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麗 蔣冬雁 毛壽興 晏敏


【摘 要】省級氣象計量所除了要完成內部自動氣象站監測儀器的檢定校準之外,還要承擔授權范圍內的對外計量任務。一直以來,與客戶的業務溝通主要通過電話或面談。業務信息交互的效率低,一方面影響客戶送檢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計量業務的推廣。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通過網絡廣泛傳播,因此文章設計了省級氣象計量信息網,該網頁基于PHP動態網頁技術,在Dreamweaver平臺上開發而成。通過該網頁,客戶不僅可以快速有效地知曉該氣象計量所開展的計量業務和送檢流程,提高客戶的辦事效率,而且有利于推廣氣象計量業務,促進業務交流合作。
【關鍵詞】PHP;氣象計量;信息網;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9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4-0047-03
0 引言
省級氣象計量所作為中國氣象局和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授權對氣象相關儀器進行檢定的法定計量機構,除了要完成氣象本部門內部國家自動氣象站監測設備檢定校準之外,還需要承擔氣象部門以外但授權范圍內的計量檢定校準任務[1-3]。廣西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已經成為東盟國家與中國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而在氣象領域,由于中國與東盟國家毗鄰,所以兩地的氣象數據對彼此地區的天氣預報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此,中國氣象局提出倡議,希望能與東盟各國加強在氣象方面的交流合作,并提出氣象數據標準統一化,東盟國家間氣象計量儀器進行量值傳遞。為此,中國氣象局提出在廣西氣象局設立中國東盟氣象儀器標定中心,為東盟國家氣象監測傳感器提供計量檢定校準和國際比對服務,為實現東盟各國家間氣象數據的共享提供技術支持。
因此,不管是作為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在國內開展計量檢定校準任務,還是作為國際氣象儀器計量標定中心提供國際計量服務,我們急切地需要一個能夠展示氣象計量業務能力的開放式信息平臺,為各方客戶提供信息服務,方便客戶了解機構的計量檢定校準業務能力、業務范圍、辦事流程等信息。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可以方便快捷地經過網絡廣泛傳播。互聯網時代,大多數信息的傳播采用網頁瀏覽的方式進行。客戶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軟件支持,可在瀏覽器上隨時隨地查閱信息。目前,網頁技術包括動態網頁技術和靜態網頁技術。靜態網頁內容相對固定,缺少人機交互,無法對內容信息進行實時動態更新,因此信息管理更新維護較難,更適用于信息量少的網頁。動態網頁技術由靜態網頁技術發展而來,動態網頁技術將大量前端數據通過后臺大型數據庫進行管理,可以實現信息實時動態更新[4-7],更適合不斷更新數據的計量信息網需求。動態網頁的設計主要有3種技術:PHP技術、ASP技術和JSP技術。PHP技術相對其他兩種技術而言更加強大靈活,其代碼的書寫更加簡單易懂,支持所有數據庫,所有系統可以跨平臺直接使用[8-10]。因此,本信息網將基于PHP動態網頁技術,在動態網頁設計平臺Dreamweaver上開發。客戶不僅可以快速有效地知曉該氣象計量所開展的計量業務和送檢流程,提高客戶的辦事效率,而且有利于推廣氣象計量業務,促進業務交流合作。
1 總體結構設計
氣象計量業務信息網的用戶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計量管理人員,通過登錄網站后臺,計量管理員對前端網站進行維護更新;二是送檢客戶,通過門戶網站,客戶可直接瀏覽閱讀氣象計量信息網,包括查看該機構概況、了解計量業務能力、送檢流程、下載資質證明及技術資源等信息。
本文設計的氣象計量動態信息網站采用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構架模式,通過信息分層將網頁內容劃分為表現層、數據層和業務邏輯層。圖1是網頁B/S結構示意圖。
(1)表現層。在該層,用戶可以在網頁平臺進行相互交互的處理層次,主要是通過使用鍵盤、顯示器、打印機等實現人與網站的交互,即用戶可通過表現層瀏覽器對網頁信息進行檢索查詢并將網頁內容進行輸出打印。
(2)數據層。位于數據服務器端,主要負責完成網頁上數據信息的錄入、修改、刪除和查詢等工作,以及對全部數據信息的存儲和管理,同時對數據信息的存儲流程進行控制和定義。
(3)業務邏輯層。該層主要對業務處理流程進行規則限制,同時對業務數據處理進行約束。該層位于數據庫服務器中,作為中間橋梁,連接著信息的表現層和數據層,其主要功能是響應瀏覽器用戶的請求,并根據請求整合數據庫信息顯示到用戶瀏覽器。
2 網頁功能設計
本文對氣象計量信息網站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了網站功能結構(如圖2所示)。網站包括門戶網站系統和內部管理系統兩大部分。其中,門戶網站主要面向客戶進行信息公開,包括6個功能模塊,分別是首頁、單位簡介、品牌服務、辦事大廳、信息公開和投訴建議。內部管理系統主要面向計量技術管理人員,以便管理人員能方便地對門戶信息進行維護和更新。它主要包括兩大功能模塊,分別是門戶信息管理和用戶管理。各功能模塊的詳細功能設計如圖2所示。
2.1 門戶網站
(1)首頁。該模塊主要發布氣象計量業務新聞、業務進展、通知公告等信息,用于向客戶展示氣象計量業務開展的動態,以及業務擴展和升級情況。以便客戶清楚地了解本機構的氣象計量檢定校準能力。
