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和推進,當前我國的教育教學體系迎來了全新的變化。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與培養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認識能力與思考能力。旨在通過類似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高效掌握與理解。本文將針對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內容展開相應的研究與分析,并且會在其中重點強調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培養方法。
關鍵詞:統編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認知培養;思考能力
統編版教材相比較其他版本的教材更具有時代性,其站位更高,且對學生的內心建設與知識培養更加全面。同時,統編版教材具有更加開闊的教學視野與學習視野,這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個福音。所以,教師在利用統編版教材對學生進行語文課堂的教學時,一定要將教材內容高效地利用起來,以此來培養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有效養成。本文將對“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深度挖掘教材的潛在知識,如何做到求真務實的教學工作開展”等方面對其進行研究與分析,并且會對其做出整體的評價與總結。
一、結合課堂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結合小學生的群體性特征進行分析,小學生對社會的認知以及個人的思維并不成熟,而且對于一切好奇的內容都想探求到答案。這是小學生的共性,同時也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一個契機。教師可“借用”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以此來體現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始終保持高度集中,還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所學內容的寶貴價值。
例如,教師在進行《神奇的克隆》這節課教學的時候,可以先通過題目來做文章。如,“大家知道為什么克隆是神器的嗎?有誰可以說一說克隆是什么呢?”此時,學生會結合自己以往積累的知識經驗回答說:“克隆是一種復制生物的技術,比如早些年的多利羊就是通過克隆技術研究出來的,而且它的身體外表和內部結構與真正的小羊是完全一樣的,也會有衰老和死亡。”通過學生的回答,此時其他同學便會對克隆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而且會體驗到“神奇”二字的力量。隨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并且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給學生觀看多利羊的樣子,并且可以讓學生將之與正常的小羊進區分。隨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大家在學習過克隆羊之后有沒有什么想法?比如,通過克隆技術改變這個世界?通過克隆技術找回人們曾經美好的記憶?”通過教師的提問,此時學生會快速發散自己的思維,并且會你一言我一語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不論學生說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究其根本這都是學生個人思維發散過后的一種認知能力提升的表現方式。
二、深度挖掘教材,索引重點知識
語文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沒有1+1=2的既定答案,也沒有標準的理論支撐。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就要結合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進行深度的教學,并且要依托課本內容深度挖掘其中隱藏的觀點和意義。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一方法向學生進行推廣與教學,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深度挖掘課文內容,如何去深度理解課本立意。
例如,教師在進行《棉花姑娘》課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先對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然后再對學生展開陌生詞匯和寫作手法以及修辭手法的講解。在此基礎上,學生會對課文內容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接下來,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通便閱讀,并且要求在閱讀過程中要尋找課文的重點內容與難點問題。在教師的建議下,學生會對其進行認真的閱讀與理解,并且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什么才是難點問題,什么才是重點內容”。
三、注重過程發展,做到求真務實
教師對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來組織實施。并且要將這一理念輸送給學生,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通過不斷的深度認知以及不斷的思考,對相關內容做出全新的理解與問題的提出。通過這樣的循環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超越性”的理解與認識。
例如,在學習《神奇的克隆》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克隆技術為我們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還會對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造成哪些壞處?”此時,學生會對該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接著,可能有學生會說:“克隆技術需要正確的應用才能有效地服務于人類,如果使用不當,很可能出現克隆人、克隆野獸等,這些物質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以此為法,通過對學生思維發散的引導以及思考能力的提升進行培養,可以讓學生在一個“求真知、悟真理”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
總之,在當今新課改教育教學理念的支撐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設方法需要結合課本教材的內容來制定。并且需要教師利用學生的性格特征、行為特點、課文知識、重點內容、發展過程以及教學價值等內容進行全面的設計與考量,從而設計出一個健全的、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案。并依托該方案提高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學習能力以及理解和認知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一種主動發現問題與積極思考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吳勇.寫作資源教學化:習作單元的認知和實踐路徑——以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9(25):1-5.
[2]李澤民.讓合適的內容載體遇見恰當的路徑策略——對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編排和使用的再認識[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1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