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麗華 王香玲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對小兒厭食癥進行臨床護理的過程中應用保健推拿與飲食行為干預聯合護理的價值。方法: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入院進行治療的小兒厭食癥患兒中選取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進行觀察,其中,對照組選用傳統藥物治療,研究組采用保健推拿聯合飲食行為干預的方式進行護理,對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治療效果以及對治療的滿意度進行記錄與對比。結果:結果顯示,在治療依從性方面,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在治療效果方面,研究組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在患者滿意度方面,研究組患兒對于治療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針對上述數據,以P<0.05,代表差異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結論:在對小兒厭食癥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用中醫保健推拿手法與飲食行為干預進行聯合護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從而為治療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與保障,值得推廣。
【關鍵詞】 ???小兒厭食癥;中醫推拿;飲食行為干預;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04-01
在臨床上,該病的主要表現為患者食量顯著降低、食欲不振,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拒絕進食的情況[1]。相關研究顯示,該病的病因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其中,患者攝食控制系統紊亂與脾胃腸道功能不足較為常見。同時,研究人員指出,患兒家長的喂食方式不當,也有可能誘發該病,從而對患兒造成影響[2]。若無法及時進行有效干預,則很容易導致患兒出現免疫力下降、貧血以及營養不良等情況,從而對患兒的身體發育造成障礙。為了有效探索該病的治療方案,本次研究中,針對保健推拿與飲食行為干預相結合的治療方案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現整理匯報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入院進行治療的小兒厭食癥患兒中選取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進行觀察,其中,對照組男童34例,女童21例;患兒年齡1.1~3.3歲;病程8~22d;研究組男童37例,女童18例;患兒年齡1.2~3.1歲;病程7~20d。在一般資料上,以P>0.05,表明患兒間的差異在統計學中無實際意義。
1.2 納入標準
(1)患兒厭食情況持續時間≥7d;(2)患兒食量出現明顯下降;(3)患兒年齡在1~4歲之間;(4)研究內容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并順利獲得通過。
1.3 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藥物治療方式進行干預,選取小兒健脾散(九州通牌),根據患兒年齡進行給藥,用藥頻率為2次/d。
1.3.2 研究組:采用保健推拿聯合飲食行為干預的方式進行護理,主要內容如下:保健推拿方面:(1)引導患兒保持仰臥位,以患兒肚臍作為中心點,由護理人員以順時針的方式對其腹部進行按揉,持續時間為5min,按揉結束后,使用拇指對患兒的天樞穴、中脘穴與足三里穴進行點揉,持續時間為1min;(2)引導患兒保持俯臥位,對其胃俞和脾俞進行點揉,持續時間為2min;(3)護理人員捏住患兒脊柱兩側的皮膚,以此方式逐漸向大椎穴進行移動,重復該動作4回合,推拿持續時間為7d。飲食行為方面:(1)做好科學喂養,嚴禁強迫進食情況的出現,單次喂養的持續時間不得多于30min;(2)尊重患兒的飲食偏好,引導其參加食物的選擇;(3)積極控制患兒甜食與零食的攝入;(4)引導患兒參與體育活動,確保運動量。
1.4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主要以患兒對于治療工作的依從性、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等內容作為觀測指標。其中,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等三個階段,顯效代表患兒臨床癥狀消失,食欲恢復正常;有效代表患者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食欲有所增加;無效代表患兒食欲無明顯變化,進食量無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研究者采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相關數據的分析,以%表示相關計量資料,行χ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
2 ???結果
2.1 患兒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情況
在依從性方面,研究組患兒顯著優于對照組;在護理滿意度上,研究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針對上述數據,以P<0.05,代表差異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數據詳見表1。
2.2 患兒治療效果情況在治療效果上,研究組的有效率為92.7%,對照組的有效率為49.1%,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以P<0.05,代表差異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數據詳見表2。
3 ???討論
作為兒童生長發育期常見的疾病之一,小兒厭食癥對于少兒的影響相對較大[3]。研究表明,該病的誘發因素較為復雜,總的來看,造成該病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患兒脾胃功能較弱與家長的不合理喂養[4]。針對這一問題,中醫認為,可以通過保健推拿的方式,幫助患兒體內腸道的蠕動,從而促進消化能力的提升。
本次研究表明,與傳統藥物干預相比,采用中醫推拿與飲食行為干預的方式可以顯著促進患兒對于治療內容依從性的提升,從而實現治療效果的優化,促進患兒家屬對于治療滿意度的增加。
綜上,應用推拿按摩與飲食行為干預,可以提升小兒厭食癥的治療效果,對于患兒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與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偉晗,獨家能,許雯雯等. 中西醫治療小兒厭食癥研究概況[J]. 中醫藥臨床雜志,2017,29(11):1979-1982.
[2]焦喜濤. 健脾開胃顆粒配合行為干預治療小兒厭食癥的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06):205-206.
[3]丁常聰,王紅,周娟,李柏靜. 中醫保健推拿聯合飲食行為干預治療小兒厭食癥的療效研究[J]. 現代醫藥衛生,2019,35(06):880-882.
[4]楊超,魯夢倩,于天源等. 推拿治療小兒厭食癥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17,35(05):116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