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新的教學形式提高了我國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但是在當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學生的發展。主要闡述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此提高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
一、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落后。在傳統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而高中的信息技術課本還在沿用以前的內容,教學方式沒有改變,以至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不高,其掌握的信息技術不能夠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不利于高中信息技術的發展。其次,受到主科學科的影響,學校將信息技術這種副科學科的教學時間都縮短了,導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落后,難以被全面推行。再加上學校對信息技術的教學不重視,因此教師也不會去重視這門課程,以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不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2.對信息技術的重視不夠。在高中教學中,受到高考的影響,對于信息技術這種副科的重視不夠,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通常以形式為主,導致學生不能重視這門學科,沒有興趣去學習,學習效率低下。
3.學生對信息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受家庭的影響很大,導致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另外現在是信息化的社會,信息技術在不斷更新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不夠,使教學工作的開展比較吃力,最終難以達到教學目標。
二、針對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建議
1.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枯燥乏味,導致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師設置問題,讓小組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例如在教學《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這一章時,這一節的內容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到,所以在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習小組先進行討論,對本章內容有個大體的知識框架,然后教師對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進行思考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
2.加強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視。新課改要求學校必須重視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能夠為學生留出足夠的學習時間,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此外要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能夠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去完善教材,使信息技術的教學順應時代的發展,提高實際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形成信息技術的學科素養。另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提供操作的條件,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操作,鞏固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進行定期考查,以提高教學成果,使學生能夠掌握到足夠的專業技能,使學生能夠認識到信息技術對自己的積極作用。
3.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能夠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接受信息技術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信息技術是一門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課程,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學生掌握到信息技術的技能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在新課改下,要求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革新,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