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金燕


關鍵詞:急救技術;急救藥品;調查
手術室護士在手術過程中有重要作用,需及時通過急救藥物或者急救技術幫助患者脫離生命危險,提高搶救成功率。但調查顯示護士對急救知識和操作技術認知有限,這會影響急救護理開展[1]。通過對我院手術室護士對急救技術及藥品的認知調查,以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促進手術室護士對急救技術及藥品掌握。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8年1-12月開展問卷調查,共納入我院手術室護士20名,平均年齡為31.4±4.8歲,平均工作年限12.6±5.9年;職稱構成:主管護師5名,護師12名,護士3名;學歷構成:大專11名,本科9名。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
1.2方法
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1)基本資料;(2)急救藥品知識:急救藥品管理、常用急救藥品使用、成分、功能主治、規格、用法用量、及禁忌癥等,滿分10分, >6分為合格;(3)急救技術:突發急救應對、靜脈通路建立、復蘇、除顫器使用等,滿分100分, >90分為合格。
1.3觀察指標
(1)不同人員急救技術掌握情況[2];(2)不同人員急救藥品知識掌握情況;(3)急救藥品認知情況,10種急救藥品中有8種達到合格即為掌握[3]。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軟件SPSS19.0,計量資料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多組間差異采用方差分析,兩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急救藥品知識和技術總體掌握情況
我院手術室護士急救藥品平均評分為6.8±2.4分,合格率53.7%。急救技術平均為85.8±5.1分,合格率為70.0%。
2.2不同人員急救技術認知情況
工作時間越長、學歷越高以及職稱越高的人員對急救技術認知程度越高,與其它人員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3不同人員急救藥品認知情況
工作時間越長、學歷越高以及職稱越高,護理人員對急救藥品知識認識程度越高。各組藥品認知差異顯著(P<0.05),見表2。
受訪護士在急救藥物使用規格、用法用量、禁忌以及注意事項方面存在不足,見表3。
3.1急救技術及藥品認知狀況影響因素
急救技術與藥品在手術室護理中有重要作用,主要由護士承擔,護士認知會影響急救效果。明確影響相關認知因素,有利于提高護理管理效果[4-5]。
本研究對手術室護士急救技術與藥品認知調查提示,工作年限、學歷以及職稱會影響護士相關知識認知。臨床護理實踐性強,需長期經驗積累,工作年限長護士,得益于工作中重復性急救操作及藥品使用,在實際護理中能靈活選擇和使用[6-7]。剛入職護士缺乏實踐經驗,掌握急救技術及知識水平有限。護士急救技術與藥品的掌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單一指標可能會受到其它因素影響,如護士在采取急救前還需對患者病情做出判斷,便于科學使用急救技術,防止急救不當造成不利影響[8]。
3.2手術室護士急救技術與藥品認知亟待提高
工作時間超過10年、達到護師級別以上人員對相關知識認知較高,而作時間短、學歷低護士認知仍有不足,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這部分人員的知識水平。
3.3護理管理建議
采取多元化管理措施:1)采取分層級管理模式,針對不同分級護理人員進行知識培訓;2)加強急救藥物使用規格、用法用量、禁忌等培訓;3)采取模擬急救訓練,幫助護士培養急救意識并提高急救技能[5,8];4),逐步培養多項急救技術與急救藥品的綜合使用。
綜上所述,我院手術室護士對急救技術及藥品認知存在不足,需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為順利開展急救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查麗玲,周松,王建寧.ICU護士對患者早期活動認知和行為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02):221-225.
[2]孫保玉.急診科護士對靜脈輸注高危藥物的認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8,27(02):215-217.
[3]孔淑貞,屈莉,孔德玲,等.急診科護士對患者參與患者安全認知現狀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10):704-706.
[4]陳曉玲,陳克妮,符林秋,等.海南省三甲醫院護士康復護理認知及行為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重慶醫學,2017,46(25):3574-3576.
[5]陳曉玲,符林秋,陳克妮.某三甲醫院手術科室護士對早期康復護理認知現狀調查[J].重慶醫學,2017,46(18):2586-2587.
[6]陽佩,童宇平,張珊珊.急診科護士對靜脈輸注高危藥物的認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17):2146-2148.
[7]任潔瓊,張琳,丁雯,等.寧夏7所三級綜合醫院護士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實踐認知現狀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05):682-685.
[8]向鳳玲,田繼書,劉晞照,等.臨床護理人員安全注射認知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0):2386-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