(2)單位簡介。該模塊包括氣象計量所的機構介紹和東盟標定中心的規劃簡介。其中,計量所部分介紹了省氣象計量所的基本信息,顯示本機構發展歷史、業務范圍和可開展業務實驗室能力等信息。東盟標定中心部分介紹了本機構面向東盟國家開展氣象計量技術服務的建設規劃。
(3)品牌服務。該模塊展示了機構已建成的氣象計量標準情況,主要為氣象監測各要素的計量標準,包括溫度、濕度、風向風速、雨量、氣壓、能見度、蒸發量、輻射、大氣成分等等要素的標準;展示了計量標準所能開展計量檢定、校準、檢測業務的精度等級,作為省級法定氣象計量檢定機構,本機構已建立了國家二級/等以上的計量標準。同時,該板塊還顯示了本機構已經獲得中國氣象局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權的相關資質證書。
(4)辦事大廳。提供客戶具體的送檢流程,包括送檢登記、繳費、在檢狀態查詢、儀器取回、證書打印等操作細節,以幫助送檢客戶提高送檢和完檢的效率。其中,在檢狀態可直觀在網頁中查詢,客戶可隨時自主查詢送檢儀器是否已經檢定校準完畢和出證,省去人工咨詢的麻煩,節省人工成本。
(5)信息公開。該模塊主要向客戶展示計量工作開展所依據的國家計量法律法規、國家計量規程規范、地方部門計量檢定規程和校準規范,以及其他計量標準化資料。
(6)投訴建議。該模塊為一個人機交互界面,主要用于收集客戶對本部門計量檢定校準服務的建議和意見。用戶可在此留下意見與建議,機構通過這些留言能及時認識計量服務工作的問題,以便查漏補缺,提高計量服務的質量,促進氣象計量檢定校準工作更加高效準確地進行。
2.2 內部系統
(1)門戶信息管理。該模塊包括兩個子功能模塊,分別是門戶信息發布和投訴建議統計。由管理員對該門戶信息管理模塊信息進行維護和管理。門戶信息發布是對首頁信息、單位簡介、品牌服務、辦事大廳、信息公開等各類信息進行分類編輯、發布、預覽、修改、撤回、刪除等系列操作。投訴建議主要統計用戶在門戶網站上登記的意見建議,以便機構及時處理計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由管理員在網頁平臺上將處理結果反饋給客戶。
(2)用戶管理。該模塊功能主要是管理員對計量信息發布人員進行新增、編輯、刪除及對人員的權限進行管理,通過用戶管理對操作人員進行職能分工,以便不同職能工作人員根據不同身份完成對網站信息的管理和審核,發文層層審批,以便保證發文質量和促進正規發文。
3 網頁設計實現
該網頁是基于動態網頁技術和數據庫技術開發,其結構為B/S框架。網頁程序代碼設置在數據器服務器上,在服務器端采用PHP動態網頁技術編程,利用MySQL數據庫設計底層數據結構。如圖3所示,通過phpStudy設置Apache網絡端口和MySQL服務器端口,以便用戶能在各地網絡上通過瀏覽器方便地讀取服務器數據和寫數據到服務器。圖4是設計的氣象計量信息網,網頁界面分類導航,客戶可自主方便地查找各類信息。通過該信息網,可快速提升氣象計量業務影響力,同時促進機構提升氣象計量檢定校準的技術能力和服務能力。
4 結語
氣象計量機構與送檢客戶的業務溝通交流主要采用電話和面談的方式。業務信息交互的效率低下,一方面會影響客戶送檢和完檢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氣象計量檢定校準業務在社會上的推進。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氣象計量信息也可以方便快捷地經過網絡廣泛宣傳。本文設計了氣象計量信息網,聯合PHP動態網頁技術和MySQL數據庫技術,實現了氣象計量信息的發布和管理。網站信息分類展開,以及時更新發布,為客戶明確了氣象計量業務流程,提高了客戶送檢辦事效率,提升了氣象計量業務影響力,推進了氣象計量業務進一步交流合作,因此該信息網的建立對提升氣象計量業務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顏國珍,歐來文.淺談實驗室如何實施計量認證[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18):246-248.
[2]楊麗麗,李偉雄,容軍,等.基于excelvba的氣象站檢定結果不確定度評定系統[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7(3):117-121.
[3]毛壽興,楊麗麗.自動氣象站氣壓傳感器的校準及誤差分析處理[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6(4):96-98.
[4]龐芳,王麗玫,盧偉萍.基于web的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系統[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8(S1):21.
[5]楊波.基于B/S的網絡營銷分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10):56-58.
[6]詹利群,楊晴,姚學民.廣西氣象門戶網站的設計與實現[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8(1):57-59.
[7]龐芳.動態網頁設計技術在廣西氣象業務網站中的應用綜述[J].廣西氣象,2006(S1):128-129.
[8]杜闖.Php在動態網站開發中的優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13):3342-3344.
[9]歐陽平凡.三種動態網頁語言asp、jsp、php之比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6(2):124-125.
[10]權治,宋晶晶.基于php的動態網站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與網絡,2015(11):52-55.
[責任編輯:鐘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