行滿足,如滿足人們精神愉悅、充實自我、情感釋放以及自我體現等需求。通常情況下,體育旅游資源的內容越豐富,那么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特殊體育旅游資源甚至還具有壟斷性。
二、體育旅游資源的分類體系
(一)分類體系結構
因為體育旅游資源有著眾多種類,因此,本文研究的分類體系是多層次結構,主要有大類、主要類型、亞類以及基本類型四層次。在大類方面,體育旅游資源可被分成自然與人文兩種,而二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自然體育旅游資源大部分是實物,并且是靜態的,而人文體育旅游資源不僅有物質形態還有精神形態。在主要類型方面,其和一般的旅游資源比較相似。在自然方面,體育資源主要包括地文、水域、生物以及自然現象四種,而人文體育體育旅游資源則有遺跡、建筑設施、商品以及人文活動等。在亞類與基本類型方面,體育旅游資源會被劃分地更加詳細,并且各種資源之間的開發方式與性質的差別也越來越小。
(二)分類體系的特點
本文研究的分類體系不但可以用于體育資源的開發和評價,還能夠為修訂我國一般旅游資源的分類體系提供參考。體育旅游資源的分類體系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首先,完善體系結構。相較于一般的旅游資源體系,體育旅游資源的分類體系結構更加完善,自然與人文兩方面的劃分可以為界定并評價體育旅游資源提供幫助,因此,應該對一般旅游資源進行最高層次劃分。其次,調整類屬體系。通過調查可知,在一般的分類體系中,部分旅游資源還存在類屬不當等問題,如漂流河段與狩獵場被歸于游憩場所。而體育資源的分類體系則把狩獵場劃分到生物資源,把漂流河段歸于活動峽谷。再次,體現參與價值。在對一般旅游資源進行劃分時,通常只考慮觀光性價值,而體育資源的分類體系則考慮了包括參與價值在內的綜合旅游價值,在主要類型方面,除了商品,其他都用旅游資源來表示,并且在亞類方面也將體育旅游參與性表現了出來。最后,突出功能價值。在對體育旅游資源進行分類時,還加強了對功能的考慮,并區分了功能不同的同類資源。以山地資源為例,其還被劃分成了大眾活動山地和專業活動山地[2]。
三、結論
綜上所述,體育旅游資源主要有地域性、廣域性、季節性以及吸引性等特點。因此,應該以多層次結構的方式,詳細劃分體育旅游資源,并牢牢掌握完善體系結構、調整類屬體系、體現參與價值以及突出功能價值等體系特征,從而促進我國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工作更好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冬慧,孫民,張磊.基于SWOT-TOWS審視黃河金三角體育旅游發展戰略 ——以環鹽湖體育旅游開發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8,37 (06):114-117+129.
[2]陳品.民族體育旅游資源及其產業化可持續發展探索[J].浙江體育科學,2018,40 (0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