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瀟
摘要:在網絡交互日益增強的復雜情勢下,高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因自身學習能力弱,外向性情緒明顯,易受網絡驅使的特點,需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新形勢下,進行創業教育,培養“創業思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用創業思維、創新意識去解決問題,為他人和社會創造價值。
關鍵詞:運動訓練專業;創業思維;培養模式
當前世界格局不斷發生變化,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表明: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從舊中國到新中國、從農業化到工業化,從自給自足到改革開放。過去四十年中國基本靠資源和人口紅利驅動經濟發展,而今這一優勢已不復存在,我們必須要靠創新來驅動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而大學是鏈接學校和社會的重要角色,在大學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創業教育并不是鼓勵每個人去創業,而是讓每個人都去創新、創造,用創業思維、創新意識去解決問題,為社會創造價值。
一、“創業思維”是什么
(一)“創業思維”的含義
在過去,我們生活在相對簡單和穩定的環境下,人類可以預測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做出詳盡的計劃和安排,逐步實現自己的想法。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開啟,我們不再生活在信息的孤島上,全世界交織在復雜的網絡世界里,環境變得動態并且復雜。正如寶潔公司首席運營官Robert McDonald 所說的,這個世界不穩定、不確定、復雜、模糊。在這種環境下,以往以預測為主的管理思維已經不再適用,轉而需要一個有效地思維方式,它能夠快速行動,在行動中不斷試錯和學習,通過快速迭代來實現目標,它就是以創新創造為主的創業思維。
(二)“創業思維”的特征
1.可培養。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范疇下,“創業思維”屬于意識范疇,那么它就可以通過系統的學習、培養和實踐來發展提高。2.積極主動。由內而外、由遠及近、由小及大,自我成長和改變的過程,擴張和發展的過程。3.領先行動。面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行動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思維方式。在行動之前評估最壞的結果,然后采取小行動,在行動中,通過反思進行調整,在失敗中總結提高,逐步達到目標。4.企業家精神。這是“創業思維”的核心,它包括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把握機會能力和戰略視角等。5.探索。創業不是復刻別人成功的模板,而是不斷地優化,用新的方式來創造價值。
二、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特點
新時期的大學生年齡基本都屬于95后,習近平總書記點評95后大學生是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的一代,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除了具備大學生的共性特征,也有自身鮮明的專業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文化基礎差,學習能力弱
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大部分中學時間都用于專業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文化課業的學習。有很多專家學者在研究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時都發現,他們的文化基礎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愛學習或學習的自覺性不夠,從而也就出現了大學期間的考試掛科率高。
另一方面,從學校來看,體育類院校屬于單科性院校,雖然培養模式不斷完善,但依舊存在“重體輕文”的思想,與綜合類院校存在差距。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必須經過體育單招考試才能入學,因此,在思想上,只重視體育技能的訓練和提高。同時,學校也會安排體育專項課、體育普修課和緊跟社會體育需求的選修課,因此,留給文化課學習的時間就相對較少。學生們從小沒有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就很容易出現遲到、曠課和掛科的現象,直接導致課堂秩序的混亂和教學質量的下降。
(二)外向心理特征明顯,易表露
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相比普通高校大學生有著很強的專業性,因長期從事體育運動,形成了獨特的個性特征,他們大多思維敏捷、個性開朗、做事積極主動、集體榮譽感較強、表現欲強、好勝心突出等,除此之外,也顯露出一些弱點,比如自控能力較差、外傾性情緒明顯、易于表露和變換情緒、易沖動等。
(三)自媒體時代易受驅使
95后大學生在網絡化時代基本都是網不離手,已經成為互聯網主力群體,網絡也是他們獲取體育信息、觀看賽事的主要渠道,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傳統的報刊雜志、電視廣播都是經過層層過濾,刪除了不良信息之后才得以傳播,而網絡則存在不受控的區域,興奮劑、歧視、賭球等不健康信息泛濫成災,沖擊著學生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甚至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向大學生傳播反社會主義思想,影響極其惡劣。面對良莠不齊的信息,他們容易陷入無法分辨的困境。
三、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創業思維”培養的必要性
(一)國內“創業思維”教育現狀堪憂
目前,我國高校的“創業思維”教育沒有形成自身體系,課程設計扁平化、課程內容單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尚未成形,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都還處于試水階段,基礎設施匱乏。培養目標的制定,培養方案的修訂,培養體系的建設,以及課程體系的研究都還沒有眉目,課程教師的培訓和思想觀念的轉變更是刻不容緩。
(二)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缺乏“創業思維”教育
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招考途徑的特殊性、學緣的多樣性和專業特征等因素,固有的培養方案已經不適應現實發展的需要了。因此,因材施教,探究運動訓練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構成,學者們認為大致包含思想、政治、道德、民主法治和心理教育等內容。在現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主要是大學輔導員,更多的是采用隱形教育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工作當中。由于輔導員思想觀念的陳舊老化,大都著眼于學生的課業成績和在校表現,而對于學生人生發展有著重要引導作用的“創業思維”教育就被淡化了。
四、如何培養“創業思維”
(一)開展創業教育,構建創業教育課程內容體系。通過教育,訓練創造性思考、批判性思考、系統性思考方式。學者胡寶華(2010)提出了針對中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內容體系:基于學生的創業需求,將創業過程的各個環節對應到創業教育課程內容之中。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業思維”,它的意義適用于任何市場、職場以及個人的成長。
(二)推進思政課程教學創新,完善培養方案。研究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學習規律,采用符合他們的教學方式,將思政課程轉為雙向交互式,針對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特有的新問題,通過多渠道、多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思政課程除了理論課,還要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教育活動,針對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理論學習能力弱的特點,改進考核方式,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三)轉變觀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加強學習,明確創業思維是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努力營造重視“創業思維”培養的濃厚氛圍。重視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培養,積極推進“互聯網+創業思維”,徹底顛覆傳統觀念。通過系統培訓,增強思政教師的授課能力。引進具有創業實踐經驗的創業者、管理者加入教師隊伍。加強校企交流合作,開放辦學,不斷提高“創業思維”培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貴平,梁偉瑩.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
[2]張廣芝.時代驅動的大學生創新型創業思維培養模式構建[J].河南社會科學,2017.
[3]劉金,宮萍.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創業思維培養[J].科技風,2017.
[4]耿莉.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探析[J].戲劇之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