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榮香

【摘 ???要】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血糖波動的影響,從而為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和治療提供理論支持。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6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宣教,實驗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統計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前后患者的血糖波動情況,從而探討健康教育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血糖波動的影響。結果:實驗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73.53%,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3.752,P<0.05)。結論: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健康教育;高血壓;糖尿病;護理效果;血糖;波動;影響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43-02
隨著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血壓和糖尿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逐年在升高,并且這兩種疾病常常并發[1]。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其中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主要特征的疾病,而糖尿病是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或胰島素生物作用受損而引起的血糖過高的一種代謝性疾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病情若得不到較好的控制,則會引起心臟、腎臟、腦、眼底以及全身血管的病變,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從而對患者的生理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2]。因此,本文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6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從而健康教育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血糖波動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內科接受治療的6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納入標準:①符合WHO診斷標準的患者;②排除原發性高血壓或由其他疾病導致的繼發性高血壓的患者;③同意參與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①不符合WHO診斷標準的患者;②有原發性高血壓或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患者[3];③不同意參與研究的患者。在選取的研究對象中,觀察組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為49-73歲,平均年齡為(58.4±3.5)歲;對照組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為48-76歲,平均年齡為(59.1±3.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降壓、降糖藥,并根據患者情況給予其他對癥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宣教,包括運動、飲食、心理、用藥以及自我護理技能掌握等方面的宣教;實驗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①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之前,責任護理人員應先了解、評估患者及其家屬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程度,從而制定健康教育的層次及內容[4];②對于疾病知曉度較低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先給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相關知識---1)飲食健康教育:患者飲食應以低糖、低脂、低鹽、低熱量、低膽固醇、足量蛋白質及富含維生素的飲食為宜,此外,患者還應戒煙限酒;2)用藥健康教育:由于患者用藥種類多,因此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遵醫囑正確用藥,包括用藥劑量、時間,尤其是降糖藥的用法,患者應隨身攜帶糖果、餅干等,從而預防低血糖的出現;3)運動健康教育:合理運動可預防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改正不良生活習慣,指導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運動,運動應以下肢的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上下樓、太極拳、游泳等;每周應運動3-5次,每次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4)心理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并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此外,對于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護理人員應積極進行答疑,消除患者的焦慮和恐懼心理,并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5];對于疾病知曉度較高的患者,護理人員可為患者制定降低體重、控制血糖和血壓的教育目標,指導并督促患者根據教育計劃完成;③護理人員每周對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評價,并根據效果適當的修改健康教育計劃,從而更好的發揮健康教育的作用。
1.3 觀察指標
按照上述方法,6個月后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和血糖控制情況。其中患者遵醫行為由自己制作的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定期隨訪、規律運動等方面,滿分一百分,分數越高,遵醫行為越好。測量患者空腹、餐后兩小時血糖,若正常則為顯效,若高于正常、低于用藥前則為有效,無明顯變化則為無效。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分析
回收、整理所發放的問卷,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遵義行為比較通過上述方法,實驗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通過上述方法,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73.53%,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3.752,P<0.05),具體分析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高血壓和糖尿病均屬于終身性的慢性疾病,近些年來,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已成為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常規的健康宣教主要是護理人員口頭給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如飲食、運動、用藥等;健康教育是根據患者對疾病的知曉程度及個人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包括心理、運動、飲食及用藥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并且其形式不拘泥于形式,而且通過多種形式如健康講座、健康宣傳手冊等,從而讓患者真正理解,使得患者重視自身的護理治療,進而促進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和疾病的康復。
在本研究中,通過上述方法,實驗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為73.53%,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3.752,P<0.05)。因此,我們可認為,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盧東杰. 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 雙足與保健, 2018, 27(22):45-46.
[2]楊愛梅, 林麗玲, 林春妹. 健康教育應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 價值評價[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2):105-106.
[3]劉春. 早期健康教育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預防效果影響[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3):48-49.
[4]劉享亨, 閆作惠. 苯磺酸氨氯地平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現象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18):1-3.
[5]米明. 營養飲食干預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血糖波動的影響研究[J]. 中國療養醫學, 2019, 28(03):23-26.