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萍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采用死記硬背的單一的教學手段,不僅會令學生覺得學習識字是一件痛苦的事,并且會抹殺他們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微課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新型教學方式,其不僅能夠高效地訓練小學生的生字識別能力、拼讀、默寫能力,并且還是提高小學語文識字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微課語文識字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容易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
雖然,微課是非常高效的語文識字學習途徑,但由于其方便、快捷的特點,很容易使學生對微課學習的方式過分依賴,以致學生不能通過獨自閱讀課本進行生字學習,長此以往,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語文識字學習。
(二)學生過于懶散
雖然微課對學生的基礎要求較低,但是在語文生字的學習過程中,基礎偏旁部首是運用、掌握微課的前提,所以漢字的偏旁部首是學生必須學習、掌握的。
三、微課對小學識字教學的作用
(一)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成績
一方面,微課有益于增強教學效果。如,微課教學模式能夠把學生難以理解、掌握的生字,展示更加立體、通俗化易懂,方便學生去學習和掌握。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教材中《烏鴉喝水》這一節,可以制作生詞歸納、字形初識、新舊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比較記憶,以及熟詞組合,例如牙+鳥=鴉、相+心=想等,部首增添成新詞,例如“地”“和”等。同時,小學的語文識字內容較為繁雜,難以形成正確、科學的識字體系。識字過程太過于煩瑣和復雜,小學生在此過程中就很容易失去學習的信心,而微課在這個過程中就起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效果。微課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進行課前的生字引入,如學生反復地觀看微視頻,進行課文生字預習,提前了解生詞的重點學習目標,從而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上事半功倍,而且便于學生課后生字復習,如,在日常生字小測試的準備過程中,學生通過大概觀看微課可以迅速地了解沒有掌握、不甚了解的生字,進行定位復習和查缺補漏。同時,在日常生字學習的積累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加深生字印象,然后依據個人的掌握能力,對生詞學習的節奏進行適度調整。
(二)豐富教師的相關教學經驗
由于,微課的使用群體非常廣泛,教師能夠借鑒、學習其他教師所制作的優秀的語文識字教學微課,進而發現自身在識字教學中的不足,優化個人的識字教學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和職業素質能力。
四、微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的策略探索
首先,逐漸應用微課到語文課堂上。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重要教學內容是漢語拼音、識字基礎等,而微課在這些基礎教學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并且打好漢語拼音和偏旁部首的基礎對以后生詞識別、記憶的過程非常有好處,必須重視。然后,學生學會漢語拼音、基礎偏旁部首后,就能夠進一步辨識生字了。因此,教師必須逐漸應用微課于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大培養學生看到拼音、部首就能辨識、讀寫的能力,這個能力對學生后續的生字深入學習起到巨大的幫助。其次,開始應用微課到語文詞匯的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引用微課到課堂,引用微課的方式要注意合理的問題,教師引用微課到課堂上要注重方式技巧。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柳樹醒了》這一章時,可以把發音相近、字形相近、詞意相近總結展示到學生面前,然后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各個生字之間的差異性和相同性,并且體悟生字的拼音,最后進行合理地指導,幫助他們共同總結出識別、記憶的方法。
五、結語
微課減輕了學生識字的學習負擔,使小學生的語文識字的學習不再那么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探索出最適合微課的教學模式,在該教學模式下盡力培養出學生的生字學習興趣,讓其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可以保持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并且教師也不能就此止步,還應該在未來的教育發展過程中不斷探索出更加創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語文識字教學的發展要求,從而實現自身行業的長足發展。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